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宅经原文与译文

如题所述

《黄帝宅经》原文与译文如下: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译文:

从前黄帝,出生后就非常聪明,小时候就能够流利地说话,幼年时非常勤奋好学,长大后敦厚机敏,成年后正式继承了父亲少典的王位。于是他向天师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能活到一百岁,而且行动坐卧都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到五十,行动坐卧就已经衰老了。我想了解这是由于时代不同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的法则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气机运行规律,饮食起居都合乎客观规律,不轻易劳累筋骨,避免不适当的情志刺激,所以能够使形神之气充实不衰,从而安享天年。一百岁以后才离开人世。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做甘泉,纵情豪饮,把妄想和放纵当做家常便饭,醉酒以后还进入到房室之中,因贪图一时的快活而使精气耗尽。他们不知道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自寻快活。所以,年纪不到五十就衰老了。

《黄帝宅经》中讲述的道理:

1、适应自然变化:取法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调整自己的养生方法。只有顺应自然的养生法则,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避免遭受外界不正之气的侵扰,不要被奢华的物质世界所扰乱,不要被淫乱所迷惑,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2、饮食有节制:饮食有节制,不过度劳累,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同时强调饮食的健康,摄入均衡的营养。适度运动、通过刺激经络来调和气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通过调养心神、锻炼身体等方法来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平衡养生:避免阳气与阴气的过度损耗,通过调节饮食、起居等方法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在疾病未发生时进行预防,通过调整饮食、锻炼等方法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避免过度激动或情绪波动,保持心情平静、愉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