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如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如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2所示,O点应放置______,此时发现像不在光屏中心,原因是______,应______调节,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使像成在屏的中央后,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物距减小;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距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若实验中,恰巧一只蜜蜂落在了透镜中央,则像的亮度会减弱,而像______(“依然完整”或“不完整”)(5)该实验的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将表格中所缺数据或结论补充完整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应 用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 u=30 V=15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5 V=16.7 倒立 缩小 实像 u=20 V=20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 U=15 ______ 倒立 放大 实像 ______ u=10 平行光(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u=5 v>u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6)从上面表格内容你还可以整理归纳出哪些结论:(至少写一条)______.

(1)如图所示,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为10cm,且符合焦距的定义,从而得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如图,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说明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说明蜡烛位置太低,或凸透镜位置太高,或光屏位置太低.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减小,要想在光屏上成的像变清晰,像距必须增大,所成像也随着变大;
(4)若有一只蜜蜂落到凸透镜上,只是被折射会聚成像的光线减少了,因此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能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所以屏上仍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
(5)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该特点的生活实用有投影仪和幻灯机等.
(6)比较1、2两次试验可得: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3试验可得: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比较4、5试验可得: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10;(2)凸透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将光屏向上;(3)增大;变大;(4)依然完整;(5)v>20;投影仪;(6)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