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低调最符合中国的哪种古典哲学(儒、道、墨···)?

谢谢大家。

最符合该是道家哲学和佛家哲学

老子:言者不如知者默(总是说话的人不如不说话的人来得智慧)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上善若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的妙用在于谦冲不已,用而永远不满盈)......

道家主张出世和入世皆可,没有明显的偏向,出世求道,成仙,入世成帝王业,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如范蠡为典型

佛家:主张看破红尘,一心求道,与世无争,得涅磐大自在,成就正等正觉;小乘佛法旨在成就自己,大乘佛法认为世人皆苦,所以愿意入世普渡众生,但是这种入世与帝王业有所不同;所以要说低调,恐怕是成佛的人最低调了,佛法说:众生平等,抛弃我见,身见,他见,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不说不如无话可说。入定的修行人可以无视世间的状态,完全灭寂,就像死了的状态一样,这也应该算是低调了

儒家强调入世,偏重教化治世,低调上来讲不如佛家道家

墨家兼爱,是一种平民哲学,善技巧,技术,不强调为人低调

法家法治,思想出自道家,大公无私,尽公不尽私,一切唯法是从,不低调

纵横家合纵连横,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强调的是智慧的高调

阴阳家五行学说,源自道家;农家跟低调关系不是很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0
儒家讲的就是人定胜天。。就是争。。

道家讲无为。。无为之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而墨家出名的就是墨守成规。。守势就是低调
第2个回答  2010-08-10
其实,中国的古典哲学里,都没有那一个会跟我们强调要高调的。
诸子百家中,可以这么说,教人要高调的,差不多都没了。
越是使用,而‘强悍’的,往往被隐藏的更加深。
即使,儒家有些时候会讲盛大,讲排场,但这也是后来人们自己理解出来的,这个观点的本身,也不过是想要人们通过礼节来达到一种灵魂上的印迹罢了。
第3个回答  2010-08-11
孔子、老子和佛陀的不同

问:高山兄,你好,在网上读到你的一评东海一枭的文章,觉得甚是中的---亦须是过来人方能见得如此透彻,看得出兄是位真心求道者,亦有所实得。弟有一根本疑问亘久于心而求得解决,在些请教于兄:儒佛根本不同在何?真如梁漱冥先生所以为佛家乃根本破除二执而儒家只是破了分别我执而未破具生我执(如此孔子则并未实证真理?)不知兄对儒佛之异同有何看法?

首先儒家是一种教导你走向红尘深处的方法,也许它在教导你通过无限深入红尘---而穿出红尘……但孔子并没有“点”透这一点。如果点通了这一深极处---成漏……它就是道家了。但是它没有。儒家在强化人的自我。孔子是一个训练人的自我的高手---他将世俗人的自我个个训练的很强大……孔子在教导“掌控”的方法、于尘世“主动”的方法。它正好和道家强化的所相反,道家所强调的无我---自然,它强调通过“被动”而达成的方法。佛和道的不同在于:道强调整个存在之在的“背后”背景部分---自然、宇宙的部分而努力,而佛的整个重点是在着眼于整个存在之在的前台“主角”----人的自我部分用功。佛道两者皆让能让人脱掉“我”以及“执”。但儒家不同,儒家是强化的----也许儒家所强调的是桃子要通过成熟到极点而自然脱落……但在整个儒家的重点里却没有这一个指出。
孔子是个世内成功的高人,老子是个世外有成就的高人,而佛陀则是一个从世内走出到了世外但又重新回到世人的高人。三者同为高之最高,但各有侧重不同。孔子“知道”而未证道---孔子的头脑漏了,他的头脑漏了一个洞,他看见了天地的一切,他看见了、知道了天地大道,但是他没有去证悟它。他知道的甚至根老子和佛陀一样多,但是他没有证悟它。而老子成道后它飘离了世外,但佛陀成道了他的身体又飘了回来。在三人之中,佛陀的成就最大。因为佛陀为整个世内世外付出的最多。所以,如果我首推哪一个圣人让我敬拜---我会向佛陀鞠躬。佛陀对于世人的贡献更宽些,但老子更远些----这些侧得的描述,对于老子和佛陀,它们其实对人类的影响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了宽度也没有了长度及深度。似乎他们对人类的影响没了边际。但似乎孔子相对他们似乎是有边界的。
事实上,孔子的教导和佛陀的教导是致的,只是孔子深化和别样化了佛陀教导的世间化部分。孔子的整个一生的努力是教导人的头脑,他一直在对人的头脑做工作。而佛陀是对人的整个生命做工作。但是老子只是向人写了五千字的经---然后走了,老子开悟的是有缘人。老子让人们主要找它,而佛陀在红尘中遍地的走,他想让有缘的人碰到它;而孔子则是世间到处游走---他在寻找自己的学生,创造他的理想帝国。老子是完全的让弟子找师父,佛陀是让弟子碰见师父,而孔子则是主动来为自己寻找他的学生。
这是三人在对待弟子上面的不同。但是他们可能知道的一样多:但孔子的重点部分在于教化人的头脑,他整个一生在为头脑做工作;而佛陀不仅在为头脑做工作---它为整个生命做工作;但老子什么工作也未做。老子是一个真正未做任何工作的人,但是它达成了它想达成的一切。老子的方法最省力,但它的能量所影响的范围最大深广。佛陀的方法最努力,它所达到的效果最广大。孔子的方法说辛苦,但他给了人火把。老子直接成为了光源,然后就什么也不再做了。佛陀是成为了光源---然后它用光照彻千秋万代、浩瀚宇宙。而孔子即不是成为源源、也不是成为光直接照射光能---他只是在制造了火把,然后教它从一个人手中传到另一个人的手中,像火炬接力棒一样。三人皆为世界带来了能照彻头脑及人心的光芒,但重点和方式不一样。孔子的重点照耀头脑,佛陀的重点照耀心,而老子的焦点不放在“人”上---而放在整个天地自然上。这是三者不同。
孔子知道“道”而很安和的用嘴巴去“说”道。老子本身就成为了道本身。而佛陀在用整个身体去“证”道。可以这样比喻似的说,佛陀的前生是老子,老子在宇宙的最深远处,为了帮助人类---它的下一世靠近了世间,成为了佛陀……但是佛陀觉得那样教导人还是不够;某个世,它又转化为“孔子”而出入专门训化人---最强大的部分:头脑……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就是某一世的佛陀,它那一世是专门来专职训练人强大的头脑而来的。从象征的意义上讲,佛陀的前世是老子,而它的来生就是孔子。这就是它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从生命的作为及流转上讲,这层说法是对的。
儒佛根本不同在何?从根本上讲,它们在深层里是一致的---只是它们呈现了一个整体深浅不同层面的“道”或“理”。也许他们说的话不同,“理”有所异---但那个“道”是一样的。天下无“二道”……所以从根本上讲,老子、佛陀、孔子们他们并没有说两样话。兄弟请明白。
关于破执,佛家的整个重点就在那里---它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去“破”的。但儒家则和它不一样---儒家没有涉及到“破”……它是“立”的。如果说道家是一条从山的背后上山的路,那么儒家就是一条从山的前面上山的路---它们均能把你引向最高……但是道家和儒家的“高”的概念不同。在道家的字典,它没有“高”,它只有“深”。道家的“高”是倒转过来的“深”。而佛家讲的路一样,上下一样----关键你要“破”了这些名相、概念及分别。整个佛陀的重点一直在做某种“破坏”的工作;而儒家的整个重点在一直做某种“建设”的工作。佛陀一直在“破”,而儒家一直在“立”。佛陀一直在扒楼,而孔子一直在盖楼。而在作为上,道家什么也没做。天地就是房子,所以道家即不用盖房子,也不用拆房子。所以,在作为上,道家花的力气最小,儒家花的力气最大,而佛也一直不太轻松。
兄弟的困惑不必升起,不必为这些圣人所制造的“相”所引熬心力……寂寂空无悬空起,万象万疑皆幻虚。汝心升起千万相,个个法相都是你。法有千万个,没有大不同。遇疑莫解疑,跟疑游中去。待到该解时,不解自解疑。心中有积雪,日阳自消除。勿用多费心,只等天晴时。
好了,兄弟,祝你快乐。阿弥陀佛。
第4个回答  2010-08-11
当然是道不予是真
第5个回答  2010-08-11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战胜以丧礼处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