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和县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工作重心区别:市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兼顾农村;县以农村为重点,兼顾城市。

2、政策上区别,各级政府对市城建的方面支持多;对县的农业,扶贫较多。

县级市的经济比县更发达,人均收入也更好,县级市的城市化建设更完善,文化、科技的发展也更加充分。

3、公共基础设施区别:设立县级市要求县城区有较好的城市设施等,而县级则是没有相应的标准。

4、隶属层次区别:县政府由地级市政府或行署直管,而县级市一般由省政府直管,地级市政府代管。由于隶属层次不一样,县级市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比县政府大一点,往往拥有“副地级市”的审批权。

扩展资料:

国民政府时期,之初为道所辖;之后撤道制,直接隶属于省(特别行政区);之后改隶属于行政督察区、直辖市或特别行政区。1949年以后,随着行政督察区名称的变更,隶属于专区(行政督察专区)、地区或地级行政区

县与是市辖区、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一道,作为“县级行政区”,是中国法定的二级行政区、事实上的三级行政区,由地级行政区管辖,或由省、直辖市直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县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A                                            县、县级市之间的区别


  县级市属于县这一级,同时又是属于中国城市的三类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有关规定确立了县级市设立标准,现仅以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的县为例,来分析其特点。:

  1、县级市城市化进程较县快,非农人口占一定比例。

  设立县级市要求县政府驻地所在镇的城镇人口不低于12万人,其中具有非农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人,全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万人。

  2、县级市的经济较县发达。

  设立县级市要求全县乡镇以上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15亿元(经济指标均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100元,总收入不少于6000元。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设立县级市要求县城区有较好的城市能源设施、供水排水设施、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防火设施等,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

  可见,县级市不同于县,它跨入“市”的行列,属于大城市之末,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之首。县级市作为县级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上接大中城市,下联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起着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带动、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县级市政府职能具有自己的特点,区别于县政府职能。

  第一、隶属层次不同,存在职权差异。

  县政府由地级市政府或行署直管,而县级市一般由省政府直管、地级市政府或行署代管。由于隶属层次不一样,县级市政府职权较县政府职权大些,往往拥有“副地级市”的审批权。省里给予县级市明显的优惠政策,如不少县级市的城建维护费提高二到五个百分点,财政周转金每年增拨100~200万元以上。

  第二、城市化进程不同,职能重点相互区别。

  县政府职能重点在乡村,县改市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县级市政府职能须同时考虑城区、乡村管理,注意协调城乡关系,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城市建设,这是与县政府职能重点区别之处。县级市普遍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从城市规划、城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方面入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能管理,达到高标准城市建设。

  第三、市与县名称不同,衡量政府效能的标准不一样。

  县改市后,县长改为市长,县民改为市民,名称变了,衡量政府工作效能的标准更高了。一是省、地级市政府对县级市政府的要求比县政府的要求更高,如“全国卫生城”的检查,验收县级市的工作成果,而不验收县的工作成果。机构改革的试点也往往放在县级市。这样,县级市的工作标准达到了一个新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市民对市长形象要求比对县长形象要求更高。形象反映了角色特征,市长形象是市民对市长以完整的要求和标准衡量所得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县改市后,市民开始以市的标准来衡量市长,同时也规范自己。市民关心国事、关心政事、关心城市建设的风气日盛,对市长在思想观念、廉政勤政、工作方法和艺术、举止言谈等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16

区别:

1,县是一种区域性行政区划,是为了管理一定数量的乡村型聚落而设,县级市是城市型区划,是以城市为核心而设立的。

2,县出现的最早,当某一个区域的面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就会设设立一个县来管理这个区域内的集镇、村落,当一个县内的某一个镇发展到一定规模,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已经符合一个城市的标准时,就会从县内切割出来设立县级市,或者将整个县改为县级市。

3,县级市的经济比县更发达,人均收入也更好,县级市的城市化建设更完善,文化、科技的发展也更加充分。

扩展资料

县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在中国,行政级别等同于市辖区、县等县级行政区。

“县”作为行政区划,该名称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推行郡县制,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

县级市一般由地级行政区管辖或由地级市代管,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县级市独立于地级行政区之外单独建制,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直接管理,该类县级市与地级行政区基本享有相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这类县级市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俗称省直辖县级市。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行政级别比大部分的县级市要高,比地级市要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县百度百科-县级市

第3个回答  2018-10-19

县级市与县的区别:

1,工作重心上,市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兼顾农村;县以农村为重点,兼顾城市。

2,配套政策上,各级政府对市城建的方面支持多;对县的农业,扶贫较多。

3,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上,市政府介入较多因而基本上是县级水平;县主要由驻地镇政府管理因而基本上是镇级水平。

4,机构设置上,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较强;而县在农业方面强。五是对外招商引资的条件上,市的吸引力比县大的多。

5、县与县级市区别:县级市应该是以城市人口为主,县的主要来源非农业。

扩展资料:

1、县级市城市化进程比县快,非农业人口占比更高。

设立县级市要求县政府驻地所在镇的城镇人口不低于15万人,其中具有非农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10万人,全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万人。

2、县级市的经济比县发达。

设立县级市要求全县乡镇以上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20亿元(经济指标均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10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100元,总收入不少于6000元。

3、县级市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设立县级市要求县城区有较好的城市能源设施、供水排水设施、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防火设施等,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8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90%。城市要拥有大江大河用来提供城市发展的充足水源,这也是必须的重要条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县

第4个回答  2018-10-09

县级市与县的区别:

1,工作重心上,市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兼顾农村;县以农村为重点,兼顾城市。

2,配套政策上,各级政府对市城建的方面支持多;对县的农业,扶贫较多。

3,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上,市政府介入较多因而基本上是县级水平;县主要由驻地镇政府管理因而基本上是镇级水平。

4,机构设置上,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较强;而县在农业方面强。五是对外招商引资的条件上,市的吸引力比县大的多。

县与县级市区别:县级市应该是以城市人口为主,县的主要来源非农业。

扩展资料

县级行政区是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行政区划总称,其管辖乡级行政区,为乡、镇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属三级地方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在中国,“县”作为行政区划,该名称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推行郡县制,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

县与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矿区、林区、特区一道,作为“县级行政区”,是中国法定行政事实上的,由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二级行政区管辖或直辖市一级行政区管辖。

截至2018年2月9日,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355个县(不含台湾12县,其中金门县算入大陆行政区划内)。

县级行政区是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行政区划总称,其管辖乡级行政区,为乡、镇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按照三级行政区划体系区分,县级行政区属于第二级行政区,为直辖市(国家一级行政区)的行政分区;

按照四级行政区划体系,县级行政区属于第三级行政区,为地级行政区的行政分区。

中国的县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不大。

和中国关于行政不同的是,美国县级行政区是指州以下的行政区,管辖范围较广,县下设市;而日本县级行政区是和都道府平级的行政区,相当于中国的省和美国的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县级行政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