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6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时,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2.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

  本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产生了多种算法,让学生通过尝试、感悟、体验、探索,总结出“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最优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彩色纸 剪贴画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把8+8+8+8+8改成乘法算式。(8×5)

  2.把0.5+0.5+0.5改成乘法算式。(0.5×3)

  3.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12×5)

  (2)12个1.5是多少?(1.5×12)

  4.提出问题。

  师: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引出分数乘法问题,不仅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1个

  占整张纸条的,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预设

  ①图示法计算。

  把一个长方形纸条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个

  ,是,3份就是3个,如下图:

  3个是。

  ②加法计算。

  求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列式:++==。

  ③乘法计算。

  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结果和其他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3=++===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完整表述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本课题教时数: 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17日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分数数据的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揭题

  二基本联系

  三、合练习

  四、堂小结

  五、作业

  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1、提问: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条件找单位1,说说数量关系式

  (题目见幻灯课件)

  3、解答应用题

  例1、从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想?为什么用乘法算?

  1、对比练习

  做复习题第9题

  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做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追问:第一步要求什么?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第二步求什么?又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3、做复习第11题

  4、做复习第12题

  讨论:有什么办法知道哪一辆车离中点近一些?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基本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连乘应用题要怎样解答?

  复习第7、8题

  课后感受

  要让学生学会想到有困难时可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

  授课日期9月23日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一、梳理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2.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用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基础练习

  1.写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

  (1)绿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

  (2)黄花的朵数比绿花多。

  (3)一件上衣降价出售。

  (4)实际比计划增产。

  2.计算

  21×= ×26= ×= ×15×=

  3.计算下面各题,再观察每组题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4. ×16 ○16× 13 ○×13 ×○ ×○×

  5. 米=( )厘米 吨=( )千克 w W w .x K b 1.c o M

  时=( )分 平方米=( )平方分米

  6. ×( )=( )×0.5=( )×6=( )×=1

  三、应用练习

  1.(1)黄花有50朵,红花是黄花的,红花有多少朵?

  (2)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3)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有多少朵?

  2.(1)食堂有吨煤,用去一部分后还剩。还剩多少吨?

  (2)食堂有吨煤,用去吨。还剩多少吨?

  (3)食堂有吨煤,用去。还剩多少吨?

  (4)食堂有吨煤,用去。还剩几分之几?

  3.一辆卡车1千米耗油升,照这样计算,行千米耗油多少升?50千米呢?

  4.一件毛衣原来销售56元,现降低销售,降价多少元?现价是多少元?

  5.小军家有5口人,早上每人喝一瓶升的牛奶,一共喝了多少升?每升牛奶大约含钙克,一瓶牛奶含钙多少克?

  6.六年级一班有48名同学,二班的人数是一班的,三班的人数是二班的,六年级三班有多少人?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二、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三、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四、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2、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480 180(千克) 180=150(千克)

分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

  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

  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

  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

  生1:按照加法计算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

  2.归纳算法

  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

  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

  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

  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明确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对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什么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这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多次追问,适度引导转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对于“先约分再计算”这种方法的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题

  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例1“做一做”第2题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

  (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的和是多少。

  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

  (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

  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题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

  表示求12 L的

  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 L看作单位“1”。

  (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

  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经吃了它的

  ,吃了多少千克?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求3千克的

  是多少。”

  2.比较两种意义

  出示:一袋面包重

  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师:列出算式,并与前一个式子进行比较。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

  预设1: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另一个是整数乘分数。

  预设2: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但有所区别。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那么,它们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计算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复习旧知导入,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这一数量关系,分别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础上,重点让学生说出解决后两个问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再通过尝试练习和交流,不断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归纳的素材,最终导出此类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的环节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对两种不同算式的分析比较,抽象出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异中求同,进而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算式

  可以列成 × ,表示 ;或者表示 ;

  也可以列成 × ,表示 。

  师:选择一个算式进行计算,想一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比较练习

  (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

  ,用去了多少吨?

  (2)一堆煤有

  吨,5堆这样的煤有多少吨?

  你能编写出类似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吗?

  3.拓展练习

  1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

  kg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吃多少千克桉树叶?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选取的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谁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

分数乘法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8题,让学生明白商场打折的意思,分别求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 =?

  学生做第9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梨、苹果、香蕉各占水果总数的多少?

  学生做第10题,让学生计算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

  学生做第11题,让学生先计算出分数乘法算式的得数再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做第12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表,求出20xx年比20xx年增加多少元?

  学生做第13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注意提醒学生认清长度单位。

  学生做第1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5 10(米) 15-10=5(米)

分数乘法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 的 和 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是整个操场 1的 , 是整个操场1的 。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乘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引入铺垫)

  1、列式计算。

  (1)20的 是多少?

  (2)6的 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 ,吃了谁的 ?(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 ,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

  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 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千克)

  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 吃了谁的 谁是多少(已知)谁的 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 ,甲是乙的 。

  (2)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 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