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湖南省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实物地质资料

如题所述

湖南省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为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年批准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地跨攸县、茶陵、炎陵、桂东4县。项目的承担者——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在充分总结骑田岭超大型锡矿找矿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郴州-茶陵北东向成矿区带的认识和对锡田岩体与骑田岭岩体的对比研究,发现了锡田锡钨多金属成矿区,同时总结了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规律和找矿模式,指出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并指导锡田矿区的深部工程验证和边部找矿取得了极好的找矿成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总结出“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矿权整合、地方支持;快速突破、多方共赢”的“锡田模式”,是继安徽省“泥河模式”、河南省“嵩县模式”之后,我国地质找矿机制的又一次创新。

1.区域地质

诸广山-万洋山地区位于安仁-龙南北西向基底构造岩浆岩带与炎陵-郴州-蓝山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交汇部位,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区地层出露较齐全,除缺失志留系外,从震旦系到第四系,几乎均有出露。其中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占地层出露面积的80% 以上。锡田地区与钨锡多金属矿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层单元为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锡矿山组下段、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

岩体突出部位在矽卡岩层间破碎带中形成了富钨锡矿体,岩体凹陷部位则形成了厚度较大但含量较贫的钨锡矿(化)体。断裂构造表现为北东东至近东西向右行走滑(±伸展)断层、近北北西至南北、北北东向左行走滑断层、北东向压性断层或褶皱、北西向张性断层,控制不同方向矿体。初步判断其形成时代为燕山期,为成矿期构造。

本区岩浆活动频繁,形成时代从加里东期至燕山期,活动是多旋回的,形成的岩浆岩种类比较齐全,即有超基性岩、基性岩、酸性岩、煌斑岩,北有邓阜仙岩体、锡田岩体,南有万洋山岩体、诸广山岩体、东风岩体、彭公庙岩体等。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邓阜仙岩体、锡田岩体、万洋山岩体、诸广山岩体等。

2.矿床地质

(1)矿化地质特征

矿区内钨锡矿化主要类型为矽卡岩型,其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云英岩(云英岩脉和云英岩体)型。钨锡多金属矿脉(体)主要赋存于岩体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和上统锡矿山组碳酸盐接触带附近。在荷树下、桐木山、狗打栏、花里泉等地见云英岩型锡钨矿成带产出。其中,荷树下见矿脉10 余条,厚0.28~0.53m,含量Sn 0.309%~1.078%,WO30.172%~0.700%;桐木山脉带见矿脉百余条,主要矿脉54条,厚0.1~1.0m,含量Sn 0.156%~3.351%,WO30.123%~2.084%;狗打栏脉带见矿脉18条,脉间距2~10m,走向北东东,厚0.1~1.0m,含量Sn 0.115%~0.386%,WO30.086%~0.762%。

(2)矿石特征

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体的矿石类型主要为金属硫化物锡矿石,其次有黄铜黑钨白钨矿矿石、含锡石磁铁矿矿石、含白钨与黄铜的锡石方铅闪锌矿石、含锡石磁黄铁矿矿石等。矿石矿物主要为锡石、黑钨矿、白钨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钛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钙铁榴石、透闪石、绿帘石、萤石,其次为符山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方解石等,矿石结构为他形-自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为团块状-脉状-稀疏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

云英岩型矿体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次为黄铜矿、锡石、黑钨矿、辉铋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等,锡石为半透明自形短柱状晶体。自形-他形粒状晶结构、包含结构、共结边结构、填隙(间)结构、放射状结构、交代-半交代结构。

(3)矿床成因

根据锡田地区岩浆岩特征和钨锡多金属矿床蚀变、矿化、矿石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成矿时代信息等事实表明: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成矿物质来自在岩浆房充分分异后的岩浆岩;当富含成矿物质的岩浆热液上升,并侵位到不同的围岩时,由于成矿物质的交代作用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体。

3.找矿成果

桐木山矿段荷树下岩凸部位100线、59线、102线共施工9孔,见10个隐伏云英岩型钨锡矿体,控制走向长70~230m,控制斜深60~410m,单个矿体厚0.51~2.41m,含量Sn 0.013%~1.872%,WO30.095%~0.782%,且尚未圈定矿体边界。根据锡田矿区泥盆系中上统接触带矽卡岩型钨锡矿床成矿规律,推广应用到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同样找矿效果极佳,在矿区外围北西部山田一带于锡田岩体与石炭系碳酸盐岩接触部位发现了矽卡岩型钨锡矿脉3条。

4.实物地质资料筛选与采集

由于项目部只在锡田矿区进行了浅井和钻探,产生了大量的钻孔岩心;而在邓阜仙成矿远景区、下馆-垄坑成矿远景区以及水口-流源成矿远景区并未进行浅井和钻探,只进行了槽探,并未产生反映地质矿体地质情况的岩心。因此,在本次实物地质资料中,共筛选采集锡田矿区的7个典型钻孔的岩心整理入库:

1)ZK1401钻孔,终孔深度为122.22 m。在孔深65.31~102.29 m见3层透辉石矽卡岩矿体,最厚处为4.17m,岩石呈深灰色、灰绿色、褐灰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条带状、斑杂状构造,金属矿物为白钨矿、锡石,以浸染状分布,分布不均匀,局部呈块状,黄铁矿、黄铜矿呈星点状、斑点状分布。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1.105%,WO3平均含量为0.076%。

2)ZK1402钻孔,终孔深度为173.10 m。在孔深99.35~104.50 m见厚5.15 m矽卡岩型乌表外矿,以透辉石矽卡岩为主,见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绿泥石化。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0.113%,WO3平均含量为0.207%。在孔深110.30~112.95m处见厚2.65m矽卡岩型钨矿体,以透辉石矽卡岩为主,蚀变较强,见有硅化、绿泥石化,并见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0.116%,WO3平均含量为0.212%。

3)ZK1403钻孔,终孔深度为40.38 m。在孔深9.70~15.56 m见厚5.86 m的透辉石矽卡岩,岩石呈灰褐色、灰黄色、灰绿色,细粒变晶结构,土块状、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黏土矿物,含少量的石英,局部具褐铁矿化、云英岩化。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0.030%,WO3平均含量为0.568%。

4)ZK2001钻孔,终孔深度为192.94 m。在孔深120.02~124.53 m见4.51 m的矽卡岩型钨矿体,灰绿色、灰白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透辉石等矽卡岩矿物。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0.016%,WO3平均含量为0.305%。

5)ZK2002钻孔,终孔深度为83.72 m。在孔深11.36~18.35 m见厚6.99 m的矽卡岩型钨矿体,矿体以灰褐色为主,少量灰绿色、灰黄色,细粒变晶结构,土块状构造,风化强烈,矿体中 Sn 平均含量为 0.062%,WO3平均含量为 0.104%。在孔深 60.10m~61.02m见厚0.92m矽卡岩型钨矿体,该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0.017%,WO3平均含量为0.307%。

6)ZK5101钻孔,终孔深度为70.81 m。在孔深38.37~44.70 m见厚6.33 m透辉石绿帘石矽卡岩,岩石呈灰绿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其中38.37~40.37 m、42.37~43.47 m为矽卡岩型锡钨矿体,43.47~44.70 m为矽卡岩型锡表外矿。该处矿段中Sn平均含量为0.350%,WO3平均含量为0.211%。在孔深53.99~57.87m见厚3.88m矽卡岩型锡矿体,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0.813%,WO3平均含量为0.128%。

7)ZK5302钻孔,终孔深度为155.12 m。在孔深129.67~133.17 m见厚3.50 m透辉石绿帘石矽卡岩,岩石呈灰绿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透辉石、绿帘石及少量方解石。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0.11%,WO3平均含量为0.34%。在孔深145.02~148.22m处见厚3.20m蚀变花岗岩型钨表外矿,矿体中Sn平均含量为0.05%,WO3平均含量为0.11%。

5.相关资料

1)湖南省锡田地区地形地质图;

2)湖南省锡田矿区14线地质剖面图;

3)湖南省锡田矿区20线地质剖面图;

4)湖南省锡田矿区51线地质剖面图;

5)湖南省锡田矿区53线地质剖面图;

6)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1401钻孔柱状图(1∶200);

7)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1401钻孔地质记录表;

8)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1402钻孔柱状图(1∶200);

9)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1402钻孔地质记录表;

10)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1403钻孔柱状图(1∶200);

11)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1403钻孔地质记录表;

12)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2001钻孔柱状图(1∶200);

13)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2001钻孔地质记录表;

14)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2002钻孔柱状图(1∶200);

15)锡田矿区垄上矿段锡矿ZK2002钻孔地质记录表;

16)锡田矿区桐木山矿段锡矿ZK5101钻孔柱状图(1∶200);

17)锡田矿区桐木山矿段锡矿ZK5101钻孔地质记录表;

18)锡田矿区桐木山矿段锡矿ZK5302钻孔柱状图(1∶200);

19)锡田矿区桐木山矿段锡矿ZK5302钻孔地质记录表;

20)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二〇〇七年工作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