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城与城、乡镇与乡镇、城与镇之间都存在差距,很难要求社会用统一的一套标准去衡量一个职业的价值,很难要求幼儿教师都要统一达到某一标准,对于某一职业、工作者的尊重,往往也只能弘扬,而不能强制。所以当某一幼儿教师的负面新闻影响到兢兢业业的幼儿教师时,国家难以对此进行管理。

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就意味着经济地位的不平衡性,此时,幼儿教师的付出与收入不一定成正比,国家的制度也只能保障幼儿教师的报酬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另外,市场也有其规律和弹性,差距的存在无法避免。

2.学前教育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弹性不足。

这近十余年来,学前教育数量的倍速扩大,但各地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目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力求评价结果精确、权威、公平,不免存在过于坚持和突出“客观”二字。在这套评价体系中,往往以可观察、可验证的客观现象为界限,而一些富有内涵、情怀的东西,难以得到考察,容易酿就浮躁的教育氛围,使教育实践主体的主体地位容易受到忽视,将教育活动简化为机械表面的外在行为。正因为如此,教育者往往更倾向追求一个精确、可比较性的成绩,而有教育情怀的幼儿教师不免会自我怀疑。

3. 编制体制的影响。

在编制体制下,幼儿教师的身份被划分为编制幼儿教师、非编制幼儿教师,这种不同身份地位的标签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有研究表明编制问题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度,编制外幼儿教师整体职业认同度低于编制内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1]。在这种制度下,往往同一职业的待遇、地位都会表现的不同。相对编制幼儿教师,非编制幼儿教师的任务更为繁重,生活更没有保障。在具体工作中,还表现出同一职业工作前景的不同,认可度不同等。据调查,不少幼儿教师因报酬较低,且进入不了编制,对生活没有保障感而选择跳槽,这种不同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