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如题所述

自从登上讲台以来,我一直从事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阅读始终是教学的最最重要的环节,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阅读的有效性怎样提高也是我们教学实践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探寻的。其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材的难度、广度不断增加,在提倡“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在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情况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四方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 、要有明确、强烈的目标意识
在“目标、对策、评价”这三个要素中,“目标”最为重要。因为惟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正确的对策和评价。
教学目标既是要落实的教学任务,也是课堂教学结构中的核心。我们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考虑提问、板书、练习等,使目标成为“神”,其他方面则是“形”,以“神”统“形”,以“形”达“神”。以此求得课堂教学的“高效低耗”。
如:《狐假虎威》的“假”,是全文学习理解的重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弄清“假”的课文中的真正含义,进行探究性学习,便把“借”助与“假”紧密联系起来,经过反复的阅读,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中体会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引导低段的孩子在理解中阅读。在阅读中理解,从而一线串珠,自然贯通,又层层深入扩展,构成一个以此为核心的磁力场。
二、要使课堂教学的结构,显示出发展的层次性
围绕着教学目标形成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显示出其过程动态发展的层次性,避免平面化。这里所谓的层次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时与课时之间的层次性;二是一课时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层次性
1、课时之间的层次性,往往体现在各课时的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像《母亲的恩情》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就只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白文包诗的特点,在其心中树立起伟大的母亲的高大形象。第二课时则要领悟出“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也就是要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多的是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与认知规律,沿着“初探??深究??运用”这样一条轨迹来发展的。初探阶段,重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深究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运用阶段,是为某一知识的掌握、巩固并转化成能力而做出的形成性训练,并且通过训练,深化原来的认识。
2、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层次性,是指在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它的过程显示出纵向递进,横向联系并举的发展趋势。这里仅以“读”为例,有很多老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就常常体现出“读”的层次性。通常,全课的“读”,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认读、再现、移情、领悟、运用。
当然,这种发展着的教学结构的层次性要以学生被激发的学习探究欲为反应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地表现出一步步深入发展的层次。
三、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
这种改变,意味着教师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做出反映,让他们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自求得之”。要让学生自己从语言文字中去积极主动地探求,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与神韵,并能逐步掌握、运用。教师仅仅是引导他们去读、去悟。而“读”又是“悟”的根本,也是学生进行内部求索的前提。至于读的方式、途径、角度很多,读的目的也不尽相同。通常,针对不同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读的形式。比如,了解大意、理解词句、揣摩写法等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一般用“默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以及体会并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等需要动情、传情的,一般用“朗读”;在朗读中,当教师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不到位,需要通过朗读示范时,宜采用“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文章内容与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需要渲染课堂气氛或用全班的读带动后进时,可用“齐读”;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读”等等。总之,作为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在求索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个“中介”环节。自然,这种“读”,并非单单指读出感情方面的要求??这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引学生依靠自己的求索去读懂课文,把“读”作为一种途径和方法,去达到读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发展思维、品味文字与语言的目的。
四、要有足够的训练量、训练面和训练时间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的增加学生的有效活动。因此,我们要设计有效的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投入训练,力求做到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并且要留出足够的训练时间。
我在教《猴子种果树》时,就作过这样的尝试:引导学生交流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中的朗读就多次。学生就是在这不同层次的、反反复复的朗读中入情入境,感悟出农谚“梨五杏四”语言文字的含义,接着放手让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杏四桃三”“桃三樱二”的部分所以,这样的读绝不是教学时间的浪费,而是语言训练的需要,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并不是不要分析讲解,而是对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用更少的时间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往教学中一些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继承和发扬,应该认识到有效的分析讲解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方法。问题在于要清除无效的、多余的、白费口舌的讲解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