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互联网活动运营

如题所述

作为一个运营人员,活动策划、活动运营总是如影随形,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去运营一场完整的活动。文章5000多个字,慢慢品味。


首先请大家先思考这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做活动?做活动的目的(好处)有哪些?

做活动无非是想在短期内快速提升运营指标,可简单概括为:①吸引新的潜在用户;②活跃固有用户;③提高产品销量,提高转化率;④提升或塑造品牌形象。


2.活动类型有些?分别有什么呈现方式(线上、线下)?

运营人员在确定活动目的和目标后,就要开始思考活动的具体呈现方式了。

 

这里把目的和目标分别列出源于在实际活动运营中两者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我们往往是出于某个目的要策划一个活动或一系列活动;有了这个想法后,然后我们就要围绕目标再深入思考活动的目标、时间、形式、推广宣传渠道等等,活动目标是目的数据化。

 

举一个例子,一个app运营人员要设计活动来“拉新”,明确“拉新”这个目的后,又提出活动的目标是“50000个新用户”,这“50000个新用户”是活动运营的目的,是KPI。这里注意一点,一个优秀的运营人员不应该只盯住活动的KPI,而应该从产品运营的全局思考,要达到这个KPI可以有很多种的方式,而应选择一种既可以完成活动目标“50000个新用户”还能达到激活现有用户,甚至有利于产品、品牌形象塑造的方案。

 

明确活动目的和目标后,活动形式又有哪些呢?

常见活动形式:

(1)投票(咪咕汇数乐联盟最佳人气歌手微博投票,半熟人众筹投票)


(2)补贴(美团、饿了么满减)


(3)抽奖(双十一各大商铺收藏店铺参与抽奖)


(4)互动(话题互动:#江西宜春工地坍塌#、新疆阿克陶县6.7级地震;直播互动:刘强东直播做饭)

(5)游戏(双十一的抓猫猫、刷爆朋友圈的性格标签、刷爆QQ空间“适合兵种”等)


3.一个完整活动包括哪些环节?整个活动运营核心是什么? 

(1)一个完整的线上活动运营环节大致包括:

确定目的→活动策划→活动开发→活动测试→宣传预热→上线推广→数据监控→公布结果→复盘总结

 所以,影响一个活动的最终效果的因素非常多,但下面四点是整个活动运营环节的关键核心点:

   A 活动目的、目标的确定;

   B 活动数据的监测及分析;

   C 活动风险的预测及预案;

   D活动流程的复盘及总结。

 

线上活动策划的具体步骤:


1.确定活动的目的和主题


为什么要做活动?目的是什么?在开始策划活动前一定要想清楚这点。活动的目的就像汽车的方向盘、轮船的舵,活动运营人员只有明确了活动目的才不会在后期活动运营过程中偏离主线、偏离初衷,就像汽车、轮船只有驾驶员把握好了方向盘、舵才能成功到达目的地。

 

活动目的确定后,最好还要把活动的目的转化成目标,即将目的转成具体的kpi,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了这里不再详述。

 

接下来就厘定一个活动主题,说白了就是活动噱头,主题是为了达成你的活动目标来制定的,所以活动主题一定要足够吸引人。主题的确定为后期活动宣传提供了具体的、强有力的着力点,用户也能通过活动主题第一时间对活动要宣传的产品建立初步印象!

 

例如这几天比较火的“网易味央黑猪肉”,这是网易为宣传其跨界之作——“不打针不吃药蹲马桶吃网易定制猪粮的网易猪”宣传主题。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养猪场受到如此关注,也没有一个猪肉品牌尚未推出就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刚开完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作为互联网公司的跨界之作,网易味央的首次亮相,走了一条和传统肉类品牌不太相像的路子,加上联想总裁杨元庆等大佬们也纷纷背书“我可以证明,丁磊的猪肉确实好吃”。可以说噱头性十足。

案例分析:如果说今年四月份papi酱的广告拍卖是“新媒体第一拍”,那么网易味央黑猪肉可以称为 “互联网农业的第一拍”。网易黑猪肉的拍卖活动:①互联网公司跨界养猪有足够噱头,外界对网易猪肉有非常高的好奇和期待。②消费不断升级,中国用户对安全美味产品的需求变高,网易味央正符合他们的预期。③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后,互联网大佬们纷纷为味央猪肉背书。

 

2.活动目标用户分析及确定

 

说白就是我这个活动开发出来是给哪些用户玩,他们有什么特征。确定活动目标用户特征主要是为指导后期活动宣传预热渠道的选择,因为不同渠道平台用户的画像有区别,只有选择活动目标用户画像与某平台用户画像吻合的渠道,才能达到较好的宣传、预热、造势作用。

 

3.活动时间的确定

 

很多时间节点不光非常有利活动借势宣传,而且经常能成为做活动的理由。传统的线下活动喜欢选择店庆、节假日、换季开展;而移动互联网优势给了线上活动更多的玩法和选择,不光是店庆、节假日、换季,一次热点事件都能成为很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是选择热点做活动,活动的素材必须与热点事件吻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某些时间节点如果不能借势就应该尽量避开。如天猫双十一、京东6.18,这两天大家除了日常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购物基本没时间、没精力去关注其他不相关活动。

 

不同的节假日都有其独自的标签。如情人节的玫瑰花、巧克力、告白、约会等;春节的红包、春运、送礼、相亲等;国庆节的旅游、看书等

 

4.活动形式的确定

 

前面确定了活动的目的、目标、主题、用户、时间就把活动的主干线规划好,这一步是确定活动的互动模式、活动的规则、活动的基调,也就是你想怎么和用户互动以及用户怎么参与你的活动。这一步是关键步骤,会直接影响活动参与人数,从而影响活动最终效果。

 

活动互动模式、规则确定的准则:

①流程简单少思考

很多时候在活动策划时如果没注意就会陷入自我思维,源于对自己的产品过于熟悉,使得所有动作都变得理所当然,从而忽视一个活动初次参与者的心理。个人的思维怪圈是很难跳出的,所以在活动设计时要经常和大家交流,站在一个小白用户角度考虑问题。

 

活动流程应该做到用户无需思考或通过简单思考就能参与到游戏中,参与流程简化。能扫码搞定的,决不让用户微信搜索公众号,点关注;能直接赠送的,决不让用户分享链接、发截图;能填写姓名、电话搞定的,决不让用户多填其他任何附加信息。用户数量从看到活动到完成活动就像一个漏斗,每一步都在减少,为了避免用户流失,简化参与步骤非常重要!

 

②有趣好玩微创新

活动本身有趣给予用户参与的一个很好的理由,是刺激用户参与并分享有利因素。抓住用户的兴趣点,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需求,满足用户虚荣心。

 

很多时候运营人员要设计一个全新的活动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大部分活动策划都是站在成功活动基础上去微创新。微创新指借鉴以往成功活动模式,并寻求部分变化,这里变化可以是主题,可以是参与规则,也可以是参与平台等等,但活动主体模式基本一致,如下面两个活动。

 

案例分析:a性格主题的话题性较强,话题和每个人都有关;b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每张图片都不一样,给用户一种专属感,从而使用户容易分享。c语言轻松好玩,标签的褒贬度拿捏的比较好,标签上的夸奖和自黑词语拿捏的比较好,标签以褒奖为主,以自黑为辅。d参与门槛低,玩法简单,路径短。

 

③用户有利可图

奖励可以是实物也可以优惠券、虚拟货币、道具、头衔等。如果是实物,先买好拍成照片放在活动页面最显眼的地方。很多时候,虽然用户知道中奖率非常低就算参与也不一定能中奖,但看到奖品实物照片他们会从心底里认可这个活动,迎合用户爱贪小便宜的心理。


④借势(节假日、热点事件)

心理学有个“心理唤起”效应,运营人在策划活动应该及时地抓住当下热点新闻事件、热点人物,结合自己的活动方案,顺势而出,达到传播的目的。

 

A节假日借势技巧:

▶节假日可预测,提前做好活动预热和上线准备;

▶深度挖掘活动与节假日最契合的点,让两者有机结合;

▶善于利用节日特性锁定精准的活动人群,有效借势;

▶整理一份节假日时间表,包括各节假日标签、经典案例。

 

B热点事件借势技巧:

热点事件往往发生突然、不可预测,当然也有部分事件可预测(美国总统大选、iphone7s发布、奥运会、世界杯等),可预测事件在做活动时借势技巧同节假日。

不可预测热点事件借势技巧:

▶密切关注热点,及时策划相应;

▶活动操作简单,有趣好玩,高关联度;

▶谨慎借势,避开负面热点。

 

当活动策划遇上借势,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案例分析:支付宝集福活动,a 巨额的2.15亿现金红包满足了用户的逐利心理;b活动在春节前二十多天就开始预热,提前十天上线,并发布集福攻略,给用户足够的时间参与收集;c集福活动具有竞争性、挑战性满足了用户攀比、炫耀的心理;d整个集福活动借助了春节、春晚、送福的噱头,顺应中国人喜欢热闹喜庆的心理。

 

5.活动开发、测试


活动运营人员在设计人员设计活动界面及开发人员实行活动功能的过程中也要跟进,不断协调优化活动,活动完成开发后需测试确认功能完善。

 

6.活动宣传、预热、造势

 

活动上线前的预热造势非常有必要,不仅起传递活动开展的信息、告知的作用,而且决定着能否提前引来爆点,预热可以传达活动直接的利益点,让爆点被提前挖掘,自觉成为传播的话题,就像前面提到支付宝集福活动。运营人员也可跟据预热效果预估活动上线后效果,为什么要预估活动上线后效果后文会提到。

比如,运营人员要策划一个线上分享活动,可以利用海报、文章推送的形式提前一个星期告知活动受众,哪一天将上线一个什么的活动。活动信息能否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目标人群很关键,告知是一切活动执行的先行条件,预热能够实现告知的作用。所以活动前的预热必不可少。

 

7. 活动风险的预测及预案

 

活动可能出现的风险及解决方案:

a 活动上线后出现bug,

方案:迅速与开发人员共同解决。

b 活动宣传不到位导致活动效果平平,

方案:增加活动宣传渠道,选择流量更大的渠道;更换活动宣传文案。

c 活动奖品诱惑力不大,用户不买账,

方案:更换活动奖品;修改活动中奖机制,增加奖品数量。

d 用户作弊,小号刷数据、注水

方案:修改活动规则限制小号;实时监控活动数据,对疑似存在作弊账号进行查封。

e 活动上线平台规则解读不清,活动存在诱导分享或关注等问题

方案:调整活动参与机制;多准备几个账号、域名。

 

8.活动上线、数据监控

 

活动是一种短期刺激运营指标的手段,作为一个活动运营人员只有通过对活动数据的实时监测才能了解活动进行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且运营人员还需明白数据所反映出来的信息。

 

如果活动效果不好,运营人员通过对活动实时数据的解读能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优化,使活动回归正道达到预期效果。

 

9.活动结果公布

 

活动结果及时公开、透明的公布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让“辛辛苦苦”参与活动的用户知道他们有没有中奖,还可以为下次做活动积攒口碑,因为这样能让参与活动的用户认识到××公司策划的活动确实有可能获得奖品,只是自己没中而已。

 

而且在公布中奖用户的信息能详细尽量详细(用户ID、获得分数、排名、对应奖品…),表明活动方确实按照活动规则评选的中奖用户,活动公平、公正、无猫腻,提升品牌形象。

 

10.活动复盘总结

 

没有复盘性的活动总结,活动只会越做越差。只有对活动整个过程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总结才会凝聚成你的经验,而不仅仅是经历。

 

复盘总结可以帮助你找到这次活动本身的不足之处:活动的目标是否完成,完成情况如何?活动中用户交互是否不够顺畅,哪里还可以优化?活动出现哪些突发状况,这些突发状况有什么解决方案?活动数据出现波动的缘由?并对导致数据波动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划分主次、内因外因等。

 

复盘总结可以帮助你了解活动过程是否有竞争对手复制活动,如有复制,是否在下次做活动时能设置一些技术屏障增加复制难度。例如,性格标签火爆当天,朋友圈其实出现了很多个版本。

 

复盘总结还可以帮助你收集用户喜好(活动中用户意见反馈)及筛选出优质的渠道,方便下次活动宣传渠道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一个活动的运营流程可能会涉及以下8个步骤:策划→开发→测试→宣传→上线→监控→发奖→总结。

一个活动的运营核心,应该是以下4件事:

1.活动设计与成本预算。

(1)活动理由。设计活动之前,得先找一个合适的活动理由,如此活动不会显得尴尬。活动理由有很多,比如说特定节日、产品本身的特殊性、新闻热点等。

(2)活动规则。与活动理由匹配,流程简单。

(3)活动策划。一份活动策划应当包括但不局限于活动主题、对象、时间、描述、规则、渠道、风控、监测指标、成本、效果预估、FAQ。

(4)成本预算。很简单,摆数据,讲道理。

2.活动风控和预案。活动的风险控制和应急预案是很重要的,运营人员必须保证活动规则清晰无漏洞、奖励设置合理诱人、核心数据可监控......另外,还要准备FAQ(常见问题解释),并在活动上线前,完成与客服人员的沟通,确认客服知道处理相应事件的应对策略。应急预案考虑到活动系统万一崩溃了,你该怎么办?

3.数据监测和应对。实时监测活动核心数据,及时调整优化,提升活动效果。比如说监测到活动参与用户少,引流有问题,那么及时调整文案、更换投放时间、更换渠道。

4.活动总结。言之有物,通过活动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对以后的活动运营有指导作用,有助于之后活动效果的提升。活动总结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对活动效果的评估和总结出经验教训。

(1)活动效果:做活动势必要有成本,成本是评估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说,活动总结中必须突出活动成本。成本控制的原则:将活动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同时单位成本越低越好。另外,活动策划中的活动目标也很重要,KPI的完成度直观的说明了活动效果。KPI完成的原则:用超出预期的效果来抵消成本控制不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将功补过吧!

(2)经验教训:复盘活动,勇敢假设。举个例子,比如你的活动上线时效果一般,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上升。原因可能出在活动上线前的宣传不到位,下次活动上线可以花更多的经历在宣传工作上。

第2个回答  2019-08-12
活动运营需要充足的活动运营经验和大量的活动实践,建议多拆解活动,尤其是刷爆朋友圈的活动,一步步的拆解,然后找到这么设置活动环节的原因,在日常运营工作中多实践、多复盘。无他,唯手熟尔!
第3个回答  2021-04-28

第4个回答  2017-11-06
第一:要有创新的内核作为企业前进的驱动力
创新的重要性是大多数人众所周知的,要想取得长久的生命力,走在前沿,这个是少不了的。我们纵观现在的世界上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像谷歌,微软,腾讯,UBER等等,在他们背后都是拥有一个创意的团队在运作的。
而创新的背后是人,人是构成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那怎么才能做到创新呢?接下来举个例子吧,还是以UBER为例吧,因为它确实做的非常好!
UBER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可能很多人认为它不就是个打车软件嘛?如果你是这么看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看到只是表面,它不仅仅是一个打车软件,更是一种社交的生活方式。
我们来想想现在的电台和广播是被谁打败了,之前司机都是在路上边开车边听广播吧。现在是听得少了吧,干嘛去了呢?肯定是去想着接单去了呀,听滴滴,快车,UBER这些打车软件的发送请求提示,这一点就是抓住了人最基本的需求。
在其中UBER又是做的最好的,它是直接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让你可以打到车,还能让你觉得体验很爽,哈哈!据说,还有很多司机是高富帅,车费还比较便宜,这些够吸引人吧!
它以专车切入,去构建并经营强大的社区。然后把社区当作强大的市场力量,反向去支配和影响上游的供应链,这就是属于一种创新了。
第二:关于内容的规划建设很重要
现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应用得非常广泛,无论你是用何种方式去推广,都是离不开内容的,而内容又是给别人看的。在内容的规划上笔者觉得可以分为3个部分,原创,伪原创,还有热点借势。
原创就是自己写的,在写之前最好要去深入了解你的用户,它最关注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就可以写什么。或者是写对用户有帮助的,有价值的一些高质量的内容。
伪原创怎么做呢?那就是去网上找一些高质量相关的文章过来,自己做一些编辑和修改,其中的大概意思不改变,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等你改完后,又去搜索引擎里面搜一下,如果找不到,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伪原创了。最后还是要备注一下文章的出处,保持对于原作者的尊重和板块的保护。
像现在微信很火,主要以80和90后这两大群体为主,成为社会化媒体推进的中坚力量,他们一般都喜欢看些什么?我们可以从哪里去挖掘相关的热点呢?笔者认为有3个渠道可以给大家来参考一下:
1.
可参考百度搜索风云榜,这个里面包含了网民最关注的一些信息,有各种各样的,特别是一些新闻事件,人物事件之类的,有时候可以看看自己的产品可否有切合点进去进行借势一把。
2.
可关注微博的热门话题排行,微博是一个开放型的媒体,既可以传播品牌,也可以用来做公关。经常关注的人应该会发现,一般排在话题榜前三名的都是一些娱乐相关的,说明活跃在微博上的这些人更喜欢谈论娱乐八卦相关的信息,以满足其好奇心吧,这个也是我们在热点话题里面植入广告的卖点之一。
3.
搜狗微信。这里面精选了在微信当中最热门的文章,如果你做微信的话,那是必须要关注的,在内容上是可以参考和借力的,比如说伪原创,就可以借鉴里面的爆文了。
第三:想做好互联网营销 你得先成为用户
无论是是卖产品,卖广告还是卖服务,最后的对象还是人。做营销其首要工作还是推广,在做之前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用户都是谁?他们活跃在网上的哪些地方?我怎么找到他们?我怎么在网上去跟他们表达我所想说的,想卖的东西?如何做好互动?等等这些问题。
那怎么弄明白这些问题呢?其实也不难,那就是开头说的,你自己要先成为一名用户,凡事多站在用户的角度是思考问题,想用户之所想,切实的帮助客户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一点就比较考验对用户心理的洞悉能力和敏感性了。像国内的海底捞和UBER在这方面都做的很不错,特别是在服务上,非常的人性化。
帮你寻找的参考答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