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有什么坏处

如题所述

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不吃早餐危害性的内容,对健康的影响涉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胆结石等等。为什么不吃早餐反而会引起肥胖,从而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呢?一种合理的解释是不吃早餐,使人主动摄取更多的热量,总热量的摄入反而增多了。所以产生肥胖,继而出现高血脂、高血糖,慢慢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胆汁淤积,为心血管疾病和胆结石埋下了隐患。这些推断听起来很合理,也提供了很多证据,有来自各种网站、论坛的,还有很多来自专业文献的。但是,真实情况如何?这个问号如果交给我,我还得把它交还给你,因为从科学角度,这些还不好说。

2013年9月号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虽然大众和很多专业人员都认为不吃早餐会导致肥胖,但是这种认识不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的。这篇文章分析了大量已发表的,论述不吃早餐会导致肥胖的文章,发现大多数并没有提供证据,而只是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并且有的引用并不严谨,甚至干脆引用错了。其中一篇被引用最多的研究,其研究结论只是说明不吃早餐和肥胖有相关性。但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也许不吃早餐和肥胖只是同时出现,而被引用的时候就说成了不吃早餐会引起肥胖,把两者说成了因果关系。更有甚者,将没有相关的研究结果也当成有相关的进行引用。从医学的角度,仅仅有相关性的观察是不能得出因果相关的结论的。能够作为有力证据的,应该是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这样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也可以减少主观认识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而现有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实际上是存在矛盾的。
其实这种认识超越证据存在的现象非常常见,原因在于人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很多文化当中都把早餐当成最重要的一餐。于是在接受信息时,会很自然的接受支持早餐重要性的说法,过滤掉相反的证据。就笔者本人来说,在准备收集资料写这篇文章之前,已经预设了为不吃早餐有害找证据的立场,所以不自觉地想要忽略一些研究,比如有的研究就证实:不吃早餐每日热量并没有报复性的增加,是保持恒定甚至减少。一旦固化了这种观点,就会自觉地传播不吃早餐导致肥胖和疾病的说法,而这样的说法发表出来之后又成为他人加深认识的来源。
经常不吃早餐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病,影响学习能力的说法,与肥胖的问题一样,至多是相关性,很难建立因果关系。实际上,不吃早餐作为影响健康的行为,可能是主谋之一,也可能只是一个酱油党。2013年5月号的《营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涉及近四万人的观察研究,跨度大约30年。结论是: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包括总热量摄入、零食的摄入,以及不吃早餐的习惯都和其家庭经济、教育条件有关。经济地位越低,教育水平越低,总热量摄入越多、吃零食越多,也越经常不吃早餐。这种影响会持续存在,至少30年。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水平低下已经确定和多种慢性健康问题有关,包括肥胖、精神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等。这里面,当然不止吃不吃早餐那么简单。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在研究早餐和众多健康问题相关性的文章当中,也很少单独把吃不吃早餐拿出来探讨,而是往往和其他饮食因素一同出现,比如食物的营养构成,食物中纤维的含量,零食和碳酸饮料的消费等等。所以,过于强调吃不吃早餐的重要性,也是偷懒之举。
总之,虽然不吃早餐的危害为大众所熟悉,也被广泛认可,但从科学角度来说,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实这一点。过于强调早餐吃不吃的危害并不科学,应该结合其他膳食习惯一块考虑。
(作者:lw56102,医学博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21
总是不吃早饭会有很多危害,长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后果
,比如

1、胃肠道不适:晨起时胃部已经排空,胃酸开始分泌,不吃早餐可导致胃酸、肠液无法消耗,可引起胃肠道不适感。长期胃酸分泌过多还可能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正常进食能够引发胃结肠反射,促进排便,不吃早餐可增加便秘风险;

2、低血糖:不吃早餐导致体内血糖降低,同时无法给大脑供应消耗,可出现心悸、大汗、手抖、头晕、乏力、精神不集中、疲倦、反应迟钝等症状,低血糖就算及时缓解,也会对脑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不利于身体健康;

3、胆道疾病:胆汁经过一夜的储存,量较多,需跟随食物的摄入排出胆囊并消耗,不吃早饭则使胆汁淤积于胆囊内,长期沉积形成胆囊结石,结石长期刺激可诱发胆囊炎,部分小结石可脱落至胆管,造成阻塞,胆道疾病可能出现厌食油腻、右上腹疼痛、黄疸,甚至发热等症状;

4、肥胖:由于不吃早饭可导致机体饥饿感强烈,对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异常喜爱,引起中午进食更多,长期可引起脂肪囤积,导致发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