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杀死黄曲霉菌

如题所述

1、黄曲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比较容易分解,用小苏打(即1%的碳酸氢钠)泡一段时间,就能去掉90%以上的黄曲霉素。

2、高温杀死,黄曲霉毒素在280℃时发生裂解,其毒性才可被破坏。用高压锅压力比较大温度比较高,祛除黄曲霉素的效果也比较好。

3、很多黄曲霉素是附着在表面,多洗几次能够去除掉大部分的霉菌。

扩展资料:

AF的去除措施

黄曲霉毒素碾磨搓洗

黄曲霉素在食品中分布极不均匀,在花生样品中以霉变、破损、长芽、皱皮及变色花生粒最为集中,只要将其拣除,毒素含量将大大降低,甚至低到无毒。碾磨加工可将大部分集中于米糠层和谷皮、胚层的黄曲霉素去除一大部分;搓洗可去除粮食表面的大量毒素。

黄曲霉毒素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沸石、活性白陶土、活性碳等。含有AF的植物油可加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毒素可被吸附而去毒,如广西用此法处理花生油,加入1.5%的白陶土,可使花生油中AF由原来的100μg/kg降至10μg/kg。

选择毒素吸附剂时,一方面应注意吸附能力必须具备试验室及动物试验双重资料方能证明有效,另一方面考虑吸附剂具有高度吸附能力、选择性吸附、广谱吸附、无副作用等条件。 

黄曲霉毒素辐射处理

AF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稳定,可用紫外光照射去毒。该法去毒对植物油等液体食品效果较好,而对固体食品效果不明显。应用辐射法,必须注意照射的剂量和照射时间,以不影响食品的感官和理化性质为宜。

黄曲霉毒素碱处理法

碱炼是油脂精炼的一种加工方法,在油脂中加入1%NaOH溶液,AF内酯环即可破坏,形成香豆素钠盐。后者可溶于水,故加碱后再用水洗可将毒素去除。加碱水洗可使油中AF降至标准以下,甚至不能检出。

黄曲霉毒素有机溶剂萃取法

AF为脂溶性毒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水合乙醇、异丙醇、丙酮、正己烷和水的混合物等进行提取分离、去毒。提取需反复3~5次,去毒效果可达90%以上,其中以丙酮和水(90∶ 100)混合液效果最好。处理后的粮油制品,必须将溶剂彻底挥干,方可食用。 

黄曲霉毒素氧化降解法

漂白粉、氯气、双氧水、臭氧等氧化剂可以迅速将AF氧化去除,其中以漂白粉去毒效果最强。高度污染的花生粉可用5%漂白粉处理几秒钟就可以全部去毒,用氧化剂处理过的粮食经火鸡喂养试验证明无毒。

黄曲霉毒素二氧化氯法

霉变染有AFB1的玉米,用250μg/mL低浓度的二氧化氯浸泡30~60min,能有效地解除AFB1的毒性。

黄曲霉毒素中草药去毒法

1976年我国首次发现山苍子中的挥发油可以彻底除去食品中的AF。挥发油中的某些成分与AF可发生加成和缩合反应,改变毒素分子结构,达到去毒目的。AF超过国家标准20倍的玉米、稻谷或超标2500倍的花生经大剂量山苍子芳香油处理可一举去毒。

此法简便易行,特别适合家庭应用,并对食品质量和营养成分无任何影响。另外,甘草、葫芦巴、羽扁豆、茴香、五香粉、大蒜等也有去除AF的作用。 

黄曲霉毒素生物学方法

乳酸菌粘附法是通过乳酸菌自身粘附作用和所分泌的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来去除AF。由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链球菌素具有粘附、降解AF的作用。

乳酸菌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防腐和治疗功效。乳酸菌能分泌许多抗菌物质,阻止病原菌的生长。其他微生物如枯草杆菌、乳酸菌、醋酸菌等对AF降解能力最强,在液体培养基60h后,可分别除去89%、88%和81%。

黄曲霉毒素酶解法

酶的降解去毒主要利用酶的专一性,高效地催化、降解AF为无毒化合物或小分子无毒物质的方法。酶降解去除黄曲霉素效果好,实用性强,适合于各种形式受到污染的食品,必将成为今后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曲霉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1

高温杀死,碱性条件去除等。

黄曲霉菌清除方法:

1,黄曲霉毒素在280℃时发生裂解,其毒性才可被破坏。

2,在碱性条件下,可使黄曲霉毒素转化成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故可以通过碱水洗涤去除。

3,稻米污染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分布在米糠层内,米糠层内的黄曲霉毒素为米仁的数倍。因此,在淘米时,应反复加水搓洗,直到水清为止,这样可以除去大部分黄曲霉毒素。

扩展资料:

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只有通过长时间高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在一般情况下,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热度并不足以使黄曲霉毒素完全灭活。这些毒素对强酸和强碱较敏感。

尽管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强,但必须一次性摄入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的霉变食品才会发生急性中毒疾病。

对于人类,多见由于持续性摄入亚急性量而造成慢性中毒的情况,例如引起肝硬变和肝脏纤维样病变。不仅霉变食品,那些在运输过程中污染灰尘而霉变的粮食和花生中也可能带有黄曲霉毒素而危害人类。毒素在肝脏、心肌和肌肉中逐渐积累而增强它的毒性。

对肝脏的直接损伤可能导致基因畸变(畸胎或死胎),但大量的动物(鼠类、鸟类和鱼类)试验结果证明,它们有很强的致癌性,主要是诱发肝癌。有人认为还会诱发肾癌。黄曲霉毒素的致癌性与其它致癌物如二甲基亚硝胺的作用有明显的关系。

参考资料:黄曲霉菌-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20-02-20
黄曲霉素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毒素,不溶于水,不怕高温,280度以上才会裂解。溶于醇类丙酮等,但毒性不变化。它有很多种类,其中B1毒性最大,是已知世上最强毒素。但是它在碱性环境中会迅速反应为几乎无毒的溶于水的化学盐,反应完全的比例受到自身浓度以及碱液浓度的不同而显著不同。小苏打是弱碱,能够一定程度反应黄曲霉素但0.1%的浓度基本扯淡。1%仍然堪忧。10%勉强过得去。应该用强碱或强氧化剂来去除。在强浓酸中黄曲霉素也会去除得很好,例如80%的柠檬酸液30分钟即可反应掉97%左右的黄曲霉素。但无论酸还是碱与黄曲霉素反应,都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假如再中和,黄曲霉素又恢复了。从成本和效果来说,是碱化反应最好,氧化反应最快,且氧化反应不可逆,但是氧化剂本身容易有强烈副作用。因此多数还是用碱化来反应。越强碱越快效果越完全。最快的就是氧化,例如次氯酸钠或二氧化氯,3%浓度浸泡几分钟就完全杀灭黄曲霉素。注意杀灭黄曲霉素的溶液要倒掉,然后反复水洗多次将氧化剂或碱化液冲淡,再烘干即可。
假如是含有黄曲霉素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可以用高压紫外线照射而将黄曲霉素分解破坏。例如花生油,玉米油就可以这样做。但是固体状的饲料或食物用紫外线照射效果很差,原因是紫外线无法照进固体内部,只能杀灭粉粒外部的黄曲霉素。所以固体状的物品通常用化学法去除。
希望能帮到你。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4
黄曲霉菌(学名:Aspergillus flavus)或称为黄曲菌、黄曲霉、黄曲霉与黄曲霉等,是一种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它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在储存的榖类中会造成储存的问题。它也是一种人类的病原,会造成肺的曲菌症(Aspergillosis),有时候也会引起角膜、耳与鼻眼框的感染。许多菌种会产生足量的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有致癌性且有剧烈毒性的化合物。黄曲霉菌的孢子是一种过敏原(Allergen)。黄曲霉菌有时候也会造成蚕孵卵所的损害。如花生、玉米易污染黄曲霉及其毒素,小麦、玉米易污染镰刀菌及其毒素,大米易污染青霉及毒素。
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和青霉菌毒素等。
黄曲霉菌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上。肝癌与黄曲霉菌含量高有直接关系。为了防止产生黄曲霉菌,最好将桃仁、果仁、谷物贮藏在密封和干燥的地方,不要吃发霉的食品,尤其是发霉的干果、桃仁和粮食。
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

它形成在食物上,很难杀死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8-01
去医院 买青霉素 就行了能杀死他 就是橘子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