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看待电影用方言配音的行为的?

如题所述

方言具有文化特性,对电影的价值意义重大。在电影配音中,方言的配音对于电影中文化的传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疯狂的石头》《灰猴》等电影。《灰猴》,“灰猴”一听就是北方的方言,大致是形容讨厌的人,或者朋友间打趣对骂的话语,骂对方太狡猾,跟“滑头”这个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部影片最让人难忘的是它的叙事手法,全程采取倒叙的手法,分成了好几段开展,就像金字塔一样,一层层抽丝剥茧。最后真相大白。

因为这种多段故事的叙事方法,衍生了多个主角的错觉,也可以说里面其实没有谁是真正的主角,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因为每一条故事线的主要角色都不一样。就算再不起眼的小角色,其实在故事中都起这举足轻重的作用。整部影片都是山西方言,易懂有趣,让人想学几句的冲动。都是小人物的角色,没有大明星和流量明星,接地气,所以整体看起来让人有另一部《疯狂的石头》的感觉,却同时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管评分高低,值得一看。 

音乐音响的运用绝对是《疯狂的石头》一大亮点。方言是本片戏剧色彩的绝妙催化剂,道哥的河北方言,麦克的粤语,黑皮的青岛话,再加上当地的四川话,各种方言在一个锅里乱炖,交叉问候着观众的听觉神经,而且有强化人物性格的作用,比如麦克的“我顶你个肺”和黄渤的“馁娘”,如果都改成普通话“倒霉”的话,人物显然就不够立体。 

《疯狂的石头》不是因为有趣故事而精彩,是丰富的视听语言让他变得有血有肉。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正在被弱化的方言,像“濒危动物”一样,因为稀少而弥足珍贵,需要保护,也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3
我认为这挺好的,这种行为还是挺有意思的,方言配音是一种再创作的方式,很新颖。
第2个回答  2020-03-13
我觉得电影用方言配音很好,比较有亲切感,更加接近真实状况,深入人心,通俗易懂。观众更能感受到电影中的故事情节。
第3个回答  2022-09-22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想了很久才找到答案 当然查了一些资料和借鉴别人的答案:首先结论-方言配音才是中国影视应有的形式。为什么,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感同身受-外文配音就是有味道无论日语英语韩语以及粤语,但普通话总让人出戏,一开始我觉得是普通话历史不够深远或者国语配音演员的态度和水平,但这其实是普通话本身缺陷,设计之初是为了统一全国发音便于各地交流,只有四声的普通话在情感表达上是有极大障碍的,你仔细对比自家方言有多少声调就会明了,这就可以解释粤语也是中国语种却有普通话无法比拟的声音生动性,不是国语不好只是普通话有缺陷,影视作品要克服音画不协调的问题就该采用方言,这不是提高普通话配音演员素质就能解决的
第4个回答  2020-03-13
我觉得电影用方言配音这种行为是值得尊敬的,也很接地气儿,我挺喜欢这种行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