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食俗有哪些

如题所述

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团圆节日,而团圆的日子里人们最离不开的就是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吃食各有特色,不拘一格,但春节传统美食解读有的却是全国上下“通吃”的春节传统美食。
一、吃饺子
饺子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中国有句老话叫“好吃不过饺子”,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春节传统美食解读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春节传统美食解读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春节传统美食解读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二、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糕通常用糯米粉和黄米粉制成,有黄、白年糕之分。年糕的吃法,可以与菜、肉混合煮成汤,也可以春节传统美食解读与桂花、玫瑰花一起蒸食。据说,年糕最早只是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用的,后来逐渐成为春节食品,其历史已有两千多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7
饺子。又称“水饺”,因为形态微扁,于是还有些地方叫做“扁食”。多用皮包馅,通过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既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经发展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新年美食。
元宵。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在宋代时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原料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之意。
屠苏酒。据说是我国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苃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将其流传开来。屠苏,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据说于正月初一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
元宝汤。即馄饨,因其形似元宝,故称“元宝汤”。吃馄饨寓意招财进宝,象征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一般或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或以羊肉、白菜为馅。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中午要喝元宝汤。
七宝羹。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要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由于各地物产不同,“七宝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一般常见果菜包括芥菜、芥蓝、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等。
二米子饭。在中国北方,有的人家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做“隔年饭”,意思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这盆饭通常用大米、小米混合做成,俗话叫“二米子饭”,又叫“金银饭”。
五果汤。是在广东省潮汕地区尤其陆丰市东海镇人们最爱的传统宵夜之一。春节时常用来招待客人。由薏米、芡实、桂圆肉、莲子和小豆煮成,有的不用莲子,加柿饼煮时加入白糖,清润可口。
春饼。北京民俗食品,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面饼,烙得很薄,又称薄饼。与数种生菜同食,则号为春盘。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江南也有春饼,但做法不同于北方。
第2个回答  2021-02-15
饺子。又称“水饺”,因为形态微扁,于是还有些地方叫做“扁食”。多用皮包馅,通过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既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经发展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新年美食。
元宵。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在宋代时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原料为馅,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团圆圆、生活美满之意。
屠苏酒。据说是我国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由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苃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将其流传开来。屠苏,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饮屠苏酒也是过年的一种风俗。据说于正月初一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
元宝汤。即馄饨,因其形似元宝,故称“元宝汤”。吃馄饨寓意招财进宝,象征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一般或以猪肉、菠菜、青韭为馅,或以羊肉、白菜为馅。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中午要喝元宝汤。
七宝羹。旧俗,农历正月初七日要采七种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称“七宝羹”。由于各地物产不同,“七宝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一般常见果菜包括芥菜、芥蓝、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等。
二米子饭。在中国北方,有的人家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做“隔年饭”,意思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这盆饭通常用大米、小米混合做成,俗话叫“二米子饭”,又叫“金银饭”。
五果汤。是在广东省潮汕地区尤其陆丰市东海镇人们最爱的传统宵夜之一。春节时常用来招待客人。由薏米、芡实、桂圆肉、莲子和小豆煮成,有的不用莲子,加柿饼煮时加入白糖,清润可口。
春饼。北京民俗食品,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面饼,烙得很薄,又称薄饼。与数种生菜同食,则号为春盘。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江南也有春饼,但做法不同于北方。
第3个回答  2019-02-18
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游神、做年例,也有踩高跷、跑旱船。南方沿海一带岭南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扫尘

新年前夕“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亦称扫屋)的习俗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千百年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18] 。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团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19] 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等以求吉利。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第4个回答  2019-02-17
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小月廿九)的晚上。意思是这个晚上,“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

旧俗除夕之夜,在敬祭天地祖先后,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团年饭”。这一天,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过年吃团圆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

春节期间的饮食一般都喜欢取吉利的用语。比如苏杭一带,年夜饭里蛋饺是不可少的,它象征“金银元宝”,同时还有道菜是肉炒笋丝,叫做“丝丝齐齐”,蕴含事事遂意,样样齐备之意。此外,还要上一盘胖头鱼,但只吃中段留头尾部,这叫“有头有尾”,寓意做事善始善终,一年到头,家事盛旺。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也是要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等。

除夕夜吃饺子,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风俗。除夕夜的团圆饭是饺子,熬夜守岁时的活动是包饺子,到了午夜12点时,更要吃上一顿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饺子作为一种食物,早在南北朝时已经有了,而作为辞旧迎新的食品是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各地饺子的制馅、吃法和寓意也不尽相同。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有的地方喜欢把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北方人除夕包饺弄破,也只能说“挣了”,忌讳说“烂”字和“破”字。

江南人家吃年夜饭,桌上四冷盆、四热炒,一暧锅。年夜饭餐桌上必备一碗炒青菜或蹋菜,青翠碧绿,名为“长庚菜”;有的还备上落苏(茄子)菜。落苏菜以风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吃年夜饭时大家动筷第一口先要品尝的就是这个菜。因吴音“落”与“乐”谐音。除夕夜,江苏各茧袭衬豢豢一蔽画品,即用漏孔小蒲包内装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上,打印出密密的石灰印子(元宝形或矢戟形),以示财产首先是粮食得到安全保护。

除夕“一夜连两年”,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炉边桌旁,剥橘子,吃花生,叫做“守岁”。最后儿童向长辈辞岁,长辈给儿童发“压岁钱”。有些地方做长辈的在除夕深夜把橘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小孩睡了的床头枕畔,名为“压岁果”,好让小孩年初一早晨醒时,获得新春的欢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