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到底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空前繁荣。其原因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自东汉后期形成的门阀士族制度,自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门阀制度,挑选人才主要看其门第出身,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更加使之在政治上得以确定,从而形成了一些豪门望族,在战乱中他们聚族以自保,举宗以避难,自成一个社会,广大失去土地的流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门阀世族,这样世族庄园经济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从而为世家大族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其有大量的时间用于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造。此外,门阀世族发展了自东汉末年的人物品评,并且由政治性的品藻演变成对品貌、风度、气质的欣赏,这些品评超越政治实用,带有审美评价的特点,不仅促进了审美意识的觉醒,而且给文学理论引入了很多重要的范畴概念,如“风骨”“神韵”等。
其次,儒家独尊地位的丧失与玄学的发展。东汉末年,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儒家正统思想的独尊地位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经学出现危机,士人开始关注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对宇宙本体的追问,从而形成了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调和儒道的玄学,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玄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关注宇宙与人生的本体性问题,而不关注现实生活。这一特性锻炼了士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了士人逍遥放达、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更多的从超出现实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促进了审美意识的觉醒。另外,玄学关注的问题如“言意之辩”等本身就是文论问题,很多重要的文论母题和概念范畴都源于玄学。
最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各种文体如诗、赋、散文、小说都得到发展,而且抒情性大大增强,文辞华丽,大批才华横溢的作家横空出世,或雄健,或悠远,或华美,或恬淡,充分运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创造出大量个性色彩突出的作品。文学创作的繁荣呼唤理论批评的指导,它为文学理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有待于作出理论的概括、抽象、判断与总结。在解决在文学创造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中,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也得到长足的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杰出的文论家和文论专着,对后世影响深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描述这一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时指出:“文章莫胜于两汉。浑浑灏灏,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至建安、黄初,题材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复勒为一书传于今者,则断至刘勰、钟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次作者之甲乙,而溯厥师承,为例各殊。”揭开一代文学批评序幕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其中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典论·论文》对文学价值的高度重视,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左传》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但主要指表现于言辞中的德教、政教而言,与文学并无多少关系。曹丕所说“文章”,则包括诗、赋在内。曹丕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激励士人“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从而“成一家言”,建“千载之功”,这对文学的兴盛,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曹丕还在对“建安七子”的评论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创见,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创作个性,文中提到“徐干时有齐气”、刘桢“有逸气”、“孔融体气高妙”。作品的风格差异是因为作家的气质不同,并且极力提倡刚健清新、遒劲有力的风格,显示着当时对文学风格的自觉追求。文中提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之说,指出诗赋的特点是“丽”,既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也预示了此后文学的大趋势。这几方面的内容,即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文体的区分,都是以后文学批评中重要的课题。最后曹丕还对“文人相轻”的恶习提出了批评,主张在文学批评中采取正确客观的态度,“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这也很有意义的。
除《典论·论文》之外,陆机的《文赋》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一篇文章。它的中心内容,是以作家自己的甘苦结合对他人之作的体会,描述文学创作的过程,尤其是创作中的心理现象,以及创作中的利害得失。其中如构思活动、灵感现象等,都是微妙而不容易把握的重大问题,作者都作了称得上深入细致的描述,表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文赋》还承接着曹丕文体分类之说,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对文体之间的细致区别作了精当的论述:“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其中的“诗缘情”之说,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影响尤为深远。《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关于创作过程的专论,尽管有过分强调形式技巧的偏向,但其对中国古典文论所作出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
魏晋以后,由于文学创作的发展,文人们也开始注意文章总集的编选,选家一般都很注意文体源流的考辩和作家作品的论述,借助文章的去取体现他们的文学观点,因此这些总集同样具有文学批评的价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萧统的《文选》。它保留了齐梁以前的大量作品,这些作品按照文体,以时间为序列分类别目,对于理顺各种文体的发展脉络,了解当时的文学观念有重要意义。萧统在《文选序》中说他的选录标准是“以能文为本”,必须“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入选作品应该文采华美、构思巧妙。按照这一标准,他没有选那些经、子、史类作品。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反映出文学已经开始独立出来了。此外,这部书还选录了大量前人不重视的作品,如陶渊明诗和一些民歌作品。这些都使《文选》成为一部代表当时文学观点的优秀文学选本。
这一时期重要的理论著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