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请的礼仪有哪些

如题所述

宴请既然作为一种礼仪性的社交活动,实现其目的,自然是组织者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能使这种交际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组织者在宴请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下面是懂视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宴请的礼仪。
宴请的礼仪一、确定宴请的目的、名义、对象、范围、形式。
1、宴请的目的通常是各不相同的,既可以是为某一件事而举行,也可以是为某个客人而举行,还有是为某一展览会开幕式或闭幕式,或者某一工程的开工或竣工而举行等。
2、宴请要确定以谁的名义邀请和被邀请对象。确定邀请者与被邀请者的主要依据,是主宾双方的身份应当对等。身份低会使对方感到冷淡、不礼貌。我国大型正式活动通常是以一个人的名义发出邀请,日常交往的小型宴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个人名义或以夫妇的名义发出邀请。
3、邀请范围是指宴请需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士、什么级别、请多少人、主方请多少人作陪等。这些都需要事先从宴请的性质、主宾身份、国际惯例、双方关系以及当前的政治气候、经济形势等方面加以考虑。
4、邀请的范围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拟定邀请名单。注意名单上要写明被邀请者的姓名、性别、职务等,并适时按拟定名单提前向对方发出邀请通知。
5、确定宴请的形式按照通常的惯例,正式的、高级别的、小范围的以举行宴会为宜,人多时则可采用冷餐酒会或茶会等形式。
二、宴请的时间和地点
1、宴请的时间应安排在主宾双方都较为合适的时候。注意在时间的确定上,要避免对方的重大节假日、已有重要活动的时间或是禁忌日,如在西方13日星期五均属不适合安排宴请活动的日子。
2、选择宴请的地点,要根据邀请的对象、活动性质、规模大小及形式等因素来确定。如官方正式、隆重的宴会一般安排在政府议会大厦或客人下塌的酒店。
三、宴会邀请
1、邀请形式
邀请有两种形式,即口头邀请和书面邀请。口头邀请就是当面或者通过电话把这个活动的目的、名义以及邀请的范围、时间、地点等告诉对方,然后等待对方的答复。书面邀请即给对方发送请柬(或称请贴),将宴会活动的内容告之对方。这样做,既是出于礼貌,也是对客人的提醒和备忘。
2、邀请的时间
各种宴会邀请时间一般以提前3-7天为宜,过早,客人会因日期长久而遗忘;太迟会使客人措手不及,难于如期应邀出席。
3、发送请柬方式
(1)请柬上要将宴请活动的目的、名义、邀请范围、时间、地点等都写在上面,然后送给客人。
(2)请柬发出后,要及时核实出席者情况,并做好记载,以便安排席位。
(3)请柬的书写格式,按规范要求应首先写明目的,正文不用标点符号,遇重大活动时要注明着装要求;要注意行文格式,文字措辞务必做到简洁、清晰、准确、及时。写名单时一定核对一次,不得将客人名字写错。
宴会的环境气氛的布置色彩的运用
宴会厅的布置,在色彩选择上要尽量选用暖色系列,如红色、橙色、黄色等。置身于暖色系列的进餐环境中,易使与宴者的情绪饱满、开朗、有交流与沟通的欲望,同时暖色调还可以增进人的饮食。
灯光的调节
在宴会厅里,通过运用灯光的调节来制造和烘托宴会的气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灯光调节主要指通过灯光明暗度的变化,或无色光源与有色光源的变幻来调动和调节进餐者的情绪,以烘托宴会的气氛。如:在一次高规格的宴请活动中,当宴会逐渐进入高潮时,宴会厅的灯光突然熄灭,正当客人不知所措时,着装整齐的服务人员手托“火烧冰淇淋”步伐整齐地步入宴会大厅,一片漆黑的大厅里行走的服务员队伍宛如一条游动的火龙;当他们向四周的餐桌散开时,又好象繁星点点。这时,音乐声缓,灯光重新点燃,宴会客人在组织者的调动下,仿佛经历了一场梦境,先是一阵沉默,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背景音乐的运用
背景音乐在宴会厅里的运用,往往对调节宴会的气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与宴者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得到味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享受。轻松而舒缓的音乐,有利于减轻大脑的疲劳,使身心得以放松,从而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当与宴者情绪高涨时,如何调节宴会气氛,组织者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宴会厅里背景音乐的选择,应以轻柔舒缓的抒情音乐为主,如钢琴曲、小提琴曲、萨克斯独奏曲、民乐及小曲等。一般而言,快节奏、有强烈震撼力的音乐,不适合运用于宴会的背景音乐。
邀请文艺团体现场助兴
在较高规格的宴请活动中,邀请文艺团体、著名艺术家做现场表演,也是调节宴会气氛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宴会的档次,也使得宴会进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必要时组织者还可以邀请主宾或重要客人上台即兴表演,将宴会气氛带入高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