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列传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苏秦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一、原文

1、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2、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

3、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4、乃西至秦。说孝公以兼韩、魏、荆、楚合从畔秦,秦王大悦,封武安君,赐宝剑,沃地两万亩,马四匹。说秦王以六国纵亲以伐秦。秦王曰:“冬日则冻水消释,众人贯醯水用溉薪。”因诡说引兵叩都门。秦王乃拜之为大将军,赐六国相印,常以约属诸侯。

5、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於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

6、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苏秦大惭,曰:“嫂何见前之不悦也!今何後之恭也!吾前出说秦王,上言所以存赵王,下言所以令纵亲坚于磐石,岂曰秦哉?”

7、赵王听之入纵约。

二、翻译

1、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去拜师学习,并在鬼谷先生那里学习。外出游学几年后,他经历了很多挫折,最后只好回家了。

2、他的兄弟、嫂子、妹妹和妻子私下里都嘲笑他,说:“周人的习俗是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追逐那十分之二的利润。如今你丢弃本务而去干搬弄口舌的事,穷困潦倒,不也应该吗?”苏秦听了很难过,就关起门来不出来。

3、他取出以前所学的书,重新阅读了一遍。他说:“一个读书人已经埋头读书了,却不能凭此取得尊荣,即使书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他研究周书《阴符》,经过一年时间,他得出了揣摩游说的经验方法。

4、他说:“用它可以游说当代的君王了。”他去游说周显王,但显王的侍从和平常见过苏秦的人都轻视他。显王也不相信他。于是他向西到了秦国。

鬼谷子的高徒与合纵连横的策略家

1、鬼谷子高徒

苏秦在《苏秦列传》中被描绘为鬼谷子的学生,学习合纵连横的策略。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策士,以善于谋划和辩论著称。苏秦在鬼谷子的教导下,学习了各种纵横捭阖的策略,这为他后来的游说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合纵连横策略家

在《苏秦列传》中,苏秦被视为合纵连横策略的代表人物。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流行的外交策略,主要是通过联合其他国家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和地位。苏秦主张合纵,即联合弱小的国家以抵抗强大的秦国,这一策略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3、游说之徒的奋斗之路

苏秦在《苏秦列传》中被描述为一个游说之徒,他通过游说各国君王来推行自己的主张。他的游说之路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辩才,最终取得了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