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厨子,除了苏轼还有哪些人物?

如题所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个餐饮文化大国,貌似每个节日都和吃有关,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春节吃饺子等等。中国的美食多不胜数,光菜系就有八大种,据说有个外国友人号称三年吃遍中国,可五年过去了,还在四川呆着。中国能有这么多美食,跟一个职业有直接关系——厨子。来盘点一下历史上有名的厨子有哪些。

第一位是个传说中的人物——彭祖,据说活了800岁,他是中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被誉为“厨行的祖师爷”。他擅长做野鸡汤,献给帝尧食用,帝尧高兴,把他封于大彭。他是“雉饪之道”的始祖,便尊他为彭祖,之后“雉饪之道”逐渐发展成“烹饪之道”。

人们最为感兴趣的还是他的长寿之道,据说他是南极仙翁的转世,是个能吃会做的长寿老人。但这样的人会怎么死呢?对于彭祖的死有个有趣的说法,因为他长寿,所以娶了一个又一个老婆,到最后一个时,他妻子问他长寿的秘诀,彭祖看着如花似玉的妻子,得意的说:“告诉你也没用,是阎王不小心把我的名字从生死薄上撕下,做了纸捻子,所以我才活到现在。”没想到他妻子嘴碎,到处传,结果传到阎王耳朵里,阎王找到那个纸捻子,从新贴在生死簿上,就把彭祖判死了,于是流传下这样一句话,“彭祖活了八百八,有话不该对妻子说”。

第二位有名的厨子,是被称为“厨圣”的伊尹。伊尹夏末商初时期的人物,他是奴隶出生,本是个普通的厨子,被商汤看重,一番交谈下来,商汤觉得是个人才,予以大用,拜为老师,封其为相,伊尹果然没负商汤的厚望,辅佐商汤王灭掉了夏朝,又帮助商汤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使商朝初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师”。

伊尹的烹饪技术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厨师界的经典,“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他更神的是把烹饪和治国联系起来,老子赞誉他,“治大国如烹小鲜”,跨界人才,融会贯通,不得不服。

接下来说个奸臣,虽然奸,但在厨艺造诣很高,他就是齐桓公的大臣易牙。易牙有两个绝活,一是通过水、盐、火的调和使用,做出酸咸合宜,美味适口的饭菜来;二是烹饪和医疗结合起来,创制食物疗养菜莱。正是因为他的这两们绝活,深得齐桓公喜爱,飞黄腾达。

易牙刚开始也是一个民间厨师,由于厨艺独到,而且善于琢磨和思考,渐渐得到国君齐桓公的赏识。进宫后,更是琢磨着如何讨好齐桓公,齐桓公是个爱吃的主,易牙就变着方的给齐桓公弄好吃的。有次齐桓公说:“我吃遍天下美味,可就是没吃过人肉,遗憾啊遗憾。”这本是句戏言,可易牙觉得这是个讨好齐桓公的机会,便把自己4岁的小儿子杀了,做人肉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得知后,心里不舒服,但认为易牙完全忠于自己,更宠信易牙。

管仲死后,齐桓公也老了,易牙把持朝政,发动政变,囚禁齐桓公,最后活活被饿死,也是他轻信小人的报应吧。

接下来就要说大家最熟悉的苏东坡了。他不仅文采了得,做饭也是一绝,以他名字命名的“东坡肉”至今仍大受欢迎。关于东坡肉的传说有很多,我说一例比较得人心的故事。

相传苏轼在据传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组织民工在西湖筑了一道堤,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为了感谢苏东坡,那年过春节,城里男女老少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盛情难却,苏东坡便收下了猪肉。后来,他叫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按民工的花名册,挨家挨户把肉分送给他们过年。老百姓看到苏东坡不忘民工,越发爱戴他,把他送来的肉叫“东坡肉”。吃起东坡肉来更觉味道鲜美。

最后要说一位女子——董小宛。江苏苏州人,家道中落沦落青楼,与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她的一生尽起波澜,她是家中独女,父母视若珍宝,琴棋书画,针线女红样样精通,本是个才得俱全的姑娘,可惜家道中落,逼不得已落入青楼,结果名震秦淮。偶然间遇到才子冒辟疆,两人约定,冒辟疆一等乡试结束,马上回来为她赎身。之后两人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又赶上李自成造反,经历战乱流离,最终与世长辞。

董小宛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闻名于江南,他发明了“董肉”和“董糖”, 小宛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董小宛返回南京秦淮后,终日思念辟疆,特亲自下厨,以精细白糖、褪壳芝麻、纯净饴糖加上等面粉制成一种酥糖,从秦淮托人转带给如冒辟疆,以寄深情厚意。因小宛制的酥糖酥松香甜、入口易化、食后留香,疲倦喜食,故小宛常年制作,并以此糖飨客,馈赠亲友,天长日久,商家仿作供市,称作“董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