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英盛观察【课程标准】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一、教与学目标

1.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2. 了解我做事我负责的要求。

3. 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负责的人。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做事我负责。

难点: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

1.名人故事感悟法:名人成功故事更感性更具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因此,利用里根的故事导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在讲授知识时采用了青少年所熟知马鹏飞的事迹和经常所遇到实例,让学生学有榜样,学中深思,得到深刻的启示。

3.小组互动活动法: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直接体验,加深感悟和认识,对自我心理品质的形成是最好的方式,也有助于课堂效果的延伸和知识的内化。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与学过程

课堂序曲:时政播报

1、 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

2、 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 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一)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听故事悟道理】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在当时,13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能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3美元说:“这些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给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男孩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

教师: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应如何向里根学习?

教师:我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青少年身上责任意识差,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将来我们对工作、对生活、对社会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十八课第二项目: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板书: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出示教学目标:

1.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2. 了解我做事我负责的要求。

3. 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负责的人。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集

快速浏览教材第92-96页内容,

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网络填空。

(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

任务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设计意图:

“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即自要加强道德和文化修养,提高判断力,运用小华和小强故事以及帮你支招 来说明该知识点。)

活动一:【引以为戒】

今天是小华和小强做值日,但他俩背起书包要到篮球场上打篮球。小强和小华来到篮球场,打了一场比赛,结果他们队输了,一个队友指责小强的球技太糟糕,小强不服气,两人发生了口角。小强的火气越来越大,就对小华说:“我们一起收拾他!”小华想都没想就和小强一起动起手来,在对打的过程中,小华失手将队友的头打破,使他住进了医院。队友的家长要求赔偿医药费并处分小强和小华。学校正在调查此事。

1、小强和小华如果能事先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将会是一种什么结局?

2、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因此我们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如何提高自己的判断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社会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在做一件事预先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避免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活动二:【帮你支招】

怎样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1.勤于学习,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

2.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3.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教训;

4.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

5. 向有经验的人(如长辈、老师等)请教;

活动三:【自我剖析】

介绍几则由于不能预见自己行为后果而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例。

任务二:我做事我负责

(设计意图:

“我做事我负责”即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运用马鹏飞事例和个人实际及后续的小华小强故事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该知识点。)

活动一:【向榜样学习】

“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马鹏飞除了每天完成学习功课外,他还要完成很多家务“功课”。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无论春、夏、秋、冬,小鹏飞每天早晨五点钟自己就准时起床,开始做家务。他先烧两壶开水,晾成温水,再灌到暖壶里,准备给奶奶白天喝。每天早晨,奶奶起床后他先让奶奶喝一杯温水。接着,他便开始给奶奶准备早饭和中午饭(因为小鹏飞中午休息时间短,来不及给奶奶做午饭)。然后他还要给奶奶扎针、服侍奶奶吃药、吃饭。最后,收拾好碗筷后才去上学。中午放学后,他气喘吁吁地跑回家,给奶奶热饭,嘘寒问暖。晚上放学,他从不在外面玩,也不在外面多逗留一分钟,而是早早地回家陪奶奶,领奶奶到楼下散步,去市场散心,小鹏飞买好了菜,回到家就开始准备起晚饭。学习起来也劲头十足。上课时,他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下课时,他或是继续埋头钻研,或是向老师讨教,或是与同学探讨;午休时,他吃完饭、扫除完毕后,又一头扎进书堆里;晚上,夜深人静时,他又手捧书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深得师生的好评。每天早晨,他第一个来到学校开门扫除,晚上他最后一个离班,关好门窗、熄灯锁门,然后离开。平时,他俨然就是班级的“小管家”、老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小兄长”,班里有个大事小情都找他。由于突出表现被评为沈阳市“感动校园好少年”,辽宁省道德小模范“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

1、马鹏飞的哪些做法让你感动?

2、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3、从马鹏飞的事迹,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活动二:【你说我说】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子女

游客

学生

消费者

同学

观众

朋友

国家公民

社区居民

……

将来的我——

活动三:【生活在线】

初一(2)班的刘庆和高朋是好朋友。有一天,刘庆告诉高朋,他和班里的几个男生找到了一个很隐蔽的网吧,让高朋放学后一起去玩。高朋左右为难,去吧,明知这是不对的;不去吧,又会失去好朋友。

告诉高朋,他应该怎么办?这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这样的情景经常碰到,我们要坚定立场,宁愿得罪朋友,也不能做不对的事,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

活动三:【知错就改】

小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悔当时太冲动,第二天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小强一起去找班主任承认错误,小强却理直气壮地说:“人是你打伤的,与我无关。”

1、小强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小强应该怎样做?

3、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自己的错误言行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失,就要勇于承担责任,我做错的事我负责。

【知识梳理与观点排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