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庄子和孟子两者的论辩都富于形象性,擅长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表现出来,但同中有异。

《孟子》长于譬喻,而且运用纯熟、自然贴切,常将比喻组织在论说中,或直接用比喻性的形象说理,可以说《孟子》一书在形象运用上正处于比喻向寓言形式过渡的状态。书中也有一些纯正的寓言,比如“揠苗助长”等。其寓言故事大多不以情节的夸张性取胜,而以描写的生动性见长。

《庄子》也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被称为“寓言十九”,这使得《庄子》章法散漫、富于变化,以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灌注于行文之中,也可以说是哲理性抒情散文。

荀子的寓言多取自于自然事物,或天地的事物,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覆巢之下无完卵、驽马十驾、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等等。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中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风格截然不同。

韩非寓言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如“郑人买履”、“郢书燕说”等具有的讽刺力量,“矛与盾”等表现出的哲学智慧,都是韩非寓言思想深度的反映。

题材的平实,使韩非寓言不像庄子寓言那样恢诡谲怪,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如《外储说左上》中的“棘刺母猴”,三个人物各侧重其性格的一端,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扩展资料:

《庄子》中的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如《逍遥游》中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诡奇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1
孟子的寓言多取於「人事」上,接近我们日常生活,如揠苗助长、一傅众咻、孺子入井、五十步笑百步、日攘一鸡等等。孟子比喻著重在当事人的心态,通常听到的人都能直觉对错,孟子再以此为基础,去引申圣贤的道理。孟子表达的意思是,「是非之心,人皆有知」是对是错我们自己心知肚明,但往往遇到事情後,我们都会选择性的忽略,这就是不懂得分轻重缓急。
荀子的寓言多取於「自然」的道理,或天地的事物,如青出於蓝胜於蓝、覆巢之下无完卵、驽马十驾、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等等。大部分比喻较短,多是为了一个道理,取多个例子。荀子多用自然的道理,来对应人的道理,思想上倾向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的寓言,如削足适履、三人成虎、自相矛盾、智子疑邻、宋人酤酒。韩非的思想倾向於「结果论」,当事人的对错没很明显,但是故事最後会有一个客观的结果,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发生,在事情发生前,应该有什麼样的行为、或什麼样的心态。
以上是个人意见,你可以参考看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21
寓言的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情节一般比较简单)
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
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寓言」一词,最早见於《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意思2: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教育。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