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壳演化概述

如题所述

矿床形成与地壳演化有密切关系,因此认识地壳演化的基本特征是阐述区域成矿作用的基础。中国地壳演化大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程裕淇等,1994)。

第一阶段为古陆核形成阶段。主要发生在古太古代,这时地壳是处于活动状态,并在活动过程中将微小或较小型的硅铝质地体聚合成规模较大的陆核,而物质组分的分异与富集则不明显。

第二阶段为陆块形成阶段。这阶段主要发生于古太古代晚期至古元古代晚期,在相对稳定的古陆核周围或之间的海槽中发生了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和沉积作用,当其褶皱隆起,将使古陆核不断发展与扩大,形成较大或巨大的稳定古陆块(地台),如华北陆块、扬子地台等。这一时期开始有物质组分的富集现象,成矿物质主要聚集在远离火山口的陆缘地带,成矿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是地壳上水体与大气组分由还原性转化为弱氧化性的时期,由于火山喷发-沉积以及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从而使这个时期形成大量的条带状硅铁建造,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带,如鞍本、冀东等地,更不乏有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存在。

第三阶段为陆缘发展阶段。这阶段主要发生于古元古代晚期至晚古生代或中生代早期。这阶段在古陆块周围发生了不同规模的裂解或古陆块之间发生碰撞、拼合等作用,并伴有岩浆活动与沉积作用,物质分异与富集现象明显,形成不同性质的活动带与成矿带。如中新生代的古陆块裂解事件常伴有Pb,Zn,Cu为主,Fe和稀土元素为次的成矿作用,其含矿层或矿体多位于火山层之上的碳酸盐岩中,沿一定层位呈层状、似层状分布;晚古生代早期在裂陷或裂谷环境下产生的海底火山喷发常伴有Cu,Pb,Zn,Au,Ag为主的矿化作用,主要发育在长英质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向铁质镁火山岩过渡部位,矿化规模较大。此外还有与晚古生代早期华南地区海侵事件相关的以Fe,Mn,P等为主的沉积矿产,晚古生代与海底火山喷发-侵入事件中晚阶段相关的Cu,Pb,Zn,Au,Ag等成矿作用和陆内与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及Ni,Pt,Cu等成矿作用,与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Pb,Zn成矿作用和碱性岩中稀土元素、稀有元素的成矿作用等。

第四阶段为陆内变异阶段。该阶段主要发生在中生代中期以后中国东部地区,由于大规模海底扩张与洋壳俯冲使距陆缘很远的大陆内部发生大型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褶皱变形以及与它相关的成矿作用。喷发作用以侏罗纪晚期最为发育,并且从沿海向内地由酸性过渡为中酸性和中性,侵入岩浆活动于燕山期中期达到鼎盛,在华南地区由沿海的壳幔同熔型向内地的陆壳重熔型演化,成矿作用十分广泛,形成了南岭W,Sn,Pb,Zn成矿带,长江中下游Fe,Cu,Au,Pb,Zn成矿带,胶东地区的Au成矿带以及东南沿海Pb,Zn,Ag与非金属成矿带等,总之,该时期的构造-岩浆活动是中国东部地区与成矿作用最为密切的地质事件。

上述演化阶段表明,在中国地壳发展演化中存在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单元,即相对稳定的陆块与相对活动的活动带。它们不但有各自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而且也产生各不相同的成矿作用,从而构成了两种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它们之间虽然性质不同,但相互又有联系,并且在空间上呈一定规律分布。活动带总是围绕相对稳定的陆块周边发展,并受陆块活动的局限,而相对稳定的陆块在其周边活动带演化中又遭受不断地迁移与改造,以致陆块不断得到增生、扩大,所以稳定陆块往往处于主体地位,并对构造格局与矿产分布起到了框定作用(赵一鸣等,200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