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执著”的问题

执著一词本是佛教用语,指固执于尘世间的一些东西不能超脱,在下恳请各位为我解释一下执著的具体含义。佛经中说不能执著与一切,请问为什么?不执著究竟是否等同于没有目标、不去努力?
道家也说要无为,寡欲清修,这是否与不执着是相通的呢?
菜根谭中也说过:“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请问这究竟怎么解释?有没有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不能执著?

请各位尽量用生活中的事例为我从佛道儒几家角度讲解,谢谢各位

执著,在佛法中指的是对外界事物的错误迷恋和贪取,所以实际上是用“妄执”这个词,对于认真学习、提高精神境界等,用的是“正精进”这个词。

参考以下摘抄:

感情重于理智的人,是典型的妄执者,普遍来说,一般人都有多多少少的执著或妄执倾向,虽然妄执事物的结果,是烦恼或痛苦,但人还是情不自禁的妄执各种事物而招受苦果。到底人类应该怎么办,才能远离或完全摆脱那能激发苦恼的万事万物之纠缠呢?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寻出致使我们对事物的欲求和妄执的原因。一旦知道了原因,我们将处于能完全消除妄执的地步。佛家教理,认为执著可分为四大不同的种类:
(一)欲取(KAMMPANANA)
这是一种对美丽或诱人之事物所持有的妄执,或是我们对那能令人喜爱及满意的事物,自然而然所产生的妄执。那事物包括一切颜色、形状、声音、香气、美味、能激起舒适触觉的物件、心理上的肖像以及脑海里所存有的幻想。我们会依著天性,在这六种感觉物体中寻找快乐、迷惑和悦感。
人一生下来,就开始领受这六种感官上愉快和舒服的感觉,并且不迟疑的紧执著它们。随著时间的流逝,那执持愈久愈坚,好像深入土壤的树根,越久越难除掉。人对感官上种种快感之妄执,相等于初学吸毒而开始上瘾的人一般,日夜离不了那毒品所激发的快感。这的确是一项大问题,它能彻底的毁灭我们。人会情不自禁的妄执著他们所谓的‘快乐’,但最后所得到的并不是快乐,而是无穷的苦恼,或甚至自己的毁灭。因此,我们必须对激发感官上种种感觉之物体,做进一步的了解,以便能采取适当之态度对治。事实上,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感官上的感受为其根底。无论是爱、怒、憎、妒、谋杀和自杀,这些感情上的激变和行为上的举动,都免不了以刺激感官的物体,为其基本激变的原因。如果我们深索推动人类努力工作或办任何事情的力量,我们将发现那是欲望的推动—想获得某一种事物的欲望。因此人们尽力奋斗、尽力读书和拼命的赚钱,赚到了钱,却又尽量用钱去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以五颜六色的事物、悦身的声音、芬芳的香气、可口的食物、以及能触发舒服感的东西为追求的目标。甚至,为了想上天堂而行善,也是因为行善者以为天堂有消耗不尽的五欲享受。总之,世间的苦恼,是以‘欲’为主要根据的。
感官享受之危险性,在于人对它有执著的倾向,故佛陀认为人类坚执著感官上的欲望,是最主要的妄执。这的确是一件世界大问题,无论世界将如何的演变,甚至毁灭,关键必定在于这欲取。因此我们有必要检讨本身,并尝试的探出,到底我们是以什么形式妄执著感官欲望。以及坚执到什么地步,还有,我们是否有能力舍弃它。以世俗的看法,坚执著感官上的快乐,是一项顶好之事,它有助于家庭之爱,激发人的勤劳和活力,以便用于寻求财物和名誉等等。但如从精神上的观点看去,它就是涉入痛苦和折磨的秘密之道。因此,我们必须醒悟到它所激发的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的时间比快乐还要长久。如果人想减轻或消除痛苦的话,就应该放弃欲取。
(二)见取(DITTHUPADANA)
见取,是对某些观念和想法的固执。只要我们稍微的反省一下,这类执著是不难觉察和认清的。自从我们呱呱坠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直接受和吸收一些指导和训练,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目前所拥有的思想观念。在此所提到的观念,是指那些被人所执持而不肯放弃的观念。执持著自己的想法或观念,本来是一件相当自然的行为,通常是不受人咒骂或抗拒的,但此种执持之危险性,却不逊于别的妄执。有时候,我们预先坚执的意见和观念,可能会被事实毁掉,就因为这个理由,我们必须时常改善我们的观念和想法,促使它们逐渐成为比较正确、良好和崇高的思想。由虚假的想法,变成更接近真理的观念,最终成为包含四圣真谛的正见。
固执的思想和偏见有其不同之来源,但大多数是跟风俗习惯、传统仪式和宗教教理有牵连关系。旧时代中国人的封建思想,就是一个好的例子。有时候,我们误把自己的无知和愚蠢作为思想的根据,在缺乏知识的情况下,扩展及形成我们对事物的个人想法或观念。举个例子来说,由于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误以为万物是有实体和常性,并以为它们是值得争取和追求及坚执的。一旦我们对某种事物有了固定的看法,很少人喜欢来一个后来的自我认错。虽然我们有时候,可能真正醒悟到自己的错误,却因为种种的理由而不想接受事实。这固执的态度,是阻碍进步的一个障碍物,致使我们不能为更好的方面而做改变,也使我们不能变更或修改虚假的宗教信念,和为时甚久的信仰。对于思想天真或单纯的人来讲,这可能会是一项问题。虽然,他们可能后来觉察到那学说教理的不实际,但是他们却拒绝改变,因为那些信仰观念是祖宗们世代传下来的。或者,如果他们并不真的兴趣于改变和提升生活上的精神境界,他们可能随便扫拂掉任何反对他们的老思想之一切辩论,而又简单的说那是他们经常执持的信仰观点,谁也改不了,并且没有更改的必要。因此,妄执不正是一种危险的染著,如学佛者诚心于自我改革,那就应该尽量消除对思想观念的妄执。
(三)戒禁取(SILABBATUPADA-NA)
戒是戒止恶行,如杀、盗、淫、妄之恶行,禁是禁止饮酒、赌博、吸毒此一类恶劣之嗜好。世人有持五戒、八戒、十戒和比丘们的二百二十七戒,本来持戒是一件好事。为何反说是不对的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执持的戒律,并非五戒、八戒、十戒或比丘戒,而是特异之不正戒、例如在印度有人以持苦行为戒,身无衣蔽体,夜里卧荆,甚至食草饮尿,以为如此苦行能修得涅盘之果。其实,这般修法并无利于解脱和离苦,只能归为愚蠢的外道罢了。
在泰国,外道之存在也是相当的普遍。泰国人的风俗和信仰之多,并不少于别的国家。有些人对护身符、驱邪符、圆寂高僧之骨灰所制成的小佛像,以及一些神秘的仪式,抱有极大的信心和执著。有些人相信鬼神或甚至奇异大树。这一类的信仰是绝对不合理,但是,人却好似特别酷爱不合理性的风俗信仰,并很容易的执持著早已确立的信仰方式。因为他们向来那样做,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拒绝改变。很多人自认为是佛教徒,但却沉迷于外道之信仰,因而有两方面信仰的混杂,甚至出家的僧侣,也跟一般人一样的糊涂,偏向外道邪行。那些以信奉上帝、天使和神圣物体为教理的宗教,特别易于倾向这荒谬的思想信念。身为佛教徒的我们,根本没有理由像他们一般妄执邪见,也没有理由不完全摆脱这一类不合理及荒谬的迷信。
妄执不正的禁戒,例如持牛戒而食草(印度的一种外道),是知见上的迷惑,且违反佛教基本教理,根本无助于修行脱离生死轮回之道。在学习修行佛法的任何一方面,如修者不省悟到学佛之目的,不觉察到其基本理由,那么所获得的结果,一定是愚蠢及幼稚的推测,把整个佛教归为巫术—一种不可思议的巫术。故我们发现到一些人受戒或修行佛法,只为了符合及跟随世世代代所流传下来的风俗仪式和生活信仰方式,而心内却对佛教真谛毫无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看到别人跪著、拜著和念著一些含糊不清的咒语,自己也照样的跪著、拜著和念著,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心理也开始执持著那习惯,直到它在心底里生了根,再也不易于改革。这就是所谓的妄执戒禁取见。
如果一个持五戒、八戒、十戒或无论多少戒的人,以为持了戒,能使自己成为一位有法力或超自然的圣人,那么,他的确是被误导了的可怜虫!佛陀从不提倡邪术,更不鼓励迷信,他只注重智慧的运用。学佛者如无法体会佛陀的原意,而只想在虚妄中讨生活,那只得个‘骗人又骗己’的结果,最后是依然在苦海中沉没。
因此,我们必须非常谨慎。佛法奥妙无比,学佛者在实践法道之前,应该在思想和理解上齐备良好的基础,并且要有毁灭欲望的坚意。不然,一切将归为愚蠢的表现和行为。
(四)我语取(ATTAVADUPADANA)
这是人对‘我’的妄执,以为‘我’是有‘自我性’,而不能领会到‘我’只不过是一个假相的事实,是一个四大五蕴所构成的假相。四大一旦败坏,五蕴即离散,那个‘我’也立刻消失去。人对‘我’的妄执,是一种普遍及严重的错误,但这错误有时被隐藏得太好了,致使我们不容易发现到它。众生无知,经常在无我的事实中妄执著一个‘我’。这是人的天性,也是其他天性之根源,例如寻食的天性、避险的天性、生产或传种的天性,以及其他好多好多的天性,都是出于人之以为真的有一个‘实我’的存在。一个生灵,一旦能警觉到或者是深信其‘自我性’的存在,它将会自然而然的想避免死亡而寻找食物来滋养驱体,寻找安全感以及传种。由此可见,那于无‘我’法中深信有‘我’的信念,是世上众生所妄执的幻相,如果不是那样的话,它们不能继续生存下去。但是这个对‘我’的妄执,亦是激发苦恼之根源。佛说:‘世间万有,如被执著,即是痛苦或痛苦之源。’但是,这妄执也是生活的出发点,它是人活动之推动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做什么,都先以我自己为主,先为这个‘我’而打算,或者是为那个‘我的....’而计画著,为‘我’的利益、前途、损失、名声等等著想。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会以‘我的’喜、怒、哀、乐、得、失、生、死为主要的动机,并且总免不了会有多多少少自私自利的倾向和表现。一切都为了这个‘我’,才造了好多的善与恶业。因此,我们不得不尽量抑制这对‘我’妄执的倾向,不该任之纵情奔放,而达到几乎不能控制的地步。
如果一个人心存有四大妄执,生活会失调,甚至走向极端之途径。人生的问题并非一死所能解决,因烦恼而自杀是一种懦弱的表现,逃避问题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佳法。唯有面对现实,认清世间万事万物的本质,改造自己烦恼和污染的身心,才能使人离苦得乐。
事实上,佛陀并没有否定万物之存在。万事万物的存在,的确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但因为它们是被各种不同的因缘所主宰,缘合即生,缘散则灭,因此佛陀说它们缺乏永恒性质,实无实质可求,故一切将归空。但是,我们却盲目的忙于找寻实质,以使自己感到比较充实或满足,结果我们只是往牛角尖钻,越钻越使智慧闭塞,障蔽真如法性,失陷于烦恼之网,并且还把整个世界搞乱了!种族歧视、政治纠纷、经济剥削、社会制度崩溃、恐怖主义、教育失败、战争、贫困、饥荒....那有一样不是人为的呢?甚至自然界的被污染和毁坏,也是人的杰作。为什么糟到这种程度呢?因为我们人类,都是无可救药的自私自利,因为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妄执著一个‘我’为主,以‘我’为生活活动的出发点,以‘我’为先受益的的主要中心

见:佛使比丘著《佛法的真实面目》第二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14
我觉得我们学习佛法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在滚滚红尘、茫茫欲海中保持一个清静、平和的心境。而道教的无为而治主要是一种领导哲学:知人善任、勇于授权。而儒家的话则是兼而有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处可以作为处事修身哲学,大处可以作为领导方针。

一、先说佛教
【执着】
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并固执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如《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一切法相而不执着故,复名摩诃萨。”又如《菩提心论》:“凡夫执着名闻利养资生之具,务以安身。”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执”。简单地说:“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虚妄分别的“法见”。

佛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执着、妄想、分别是众生不能觉悟的根源。去掉执着心、妄想心、分别心是佛教徒修学佛法的必经之路。

坚持在佛教中,不是执着,换个词,叫做“行愿”,永不放弃自己曾许下的诺言,这怎么能叫做执着呢?!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我不成佛——你能说他是执着么?
佛教中的“不执着”是指“放下”,如你这般死执理论,钻牛角尖,便是执着于文字。
让我来对你说这句话:放下!抛开这些妄想,不要死执文字,停!——再起妄想,再抛,这就是修行。——久久才能相应佛法,不再执着。这才是实践佛法的真谛。

二、再说道教

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论一直被统治者或御用文人解读为“玄学”,虽然在黯然沉寂数千年,但在大一统的帝国意识中还没有找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生存空间。在民族自豪感与国民自大意识中,人们似乎忘记了自己自制自主能力,把自已乃至于一切期望寄托于五百年一遇的圣贤之身。姚淦铭教授在《百家讲坛》主讲“老子智慧与老子文化”,对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了分析。他“把‘有为’和‘无为’的区别比喻为两个主妇油炸小鱼。油烧开后,将小鱼溜进油锅里,不动铲子,只在锅边凭色泽观察几分熟的主妇,就是‘无为而治’者。反之,不停地用铲子翻来翻去的主妇,只能独自欣赏‘烂’ 于‘有为’之中的小鱼了。”(《老子与百姓生活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3月)也许在我们的传统思想意识里,那个勤劳的主妇,正是我们苦苦寻觅的舵手。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操劳是一种美德,但这位不停地用铲子翻来翻去的家庭主妇却无意间走进了老子的哲学视野,勤劳主妇粉碎了中国“圣人”用超常智慧统治黎民百姓的美梦,懒惰无为却开启了中国百姓的自主意识和聪明智慧。在里根的治国之“道”中,我们发现他将美国共和党的保守的、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结合得天衣无缝。 最近,美国有本《里根之道》(Tao of Reagan)出版发行。该书作者认为,里根是个懂得天道的人,他把天道看作是自然法,看作是一套关于个人自由与权利的客观真理与客观价值,视天道为一切道德判断的源泉。所以,里根在1976年在宣布参加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强调,“我们需要一个对人民的能力而不是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的政府。”[8](《轮到我说了》南希•里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00页)而在中国,政府领导除了担任公共职务、还行使着“父母”的权力,除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外,还可以像管教自己孩子一样管教人民;反之,人民除了要感谢政府英明领导以外,也习惯地称之为“父母官,服从政府善意的为所欲为。

总之道教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其道,我们需要按照其规律行事,不要做无用功。。“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自然的总规律、规则,具有循环往复、返本归根的特性。老子认为天道是人类应该效法的原则,要尊重“人”,给“人” 以充分的自由,人人都能顺其自然,天下方能无为而治。

所以说道教“清心寡欲、无为而治”与执着、坚持美好事物和理想并不冲突,反而我们在坚持目标的同时,注意遵循其“道”,岂不是事半功倍。

至于儒家太博大精深了,在这里就暂时不说了。

三、举例说明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待小孩子经常是事事都要管、都要过问,要完全掌握小孩的动向才放心。这是不是一种执着呢?时好时坏呢?
我觉得这种行为有2个层次。最深层次的是家长对孩子无悔的永远的爱,这种永不放弃的爱是佛教所谓的执着吗?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正是前面所说的坚持,正如前面所说的“坚持在佛教中,不是执着,换个词,叫做“行愿”,永不放弃自己曾许下的诺言,这怎么能叫做执着呢?!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我不成佛——你能说他是执着么?”
第二个层次就是家长把自己的关心和爱通过权威和专制表现出来,以为自己知道孩子的一切动向,就能更好的保护孩子、关心孩子。这就产生了佛教所说的执着。
在这种情况下反而要产用道教讲的“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顺应孩子个个时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的规律,采取沟通和注意引导,要相信孩子是能健康茁壮成长的,充分给与其成长的空间,要相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并不是你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而是你在做什么他就在做什么,父母多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毫无悬念是深远的,也是润物细无声的。”
这样在心中坚持对孩子永恒的爱,而采取道教的“无为而治”来实现,这不更好的说明坚持美好事物与佛教的“执着”,道教的“无为而治”非但不是冲突。反而是水乳交融的。

一点浅见,与你分享!
第2个回答  2009-10-27
禅宗有句话说:“红炉一点雪”,意思是说人未证悟之前,会被外界的声色所迷惑,当证悟之后,人便变成红炉,请问大家有没有见过红炉上的雪?雪就是人的执着。开悟后的人没有执著,等如红炉上没有雪。

所以“红炉一点雪”的意思,是世上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只要我们进入“无想”,放下“执着”,放弃颠倒梦想,自身能从迷境抽离,人便能活得自在,我们就能够得到心灵上的快乐,我们的人生就会丰盛精彩!

佛法博大精深,关于执着的答案,怎么写也写不完,但是禅宗强调“顿悟”,只要你能于弹指之间领悟,就能够把烦恼化为菩提,所以我选择精要之处和你解说,就是禅宗所说“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的方法。其实根据佛家理论,有情物有情说法,无情物无情说法,宇宙间不论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都是“法”,研修佛法,最重要循序渐进,每一个阶段,就有不同的领悟,你就会发觉“执着”只是一个词句而已,就像玫瑰花,就算不叫玫瑰,也依然芳香的原理!

金刚经上说“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就是一个人能做到一念净信,了知一切无相,连无相也无,你就能找到人生的究竟!所以简单说法就是,开悟人没有执著,执着就是红炉上的雪!

有感则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破,万里无云万里天。

一法通,万法皆通,你只要了解上述道理,道家“清虚无为”的理论,我也不用跟你细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0-13
我的理解,执着就是拿着不放。
我们所认为的真实的东西,值得我们拿住不放的,以佛的智慧看来多是虚妄不实的,就像《金刚经》里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有物质的东西,荣誉,寿命等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应执着。
凡夫两个根本执着就是我执与法执。执着于“我”与“我所”,心里还有个“我”的观念存在,总认为东西是“我”的,“我”要做什么等……破我执即是阿罗汉,阿罗汉虽无我但却认为“法”是实在的,没有断法执,断法执方为菩萨。
我的理解只有这么夫浅,希望有明白的师兄给作解答。
第4个回答  2009-10-22
我对佛法思想研究多,可以解答此问题:
佛陀对执着一词的定义内容为:于六处(色、生、香、味、触、法)、五蕴(色、受、想、行、识)、六界(地、火、水、风、空、识)起爱、腻、染、著。通俗说就是内心对一切起爱染。
从现象上来说,爱染生起的是苦。佛家以离苦解脱为修行目标,所以要求不执著于一切。
要看目标和努力的具体内容,才能确定是否属于执着。比如一件物品或衣服的颜色、样式,非常喜爱,想办法把他搞到手,就是执着。1喜爱养鱼,把养鱼作为自己追求事业,就是执着。2并不是太喜欢养鱼,但为了摆脱生活困窘,以养鱼为创业目标就不是执着。第一种心态若不成功,是苦上加苦。第二种心态心境更平和,更容易成功。

http://hi.baidu.com/%C0%EB%BF%E0/blog/item/3953e5d7442ccdd7a144dfe2.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