“德西效应”具体是什么,父母要用什么方法对孩子奖惩?

如题所述

错误的奖惩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1、容易导致孩子失去内驱力


内驱力是一种内部的刺激,当孩子拥有内驱力的时候,他在学习的时候,就算没有外部的推动,他也能够自觉地学习,不用父母过多的操心。可如果孩子失去了内驱力,他就会变得懒惰,不爱学习,需要外力去推动。



比如一些孩子本身他就是非常爱学习的,不需要父母特意再给他各种奖励。可如果父母不懂节制,给孩子买各种奖品,以为这样能够更加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时,往往孩子就会在这时候变得懒惰和失去内驱力,因为他一门心思都放在了父母的奖励上。


2、导致孩子变得自卑


有的父母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不懂得如何去做一个区分,就是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都用同意的方式去惩罚孩子,这会导致孩子变得自卑,不自信。因为他只要一做错事情,就会遭到父母的批评和惩罚,内心会因此而产生恐惧感,不敢随便尝试新的事物。



那是不是说不应该对孩子使用奖惩呢?在这里父母可以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是什么?


德西效应说的是适当的奖励,是可以激发个人的内驱力,可如果奖励过多了,就会降低个人对事物本身的一个兴趣程度。


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奖惩?


1、奖励孩子可以采取集红花的形式


很多幼儿园的老师,都会给孩子实施集红花的奖励方式,集红花是指当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时候,给他一朵小红花,等到孩子集齐了多少朵小红花以后,再来奖励他。

这和孩子一完成事情,就奖励他一份礼物来说,集红花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一些好的品质,同时也能让孩子不会过度关注礼物本身。



集红花是需要孩子持续的去做好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做好,他就没有办法获得最终的礼物,所以孩子需要一直去坚持。


2、奖励不一定是要物质的


物质的奖励确实能够让孩子感到兴奋和开心,可这种兴奋的感觉它是有边际效应的,会逐渐变弱,因此父母在奖励孩子的时候,不一定全都是物质的奖励,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精神上的奖励。

比如孩子考试考好了,父母不一定要买礼物给他,可以及时的肯定一下孩子,告诉他这次真的有很努力,通过鼓励与肯定,塑造孩子的一些好的品质。而且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肯定与夸赞后,他会变得更加的自信与开朗,因为他觉得自己是被认可的。




3、惩罚孩子的时候要分清错误的大小


见过一些家长,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碎了,他们就打孩子,孩子说话的时候不尊重父母,父母又是打了孩子一顿。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这些父母就是打孩子。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分清这件事的一个严重性,不能孩子犯什么错都是一顿打,这样其实是在打击孩子。如果孩子只是顶嘴,父母可以耐心地教导孩子这样做是不好的,没有必要去打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在用到奖惩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如果不懂如何实施奖惩,那宁可不用,也不要伤害到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2
德西效应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父母应该采用物质加精神上的奖励,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满足孩子们的情感。
第2个回答  2021-03-12
德西效应是指适度的奖励是有益的。但过度的奖励就是有害的。父母应该明确的规定一些奖励惩罚的范围,适当的给予一些奖励和惩罚。
第3个回答  2021-03-12
1、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驱动力不同

内在动力指的是处于内心的想法而产生原始的冲劲去解决一件事,而外在动力受外物影响比较大,凭借外物的利益产生完成的动力。其实,适当的奖赏会对内在动力产生推动作用的,但是,若是这种奖励过度的话,就会造成内在动力的降低,减弱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


2、带有逼迫性质的奖励让孩子有所反感

人通常情况下都不喜欢被逼着做事情,即使是孩子也是一样的。别看孩子年龄尚小,他们对自己的感受也是有着明显的认知的。孩子天性好奇心比较强,对很多未知事物都抱着我要尝试的想法。当家长用奖励诱使孩子完成事情的时候,就会降低孩子对此事的好奇心理,隐隐让孩子对此事产生反感情绪。等到后期奖励也不是很管用之时,孩子自然就会放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