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如题所述

如何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生活里,类似于争吵、打闹的事是很多的,作为班主任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袒护班级小干部,纵容了他(她)们不当的管理方式,难以培养得力的助手不说,还会破坏集体的凝聚力。但是,在批评学生错误行为的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做事的动机,体察孩子单纯的用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要用利于孩子接受的方式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小冲突时,应注意:
一、要把握整体事件
不了解不发言,对于未曾了解清楚,未能把握全过程的事情,班主任切忌急于下定论,造成“错案”“冤案”,避免伤害学生。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教师应该及时到场,向当事人询问事件的始末,有时也可以从旁观的学生那里获取更多信息。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叙述事件本身,例如先怎么样,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表达自身的看法和感受,班主任可适时地询问当事人的感受。有时,如果班主任因事未能及时赶到事件现场,可由孩子们书面表达事件,总之,当意外事件发生时,在下达处理意见之前,一定要把握事件的整体。
二、要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之间常常会因为各种各种样的原因产生矛盾,那是学生成长过程不可避免的。但即使是犯错的学生也很多情况下是无心之过,与成年人相同的是,由于误会和冲动,会造成彼此的隔阂;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更加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小的矛盾从不间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渐渐懂得与人相处要彼此尊重,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但是一旦发生如上述案例的事件,班主任老师在处理的时候,要顾及孩子双方的感受,引导学生看清事情的真相,消除误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事情。当事情在班级或学校造成一定影响的时候,引发议论也要对事不对人。
三、要关注学生进步
学生的成长历程各不相同,心理的发展虽然序列相同但节奏不同。不能让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地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老师要关注学生在事情发生之后的反应和学生的积极表现。一旦发现学生的良好改变,就要给予肯定。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情绪,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持久地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人说学生的心灵是浩瀚的海洋,你很难真正地走进。我倒不这样认为,当你用心去体会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一切,并尝试用他们的眼光来理解,你就不会对学生的行为感到惊讶,对他们的错误感到沮丧。还有一点深刻的体会与大家分享,那就是不要让师爱成为压制学生的借口,让彼此都喘不过气来,师爱应该是芳香的气息,氤氲着孩子的每一张笑脸,每一颗童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