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

如题所述

第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和方式来处理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发生矛盾,班主任应该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想想每个学生摆脱幼稚、告别无知都要有一个过程,应该多点包容学生;如果不能这样冷静地思考,那就让自己等一下,选择合适的时间再去处理,以避免因为自己冲动地处理问题而造成失误。要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也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场合。有的班主任喜欢在办公室处理学生的问题,这其实也要注意一下。办公室是老师办公的地方,一般来说人比较多。有的学生如果脾气犟,那么发生了问题后,越多人看他,他就会越使性子,不跟老师合作。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这样的学生也不愿意老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自己的问题。所以,班主任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最好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场合,这样才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另外,班主任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教育学生。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老师是学生的朋友、辅导者和支持者。当学生产生问题的时候,老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批评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但批评绝不是一种唯一的教育方式,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不希望别人批评自己,所以教育帮助学生如果可能用其他方式,那就尽量不用批评的方式。
第二、学生发生矛盾之后,要让学生有申述的机会。“申述”就是让学生说说事情的经过,甚至为自己辩解也可以。有的班主任受传统的师生观的影响,认为在学生面前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和真理,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师道尊严,不屑于听学生的诉说。有的班主任受主观主义的影响,认为自己从教多年,凭以往的经验,甚至带着个人的感情,想当然地对学生所发生的矛盾做出判断。有的班主任也可能受精力的影响和时间的限制,所以不听学生解释而草率处理。以上无论是哪一种处理,都没注意让学生申述,班主任如果是这样做就对学生不公平。看电视或电影,那些犯了罪的人都有申述的机会。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其实都是由一些小问题引起的,真正算起来并不是很严重的事,那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个申述的机会呢?另外,班主任只有让学生申述,才能更好地使自己和学生了解矛盾的成因,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申述的时候,也可以使他们互相听听对方心里的想法,体会对方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别人。还有,让学生有申述的机会也是班主任尊重学生的表现。只有老师讲,没有学生说的机会,师生之间就没有平等对话。如果换一种方法,让学生边申述,老师边帮他们正确分析,正确归因,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老师是尊重自己的,个人的尊严和要求信赖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他们自然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继而接受老师建议。
第三、帮助学生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和双方该负的责任。面对像小东和小明这样的学生经常发生的矛盾,有的班主任已经有点麻木了,所以处理这类问题有时就会简单了事,反正两人都有错,于是各打“五十打板”,两个人都要批评,两个人都要检讨。这样处理问题,学生是知道自己有错,但他们其实搞不清自己错在哪里。班主任如果耐心听听学生诉说,然后让学生换位思考,学生就会弄明白,其实无论是什么事情,能引起矛盾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大家没有为对方着想。例如小东和小明,大家换位思考一下:你想不想别人对你发脾气?如果别人对自己发了脾气,你想不想别人还对自己凶?别人发脾气的时候还跟他顶牛,那发脾气的人又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如果让小东和小明仔细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他们就会认识到,其实大家都不想发脾气,大家都不想别人对自己凶,大家都不想吵架和打架,只要稍微为对方考虑一下,矛盾就不会发生了。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时,经常这样注意让学生换位思考,学生就能真正认识产生矛盾的原因,知道发生矛盾自己是有责任的,如果处理得好,完全可以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第四、指导学生正确面对今后类似的问题。一个人如果能以前事为鉴不断吸取教训,那这个人就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处事就会越来越成熟。对学生,我们虽然不能要求他们产生了一次矛盾后将来就不再有意见,但最起码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矛盾发生后,要总结经验。例如小东和小明,就要想想:以后如果自己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发脾气了该怎么办?如果别人发脾气又该怎么办?如果对方不讲道理要吵架怎么办?如果遇到蛮横的学生要打架又该怎么办?……多点帮学生列举一些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该怎么办,有利于学生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第五、引导学生解决当前已发生的问题。学生认识到发生矛盾的原因,知道将来该怎样避免问题的发生了,那当前已发生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呢?有的班主任习惯让学生写检讨保证不再犯错来结束这件事情。其实,学生虽然保证了不再犯错,但凭着学生自身的能力,他们下一次有可能还会不知怎样处理而再次犯错的。所以,写这样的检讨,等于白写,没用的。有的班主任觉得学生认识问题了,就不再追究了,这种老师很包容,他知道学生产生矛盾是必然的,只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看他们有没有改进就可以了。有的班主会让学生自己挑一挑做什么事来将功补过,例如:为班里做一件好事;帮老师看有没有同学不互相谦让的,用自己的经验教育一下他们;甚至用一次好的作业来补救,等等方式都行。总之,只要学生乐意用什么方式将功补过,老师都尽可能同意、支持他,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虽然惹了麻烦,但是自己也有想办法补救。这样处理,学生可以容易做到,而且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知道自己惹出来的事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将来少惹事。
作为班主任,要全面管理学生,经常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经常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只要班主任以尊重、爱护为出发点,和学生平等交流,在不失原则的条件下,包容学生,并为他们创造重塑自我的机会,那么,班主任一定能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4
一、对于当事人而言1、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应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应该争出是非。但生活中的小矛盾,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自己有理就咄咄逼人,寸步不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难以下台,使矛盾激化。为此,解决矛盾冲突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学会退让;若是自己是无理的,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坦诚道歉,不要为了面子,最后变成无理取闹,既输理又丢人。只要双方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就会减少矛盾,使我们的人格更加高尚。2、用理智战胜情感的冲动
我们都看过动物世界中的两个动物为争夺地盘、食物,甚至是争夺配偶而厮打在一起,争得你死我活。而我们不同于它们,我们是有理智有涵养的高等动物。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这句话我们虽然都会说,可一旦发生了争执,还是昏了头,争吵不休。以后如果哪位同学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打仗的话,就想想动物世界里的场景,那就会感到脸红、感到羞愧。其实你肯退让一步,少争辩几句,这场争吵或许就停止了。不要认为这样的让步就是畏惧,是退缩,是没有本事的表现,相反,就在你忍让的那一时刻起,你的素质就得到了提升,你的品行就得到了完善,你周围的人就会对你的行为发出无声的赞叹,此刻的你就是一个宽宏大量,心胸开阔的人。3、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
同学之间三年情谊,不要毁在一些小事上。《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指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翻脸不认人,校内骂,校外打,实属不该,若干年后,自己回想起来也会后悔。最佳的办法是在产生误会或矛盾时冷静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对于旁观者和知情人而言
对于旁观者和知情人,我们应尽量劝说、阻止。如劝说无效,再及时告诉班主任,这样有利于事情早点得到解决。隐瞒事实,甚至包庇一方,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事态变得更严重。事情本来可能没有多大,但由于你所谓的好心参与,或者说不好意思不去,结果是给打仗者助威,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使事态扩大,性质严重,不仅没有帮朋友,反而把朋友向火坑里推了一把;不仅违反了校规校纪,甚至触犯了法律;不仅害了朋友,也害了自己。当你的朋友在被学校开除的时候,受到法律处罚的时候,在父母为他伤心哭泣的时候,可能会想:朋友啊,你为什么不能在我不冷静的时候劝劝我,帮助我冷静下来呢?同学们,几次打仗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讲哥们义气、助纣为虐,从而一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真正的朋友吗?我想肯定不是,真正的朋友是在他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帮助他采取正确方法走向正确道路的人,是和他一同进步的人。
同学们,解决矛盾的方法有许多,只有当我们一个个地有效地解决它的时候,我们的素质就会一步步地提高。同时,愿我们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别让“冲动,嫉妒”害人、害己。只要同学间做到正常地、友好地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我们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就会少一些摩擦,少一些怨恨,希望大家在校园里快乐地、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最后,我想送同学们几句话,和同学们一起共勉:
学会宽容,就会宽宏大量;
学会互助,就会豁达开朗;
学会尊重,就会敢于低头;
学会道歉,就会和睦相处。
在恨的地方,播种爱;
在伤害的地方,播种宽恕;
在怀疑的地方,播种信念;
在黑暗的地方,播种光明!
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片宁静的校园,一个和谐的班级,一份珍贵的友谊和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宽容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
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
包容那些你无法容忍的人;
原谅那些曾伤害过你的人;
肯定那些你所爱的人;
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人;
明白那些爱你的人;
放过那些不爱你的人;
铭记那些真心待你付出的人;
懂得那些对你用心良苦的人;
体会那些曾为你流泪的人; 感激那些真心帮助过你的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6

孩子跟同学打架输了,伤痕累累。妈妈的逆向思维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第3个回答  2021-12-25
弄清学生产生矛盾的起因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之间在学校里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不偏不倚,公正公平解学学生之间的矛盾
第4个回答  2016-12-31
单挑,让他们单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