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证才几天,我就后悔了,我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爱情一定是要以结婚为目的的,否则就是一种伪美好,什么“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根本就是骗色的套路。

小佳出生在一个三线城市,父母在事业单位工作,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广州工作。她和阿恒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可谓一见钟情。阿恒农村出身,家境不是很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广州谋得了一份收入还算不错的工作。

两个人恋爱一年,感情持续升温。阿恒提出同居,共同努力存钱买房结婚。小佳父母不同意她未婚同居,并提醒她一定要了解清楚对方的家庭情况。小佳觉得自己恋爱就是奔着结婚去的,既然父母不同意她未婚同居,那就干脆先领证好了,等条件成熟后再补办婚礼。

小佳和父母磨了一个多月,终于说服了他们,阿恒也知会了父母,两个人在去年国庆放假前顺利成为了合法夫妻。

国庆假期,小佳跟着阿恒去了他老家,也算是正式拜见公婆。毕竟是第一次见阿恒的家人,也是第一次去体验农村生活,一路上,小佳都是怀着紧张和兴奋的心情,她期待这趟旅途愉快而圆满。

当初父母让她要了解清楚阿恒的家境,她还不以为然,觉得所谓的家境在爱情面前都微不足道,只要她和阿恒两情相悦,真诚相爱,他们是可以为彼此改变的。

可是,在阿恒家只呆了两天,小佳突然就有些后悔没有听父母的话,觉得结婚证领得有些随意和仓促。其实,也不是公婆对她不友好,更不是因为阿恒家的经济状况,而是公婆的相处模式,还有他们家人的三观,让小佳觉得不舒服,并对自己未来的婚姻生活开始有了莫名的担忧。

在小佳看来,阿恒他们家好像就是过去那种“男尊女卑”的封建家庭,公公在家完全是个甩手掌柜,家务活从不上手,每天不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出去和朋友打牌。一日三餐,饭菜上桌后,都是婆婆去喊他吃饭。他通常是吃完饭,碗筷一放,端着茶,点着烟,翘着二郎腿和阿恒兄弟唠着家常。

小佳有时见婆婆里里外外地忙,就拉着阿恒一起去帮忙搭把手,但他每次都让小佳自己去,说男人干家务活太没出息。

婆婆有腰疼的老毛病,经常喊疼,公公非但漠不关心,还装作不知道,照旧对婆婆指手画脚,呼来喝去,稍不如意就发脾气。阿恒兄弟俩似乎也习以为常,一有事就喊妈妈做,没有一点体贴之心。而婆婆对此似乎没有怨言,还总对小佳说男人是天,女人就得围着男人转,她还让小佳一定要争气将来生儿子。

小佳私下跟阿恒说她觉得他们家女人好像没有地位,婆婆在家受尽了委屈感觉还挺乐意的。阿恒不以为然地说:“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这不很正常吗?”小佳没有想到,受过高等教育的阿恒居然有这种思想,不禁担心起他们未来生活。

从阿恒家回到广州,小佳就搬到了阿恒的出租屋,简单布置了一下,便开始了他们的新婚生活。慢慢地,小佳就开始在阿恒身上看到了一些公公的影子,还有原生家庭刻在他身上的烙印。

阿恒下班回到家总是喊着饿,让小佳去做饭,而自己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游戏。小佳让他帮忙或收拾下房间,他总会推辞说:“我上班很累了,那不是你们女人该干的活吗?”小佳忙完偶尔抱怨累,他总会阴阳怪气地问:“你是不是就不想做家务?”

小佳发现,自己的婚姻几乎成了公公婆婆的复制版,这种完全的大男子主义的作风,是她在娘家从未体验过的。她说,真后悔领证之前没去阿恒家,如果早点知道他们家是这样一种“家境”,她可能就不会跟阿恒领证了。


常有人说:“结婚之前要见见家长,看看他们一家人的相处模式。”

其实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把家庭中养成的习惯,带到自己的婚姻里。父母恩爱和睦的家庭,孩子长大后才能学会照顾、珍惜自己的伴侣。而父母整天争吵、没有一点爱意的家庭,孩子长大后也会对另一半苛刻、冷漠,延续上一辈的婚姻悲剧。

有关著名的教育家梁启超“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总被人津津乐道,但他对妻子的态度更让人敬佩。

梁启超流亡期间,妻子李惠仙一人扛起家庭重担,只身带着公婆、子女避难。梁启超明白妻子独自撑起家庭的难处,多次写信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信中写道:“闻卿慷慨从容,辞色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卿我之患难交,犹非寻常眷属而已。”

一个把妻子的奉献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的男人,也给一孩子的婚姻树立了一个积极的好榜样。

民国有名的才女林徽因,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应该有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他的家境和他的为人,作为梁启超亲自教导熏陶的儿子,梁思成是真正的君子,他谦逊儒雅,他正派绅士。事实证明,林徽因的选择是正确的,纵然后来被病魔折磨,梁思成也不离不弃。

家庭的氛围和父母感情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婚姻观念,所以,女人在结婚之前,应该去感受对方家庭的感情氛围,从对方父母的相处中,可以看到对方对婚姻、对家庭的看法。


中国人的婚恋观里,有一句老话叫“门当户对”。当的是物质,对的是修养和三观。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视野广阔度和认知不一样,也就造就的不同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关系模式。

我有一朋友,农村出身,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因为长相出众,被富二代的老公执意娶进了家门。但结婚之后,婆婆挑剔,小姑子排斥,被怀疑是图婆家钱财,遭受种种委屈,老公新鲜感过去,不但不体贴,还常取笑她小家子气,和家人一起欺负她。别人羡慕她嫁得好,但她却特别后悔自己的草率,嫁进这样一个家庭。

另一个朋友,不顾家里反对,一门心思嫁给了凤凰男老公,家里倒贴给买了婚房,没过上几天安生日子,婆婆就借着看病和他们住在了一起。由于双方家境悬殊,受成长环境、思想观念的影响,矛盾不断,夫妻感情日渐淡漠。

很多人会拿人品说事,在现实的婚姻里,什么高尚的品德和同理心,都是鬼扯,人与人之间,如果出身不同,其实,是很难做到平等相处的。恋爱是两个人的狂欢,婚姻是一群人的共舞。步调不一致,就难免磕磕碰碰,伤人伤己。爱,有时无法填平现实的差距。

简.奥斯汀说:“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家境,不仅仅是家庭经济条件,还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人相处模式、个人素质及背后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家境悬殊太大,夫妻两人就会有无休止的差异和矛盾,长此以往,幸福指数就会大大降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3
再考好考虑一下,因为离婚不是一件小事情,如果你真的后悔了,一定要离婚,不要将就自己。
第2个回答  2021-02-13
如果后悔了,那就选择离婚,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各自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不要勉强自己,要不然会过得很不幸福。
第3个回答  2021-02-13
那就离婚,这样的事情就应该果断做出选择,否则以后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第4个回答  2021-02-14
那么就应该要对自己的感情负责任,要懂得去体谅自己的伴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