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手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抄手的意思是:双手交叉。表示施礼;谓左右环抱;抄书的人;方言,即馄饨。

1、双手交叉。表示施礼。

抄手向前咨大使,这回不敢恼儿郎。——唐·张保嗣·《戏示诸妓》诗

舜子抄手启阿耶。——《敦煌变文集·舜子变》

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买来。”——《水浒传》第三回

2、谓左右环抱。房屋建筑中,自二门起向两旁延伸到正房的走廊,叫抄手游廊。

一座垂花二门,进去抄手游廊,五间正房,便是安老爷夫妻的内室。——《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

两边抄手游廊,连着朱栏碧槛的屋子,一直通到上屋。——张恨水·《落霞孤鹜》第二十回

3、抄书的人。

后世传抄者不悉登为人名,故改“登卒”为“登位”。而“登位卒”者,则再后抄手依二本合写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六章

4、方言。即馄饨。

一碗结结实实像小饺子的肉馄饨(四川叫抄手)才两毛。——韦君宜·《川行寄语老北京》

老谭冲着台下的观众,指着梅说:“真是乡下人,连‘抄手’也不懂,‘抄手’就是馄饨呀。”——沈鸿鑫·《梅兰芳周信芳和京剧世界》

关于馄饨为啥在西南地区被称为“抄手”

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从“抄手”的外观来看,很像一个人把手抄在胸前的形象。

第二种说法,是因为“抄手”皮薄,抄手之间,就煮熟了。坊间流传过一个故事:曾经有个人问卖抄手的老板,为什么馄饨在四川要叫“抄手”。老板也不正面回答,只是将抄手往煮开的锅里一扔,而后便把双手抄在胸前。一分钟后,老板一边将碗端给食客,一边吆喝“抄手二两好咯。”

抄手的称呼

北京:中国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

四川:俗称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红油抄手”。(“抄手”有“牵起你的手”之意)

重庆:重庆称抄手,重庆东北部的开州区、万州、云阳等地称包面。 

湖北:有人也称为水饺(武汉地区称呼)、包面(湖北其他地区称呼)。

安徽:皖南称为“包袱”。

江南:上海、苏南、浙江等地的吴方言“馄饨”,与粤语发音颇为近似。上海馄饨一般用白开水煮熟,随后放入鸡汤、肉汤或者骨头汤做成的汤料中,食用时还会根据个人喜好滴入香油或者酱油。在上海馄饨中有时还会裹入香菜或者芹菜。

江西:俗称清汤,也有地方称为包面和云吞。

广东:因“馄饨”二字较为少见,从前的人知识水平又有限,故俗写作同音的“云吞”(粤语),英语“wonton”即源自广东话。

以馄饨皮包裹著剁碎的馅料。广东馄饨的皮以鸡蛋及面粉制成,切成约8cm乘8cm的正方形。馅料则以肥、瘦猪肉、鲜虾仁,加入大地鱼碎及蛋黄、调味混成。广东馄饨的包法一般讲求快速,不一定要逐步整齐折合起来。大小则以能一口吞下一颗为标准。

福建:俗称扁食、扁肉,肉馅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皮是面皮。

贵州:俗称“馄饨”读KúEN TUEN,白开水煮熟之后,沾辣椒水(辣椒,酱油,蒜,醋,香油,黄豆等)

台湾:闽南语称扁食。1949年前后,来自中国各地的移民把家乡的叫法带到台湾,因此在台湾馄饨、云吞、扁食、或是抄手的说法都很常见。

台湾馄饨有三大著名地区:台北市温州大馄饨、东部花莲玉里馄饨(蒋经国常光顾),及南部屏东里港馄饨;内馅饱满,清香可口,现已有真空包装,行销各地市场或是宅配送到家;煮汤、油炸、糖醋皆宜。里港馄饨据说由赵文富在里港最先贩售,口碑载道。民国30年,赵文富从同乡人学到馄饨做法。

日本:此称呼传自中国广东,沿用广州话发音称“ワンタン(wantan)”,写作“云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