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縢酒是什么酒

朋友说是黄藤酒啊~~
我坚持是縢
有知道的请说明下
我觉得你们几个人都挺够呛的,我查书了,是黄縢酒好吧?哪怕你们告诉我是通假字啊~

  酒名。即黄封酒。 宋 陆游 《钗头凤》词:“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墻柳。” 夏承焘 注:“黄縢酒,即黄封酒,一种官酿的酒。”亦省称“ 黄縢 ”。 宋 陆游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诗:“一壶花露拆黄縢,醉梦酣酣唤不譍。”参见“ 黄封酒 ”。
  宋代时官酿的酒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而得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莫、莫、莫!……”一首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流传千古。如今的绍兴沈园墙壁上,依然刻着这令痴情男女心醉的词句。但是,谁曾想到,欣赏感叹之余,在这样脍炙人口的词句中,“黄縢酒”的“縢”字竟然出现了错误,浓郁的文化味顿时大减。
  “縢”读ténɡ,是个形声字,从糸(mì)朕声。义符糸是细丝的意思,表明縢字跟丝有关。縢的本义是绳索,后来引申出缠束、封闭等动作义。“黄縢酒”即黄封酒,宋时官酒以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而得名。“黄封酒”省称“黄封”,后泛指酒。苏轼《岐亭》诗之三:“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王文诰辑注:“京师官法酒以黄纸或黄罗绢羃(mì,古同‘幂’,覆盖)瓶口,名黄封酒。”“黄縢酒”亦省称“黄縢”。陆游《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诗:“一壶花露拆黄縢,醉梦酣酣唤不譍(古同‘应’)。”陆游在《钗头凤》里所说的,正是这种官酒。
  《尚书》的《金縢》篇,记载了一段有名的历史。武王胜商后两年,得了重病。当时天下尚未安定,殷民心怀不服。武王心系天下的安危,所以周公亲自请于太王、王季和文王,愿代替武王去死。祝告的册书收藏在金属束着的匮中。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政事,管叔、蔡叔放出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因此成王也怀疑周公,叔侄之间发生了隔阂。周公东征,取得辉煌胜利,又写了《鸱鸮》诗,想感动成王,但成王仍然没有醒悟,可见隔阂之深。后来因一次偶然的天灾,成王打开金縢之匮,发现了周公请求代替武王死的册书,深受感动,隔阂终于消除了。史官看到金縢匮中的册书作用这样重大,于是记录了这件事来表彰周公的忠诚。《尚书》原文说:“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金縢”,即用金属制的带子将收藏书契的柜子封存起来。
  “藤”也是形声字,指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缘茎,如白藤、紫藤、葡萄等的茎。“黄藤”倒也实有其物,是一种药草,主治饮食中毒,利小便。“黄藤酒”或可理解为用黄藤泡的酒,却与陆词中的“黄縢酒”相去甚远。
  虽然清代段玉裁说“(縢)俗作藤”,但那已是后世之事,我们查了许多宋词选本,均不见“黄藤酒”的影子。“黄縢酒”为官家所酿,宋时必定常见,可惜千载之后,今人却多已不识。陆游老先生若泉下有知,见了“变味”的黄縢酒,恐怕也只有徒唤奈何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6
红酥手是宋朝宫廷中的一种点心.黄藤酒是宋朝绍兴进供的一种黄酒的名称.

黄藤酒----黄酒是我国的主要酒种。由于色泽橙黄,称为黄酒,因其越陈越香,又叫陈酒或老酒。

黄酒以糯米、梗米或黍米为原料,是一种低度发酵酒,酒精含量在15-20%之间。 就其用料与风味而言,黄酒可分为:

(1)大米黄酒,又名南方黄酒,以糯、梗米酿造,如元红酒、加饭酒等。
(2)红曲黄酒,又名福建黄酒,利用耐高温红曲酿制,如沉缸酒、乌衣红曲黄酒等。
(3)小米黄酒,又名北方黄酒,用黍米酿制,如山东即墨老酒、山西黄酒等。

以酿造方法不同又可分为:

(1)淋饭法:将蒸熟的米酒用凉水喷淋降温,再发酵酿造,如鲜酿酒、香雪酒等。
(2)摊饭法:在常温下,将蒸熟的米摊开冷却或鼓风冷却,如加饭酒、善酿酒等。
(3)喂饭法:采用分批投料的办法,先以淋饭法制酒备用,然后分批加入新料(饭),促使顺利发酵。如宁波黄酒、嘉兴黄酒、江阴黑酒、丹阳甜黄酒、吉林清酒等。

以酒中含糖量可分为:
(1)干黄油:含糖分小于0.5克/100毫升,如甲绍。
(2)半干黄酒:含糖分在0.5-3克/100毫升之间,如加饭酒。
(3)半甜黄酒:含糖分在3-10克/100毫升之间,如善酿酒。
(4)甜黄酒:含糖分大于10克/100毫升,如蜜清醇。
第2个回答  2010-03-26
出自陆游写给他表妹的情诗,当时她们已经分开了,她表妹已经嫁人了,但是偶然让他们去公园玩的时候碰见了。于是陆游当时那个感慨呀,就一连写了好几首诗。其中有红酥手,黄藤酒的句子。按照意思结构来理解,黄藤酒不是一种酒的名字,而是那个酒杯子是用黄藤做的。红酥的手,握着黄藤的酒……形成一种视觉效果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遗憾的是有的人把“黄縢酒”的“縢”字,错写成了“藤”。“縢”读téng,是个形声字,义符是糸(mì),即丝线。它的本义是绳索,后来引申出缠束、封闭等动作义。“黄縢酒”即黄封酒,宋时官酒以黄纸封口,故而得名。《钗头凤》里所说的酒,正是这种官酒。“藤”也是形声字,义符为艹,指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缘茎,如白藤、紫藤、葡萄等的茎。汉语中“黄藤”倒也实有其物,是一种药草,主治饮食中毒,利小便。“黄藤酒”或可理解为用黄藤泡的酒,却与陆词中的“黄縢酒”相去甚远。是“黄縢酒”,不是“黄藤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18
“縢”读téng,是个形声字,即丝线。它的本义是绳索,后来引申出缠束、封闭等动作义。
“黄縢酒”即黄封酒,宋代时官酿的酒,因用黄罗帕或黄纸封口,故而得名。《钗头凤》里所说的酒,正是这种官酒。
陆游重游绍兴沈园时写下《钗头凤》词如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黄縢酒”与“红酥手”对偶,是词作的修辞手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