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网络民意对政府政策制定

如题所述

 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为民意表达提供了新的言说空间和表达渠道,网络民意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周久耕事件”、“林嘉祥事件”中,参与讨论表达的网民分别达到了100万和180万。网络民意正以其强大的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决策与社会治理的结构。政府管理人员应对网络民意表达对政府决策的重要影响有清醒的认识,客观看待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作用,这对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民意的内涵

  民意作为一个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庄子曾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1〕由此观之,民意存在于民众之中,并具有安定社会的作用。民意作为一个概念在西方也得到了广泛运用,韩念西(Bernard
C.Hemmessy)在其1965年所著的《民意》一书中所做的界定:“民意是具有相当数量的一群人针对重要议题表达其复杂偏好的综合。” 〔2〕网络民意作为网络时代民意表达的新形式,它是网络虚拟言论市场的产物。网络民意是指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基础,以网络为平台,通过互联网上论坛和社区、博客等手段自由发表评论和意见,聚合某种愿望和诉求,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兴民意。〔3〕目前,它以新闻跟帖、虚拟社区、网络论坛、网络群聊(如QQ群、MSN)、网络搜索(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等)、贴吧、博客、播客等为载体或表现形态。

  二、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网络民意作为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方式,它的便捷性、交互性、匿名性、低成本等特征,使得网络民意具有许多传统民意表达所不具备的优势,为公众实现政治参与另辟了蹊径。在实践中,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帮助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也存在一些阻碍政府正确决策的缺陷,认真剖析其利弊两面,对于改进政府决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民意在政府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1.提供“原生态”舆论基础,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传统媒介舆论中的舆论主体,有的害怕远离群体规范而受孤独之苦,有的担心违背有关规章制度而遭受报复,因而他们发表意见时都不同程度地保持“沉默”,没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由“媒介宣传”而被迫接受的一致同意,不是真正的舆论,它的表面多数是虚假的,可以说是民意异化。当这种被虚假表面掩盖的真正民意聚合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聚变,这样决策者的决策失误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对社会造成危害。网络民意恰恰相反,表达主体的匿名性使得舆论主体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使决策者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原生态民意,决策者容易捕捉到舆论的焦点,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

  2.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提升决策的民主性

  网络作为新兴的政治参与手段,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将会有更便利的渠道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收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获得信息反馈。而且这些信息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得,避免了经过多层过滤使得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网络的快速信息传递既使公众的信息反馈速度大大加快,也使得政府对问题的回应速度大大加快。这将有利于密切政民关系,从而增进社会稳定。〔4〕如:2009年12月初国家标准委员会出台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 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将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广大网民(尤其是对此问题持续关注的专家学者)、相关生产厂家、中国自行车协会等在网上就此规定热议,一些专家学者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介绍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12月9日,中国自行车协会于7日递交申请,要求暂缓实施《电摩条件》。12月16日下午,国家标准委发出通知,决定暂缓实施《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5〕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网络民意的胜利,后续电动自行车标准的修订还应当让公众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利益,给予他们一定的表达空间,网络大大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进程。

  3.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增强决策的公信力

  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中心,“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对政府决策行为进行监督是正确行使行政决策权的必要条件。在各种监督形式中,舆论监督是增强决策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传统媒介受管理体制的影响较深,在有些事件的表态上往往出现“集体失语”。网络相对地游离于体制之外,为实现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提供了空间。2010年6月5日,广州市财政局网站上已将《市财政局2010年部门预算》以及《广州市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挂出来。预算显示,一次性专项项目支出5508.48万元,但列出具体用途的只有1102万元,有4000多万元用途并无列明。〔6〕一份看不懂、看不明白的预算报告让网上舆论哗然。对此,广州市财政局有关人士解释,在经常性项目支出和一次性项目支出中,列出的只是部分项目,没有列全的原因是项目太多。未来政府预算报告要让群众信服,只有让群众看得明白才是出路,网络提供了一条实现群众对政府预算监督的有效方式和渠道。

  (二)网络民意在政府决策中的消极作用

  1.虚拟表达的缺陷,无法完全代表真实民意

  网络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言说环境,表达的内容源于现实,但与现实还存在一定差距。原因有:一方面,网民规模现如今达到了一定程度,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这个数字只是表明了网民规模,事实上,许多网民只是旁观和潜水,并不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且这个数字与我国的人口总数相比,还存在相当距离。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使得个体表达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由于网民价值观、社会背景、知识结构、利益诉求等的差异,在表达过程中,话题不易集中,这就使得民意的集中较为困难。

  2.信息权分配不均,使决策信息失真

  据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称: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数据表明:农民作为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为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其在利用网络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方面很弱。在网络上比较活跃的以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稳定、年纪较轻的人群为主,这就使得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的真实想法很难为政府所了解,而信息权相对于社会精英来说比较多,所以这种严重的不均衡状态给政府的正确决策带来一定的阻碍。

  3.网络带来的被动舆论压力,易导致决策失误

  多数情况下,持不同意见的网民散布于不同的论坛,他们讨论的议题五花八门,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共识和冲突是网络的常态。但是一旦出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议题——例如执法不公问题,就会迅速引起众多网民的注意,从而形成强烈的政策舆论压力,促使决策系统接受来自公众的意见和要求。一旦某种情境长期出现就会引起政府决策者的注意,甚至影响或者改变其关注的焦点和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消极的公共舆论影响”,这种影响通常是约束政府不能做某事,其结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决策结果。

  三、合理利用网络民意,完善政府决策机制

  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双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政府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有效地疏导和管理,才可以使其成为促进政府决策的一把利器。

  (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对网络民意的整合和引导能力

  现代民主政治本质上是民意政治,民意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在网络时代有望实现,政府管理人员在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征集民意的同时,也要对网络民意表达有充分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改善行政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网络充斥的信息的鉴别和整合能力,逐步规范与网民的互动和沟通,对网民表达的与政府工作有关的意见、观点及时做出回应,从而引导民意,掌握网络时代的舆论宣传主导权,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良好的前提。

  (二)完善信息权的分配,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社情民意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想法。政府决策执行的最终效果如何,也是要看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拥不拥护、赞不赞成。因此,多辟社情民意绿色通道对于政府管理者不断改进工作,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2009年《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联合推出的"地方政府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你们那通了吗"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月5日零时,7天内有7111人次参与了调查,其中96.8%的网友认为“不畅通”。〔7〕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化解这类难题,疏通网络民意渠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实践中,相关政府部门在重视网络民意的同时,更应该鼓励通过其它贴近普通百姓的渠道和方法来收集反映群众呼声和生存状况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把网络民意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

  (三)加强网络民意的引导和监督,变被动为主动

  网民属于“体制外”群体,却有着很强的参与意识和要求。他们表达的目的可能并不在于得到网友的呼应,而是更在乎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并希望通过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来实现自身诉求。因此,对于政府管理人员来说,首先,要充分维护网民的话语权,这样既可以消除对抗,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也能让网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善意。其次,为了防止非主流意见混淆视听,应该注意培养一批“意见领袖”,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以此来引导网络民意的方向。最后,政府部门要与立法、司法部门合作,加快有关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有关网络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行业自律,认真履行好职能,形成良好的网络言论环境。

  网络民意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决策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对于网络民意这一新兴事物,我们特别是政府管理人员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它,未来网络民意要发挥最大积极作用,需要走一条由政府主导,网络媒体自律,公民自觉参与的全民动员之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30
网民只是些小屁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