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为全国提供卫星遥感数据及空间遥感信息服务的非营利的社会公益型装置,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国家级民用多种资源卫星接收与处理基础设施。建成以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在国家和中科院的支持下,又对系统进行过多次的升级改造和维护维修,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技术系统和较大规模的运行体系。它的建立填补了中国资源卫星数据源的空白,它的发展催发和支持了中国遥感应用的发展,促进了遥感应用从科学实验向实用化、产业化的发展。地面站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地球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各行各业提供服务。同时开展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20年来地面站在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开展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接收与处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已形成以北京本部数据处理与运行管理为核心,北京(密云)接收站为数据接收点的运行格局,从建成时只能够接收处理一颗光学遥感卫星发展到现在能接收处理 十多颗卫星,谱段涵盖光学与微波,分辨率从2.5米到1000米,同时代理分发0.61米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真正实现了一站多星,具备全天候、全天时、近实时、多种分辨率卫星数据接收处理能力。北京总部针对不同卫星形成了较完善的运行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检索与信息服务系统。
地面站是国际资源卫星地面站网成员,是世界上接收与处理卫星数量最多的地面站之一,分别与美国、欧空局、加拿大、法国、印度等国家和组织的卫星管理机构签订了卫星数据接收协议,目前正在接收美国LANDSAT-5、法国SPOT-2/4/5、加拿大RADARSAT-1、欧空局ENⅥSAT-1和ERS-2、印度RESOURCESAT-1、美国Terra和Aqua、以及中巴合作的CBERS-02B等11颗卫星数据,实现了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目前地面站保存的对地观测卫星数据资料达170余万景,是中国最大的多种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档案库,为国家积累和保存了唯一的、极其珍贵的空间数据历史资料。
2007年,为了更好地发挥天空地一体化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根据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战略布局,中国科学院组建了“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是为了适应国内外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新时期中科院科研工作发展的需求而成立的集运行与研究为一体的、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综合性、网络型研究中心。目标是建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研究机构,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做出应有贡献。目前,地面站已纳入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科技体系中。
历任站长王新民、潘习哲,现任站长王杰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