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需要掌握哪些消毒知识?

如题所述

酒精是如何消毒的?不同浓度的酒精又有什么作用?
说到消毒法不得不提一下酒精的作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我们日常喝的白酒大都是40%-60%的酒精度。而医学上,75% 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50% 的酒精用于防褥疮和发热病人的擦浴降温。
酒精消毒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我曾今认为酒精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强,查了文献材质知道这是个错误的理解。因为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而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但是,当酒精浓度低于75% 时,由于渗透性降低,杀菌能力也相应的降低。
碘剂又是如何消毒的呢?
现在医学上消毒用的碘剂为碘酊和碘伏两种。碘酊实际就是碘酒,其中含有的单质碘会烧灼黏膜,所以不可以消毒粘膜,只能用作皮肤短时间消毒,消毒之后需要用75%的酒精脱碘,防止碘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造成损伤。一般来说,碘酊较酒精更为高效、广谱,甚至可以杀灭部分芽孢。碘酒中的酒精是做溶剂,而并不是利用其消毒作用。而碘伏里面的碘是络合碘状态,不会对皮肤和黏膜造成损伤,但是消毒作用相对弱一些。碘剂的消毒原理是氧化作用,与之相似的还有一接触伤口就会冒出大量泡泡的双氧水。
红药水和紫药水有什么用?
小时候,一到夏天,判断一个小朋友是否淘气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膝盖和胳膊肘是不是都涂上了红色和紫色。没错,红药水和紫药水几乎是那个时代有孩子的家庭必备,他们靠的是阳离子结合羧基杀菌。
红药水指的是2%汞溴红溶液,其实红药水的消毒作用很弱,只适用于皮肤或黏膜较小创面的消毒。而且红药水含有汞,消毒那些大面积伤口破损的伤口,可能会造成汞中毒。有的小朋友满腿都涂满了红药水,其实是有风险的。
紫药水是1%—2%龙胆紫溶液,杀菌效果比红药水强,对组织刺激性小,且能与粘膜、皮肤表面凝结成保护膜而起收敛作用,防止细菌感染和局部组织液的外渗。也可以用于小面积烧烫伤、湿疹、疱疹、口腔溃疡等。
洗手液和洗洁精能消毒么?
洗手液和洗洁精本身的没有杀菌作用,它能做到的是除菌,用流动的水把细菌带走,洗手液的泡泡也能帮助手部更彻底的清洁。目前市面有一些洗手液、沐浴液等由于添加了对氯间二甲苯酚,三氯生,季安盐,胍类等,也确实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是他们针对的菌类不同,适用范围也不一样,安全性也有所区别。
开水烫碗能不能杀菌?
热水消毒应该是追求高温,但是热水的温度只能杀死极少细菌,不能起到消毒作用。煮沸灭菌法是指将待灭菌物置于沸水中灭菌的方法。煮沸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该法灭菌效果较差,仅用于一些医学器皿的消毒。
但是小餐馆的餐具都是统一供应的,清洁过程极差,只漂洗一遍。甚至好多大饭店餐具是直接在包厢洗的,没有流动的水冲洗,洗涤剂严重残留。所以用开水冲一遍对于减少洗涤剂残留依然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一,酒精是如何消毒的?不同浓度的酒精又有什么作用?
说到消毒法不得不提一下酒精的作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我们日常喝的白酒大都是40%-60%的酒精度。而医学上,75% 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50% 的酒精用于防褥疮和发热病人的擦浴降温。酒精消毒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我曾今认为酒精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强,查了文献材质知道这是个错误的理解。因为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而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但是,当酒精浓度低于75% 时,由于渗透性降低,杀菌能力也相应的降低。
二,碘剂又是如何消毒的呢?
现在医学上消毒用的碘剂为碘酊和碘伏两种。碘酊实际就是碘酒,其中含有的单质碘会烧灼黏膜,所以不可以消毒粘膜,只能用作皮肤短时间消毒,消毒之后需要用75%的酒精脱碘,防止碘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造成损伤。一般来说,碘酊较酒精更为高效、广谱,甚至可以杀灭部分芽孢。碘酒中的酒精是做溶剂,而并不是利用其消毒作用。而碘伏里面的碘是络合碘状态,不会对皮肤和黏膜造成损伤,但是消毒作用相对弱一些。碘剂的消毒原理是氧化作用,与之相似的还有一接触伤口就会冒出大量泡泡的双氧水。
三,红药水和紫药水有什么用?小时候,一到夏天,判断一个小朋友是否淘气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膝盖和胳膊肘是不是都涂上了红色和紫色。没错,红药水和紫药水几乎是那个时代有孩子的家庭必备,他们靠的是阳离子结合羧基杀菌。红药水指的是2%汞溴红溶液,其实红药水的消毒作用很弱,只适用于皮肤或黏膜较小创面的消毒。而且红药水含有汞,消毒那些大面积伤口破损的伤口,可能会造成汞中毒。有的小朋友满腿都涂满了红药水,其实是有风险的。紫药水是1%—2%龙胆紫溶液,杀菌效果比红药水强,对组织刺激性小,且能与粘膜、皮肤表面凝结成保护膜而起收敛作用,防止细菌感染和局部组织液的外渗。也可以用于小面积烧烫伤、湿疹、疱疹、口腔溃疡等。
四,洗手液和洗洁精能消毒么?
洗手液和洗洁精本身的没有杀菌作用,它能做到的是除菌,用流动的水把细菌带走,洗手液的泡泡也能帮助手部更彻底的清洁。目前市面有一些洗手液、沐浴液等由于添加了对氯间二甲苯酚,三氯生,季安盐,胍类等,也确实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是他们针对的菌类不同,适用范围也不一样,安全性也有所区别。
五,开水烫碗能不能杀菌?
热水消毒应该是追求高温,但是热水的温度只能杀死极少细菌,不能起到消毒作用。煮沸灭菌法是指将待灭菌物置于沸水中灭菌的方法。煮沸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该法灭菌效果较差,仅用于一些医学器皿的消毒。但是小餐馆的餐具都是统一供应的,清洁过程极差,只漂洗一遍。甚至好多大饭店餐具是直接在包厢洗的,没有流动的水冲洗,洗涤剂严重残留。所以用开水冲一遍对于减少洗涤剂残留依然有意义。
六,伤口可以暴露在空气中么?
作为一线医生,经常要给患者处理伤口,也会经常解答患者对于手术伤口的问题。除了胃肠道,其他的手术的伤口常常是无菌的。那么伤口包扎的作用是什么?无非是隔离细菌,保持相对清洁的环境。但是在南方甚至一些湿度较大的地方,伤口的表面的敷料会经常汗湿,更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培养基。有一些研究,表明伤口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也并无不可,之前在南方读书,医院经常选择伤口敞开的方式,后来在北方地区,更多的是包扎到伤口完全愈合。所以说什么时候包扎,什么时候敞开其实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根据医生和环境综合判断。这里还要说一点,敞开伤口前提是住在相对洁净的病房和家中,如果是在战场和野外那么随便一个布条的包扎也比尘土飞扬好的多。
第2个回答  2021-03-15
1.开窗通风。洁净卫生的空气是守护健康的基本保障,很多疾病都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呼吸,良好的空气是我们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通过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新鲜。根据天气情况,每天可以分时段地开窗几次,每次15-30分钟左右,让室内空气流动起来,循环更新。如果冬天天气比较冷,或者雾霾天气可以适当减少开窗时间。

2.勤洗手。日常生活中手经常接触很多地方,在接触的过程中会携带上细菌、病毒等,如果不及时清洗很容易通过我们的呼吸道、口腔等进入体内,导致感染。接触完不洁净的地方后、或从外面回家、进食便后等及时用流水、肥皂或洗手液等认真洗手,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

3.戴口罩。口罩作为一种物理阻隔,通过阻挡、过滤等途径可以把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阻挡在外面不能进入人体。这样,就有效预防传染病通过空气传入人体。小小口罩,大大功效。在大多数传染病尤其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等传播的疾病,十分有效。

4、冲洗蒸煮。对于一些餐具、茶具等生活用品,可以通过冲洗、蒸煮的方式消毒灭菌。包括衣物、床单、被罩等,其实冲洗是最简单有效的清除病菌的方法。
第3个回答  2021-03-15
首先消毒可以用酒精,但是酒精容易发火,说要小心发防火,然后可以使用红药水,但是红药水不能和酒精共用红药水和酒精共用容易导致中毒,而酒精最好使用75%浓度的。1、空气清洁消毒法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特别是春季更应注意。每次开窗15~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打扫房间湿扫,避免尘土飞扬。2、日光消毒法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晒6小时,不可隔着玻璃窗,才可达到消毒的目的。所以小孩的枕头、被褥、毛毯、棉衣裤、毛衣裤、玩具等可经常在日光下曝晒,以减少细菌繁殖,避免病菌入侵体内而致病。病人的被褥、衣服、用具、家具等,可以拿到阳光下曝晒消毒。平时经常晒被褥、床垫,可以达到杀菌防病和防潮等效果,特别是高海拔多雾的高山地区效果更为显著。曝晒时应注意翻动物品,使各个面都能直接受日光照射而起到消毒作用。3、煮沸消毒法煮沸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消毒时间要从水沸腾后开始计算,经过20分钟便能杀灭一般病菌,小儿的食具,以及能煮沸的用具,如奶瓶、碗筷、匙、纱布、毛巾等、某些儿童玩具、病人每次用过的餐具适宜采用这种方法消毒,被消毒物品要全部浸没在水中。高山地区因为大气压低,要适当延长沸腾时间,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第4个回答  2021-03-15
1、空气清洁消毒法
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特别是春季更应注意。每次开窗15~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打扫房间湿扫,避免尘土飞扬。
2、日光消毒法
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晒6小时,不可隔着玻璃窗,才可达到消毒的目的。所以小孩的枕头、被褥、毛毯、棉衣裤、毛衣裤、玩具等可经常在日光下曝晒,以减少细菌繁殖,避免病菌入侵体内而致病。病人的被褥、衣服、用具、家具等,可以拿到阳光下曝晒消毒。平时经常晒被褥、床垫,可以达到杀菌防病和防潮等效果,特别是高海拔多雾的高山地区效果更为显著。曝晒时应注意翻动物品,使各个面都能直接受日光照射而起到消毒作用。
3、煮沸消毒法
煮沸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消毒时间要从水沸腾后开始计算,经过20分钟便能杀灭一般病菌,小儿的食具,以及能煮沸的用具,如奶瓶、碗筷、匙、纱布、毛巾等、某些儿童玩具、病人每次用过的餐具适宜采用这种方法消毒,被消毒物品要全部浸没在水中。高山地区因为大气压低,要适当延长沸腾时间,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4、蒸笼消毒法
利用蒸笼作为消毒工具。消毒时间从水沸腾并冒出蒸汽后开始计算,经过20分钟便可达到消毒目的。这种方法适合消毒衣服和餐具、包扎伤口用的纱块等。
5、食醋消毒法
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常用作室内空气消毒。约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可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瓷碗内用文火慢蒸,熏蒸时要关闭门窗。这种方法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良好的作用。
6、酒精消毒法
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因此,常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或浸泡30分钟消毒食具等。
7、喷雾消毒法
将含氯等消毒剂稀释水,装塑料喷壶进行对需消毒的地方喷雾。
8、漂白粉消毒法
漂白粉能使细菌体内的酶失去活性,使其死亡。桌、椅、床、地面等,可用1%—3%的漂白粉上清液(漂白粉沉淀后,上面的清水)擦拭消毒。
9、生石灰消毒法
用生石灰500克,加水300克,制成熟石灰,再加清水6.5公斤,制成石灰乳,浇在厕所和水沟里,也可将高锰酸钾溶液倒入厕所和水沟,除臭又可消毒。
10、药剂溶液消毒法
先将餐具、蔬菜或水果放入溶度为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一分钟,然后再用冷水冲选一遍,既可杀菌又不影响蔬菜的味道。高锰酸钾配合溶液,要随配随用,不能放置过久,防止失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