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的文学接受过程

如题所述

(一)期待视野
所谓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是文学接受活动的基础。
期待视野可以具体分为文学的期待、生活的期待与价值的期待三层次。文学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质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文学性、文体、表现方法、结构技巧、语言特点、艺术感染力等。生活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生活内蕴与思想意义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题材、主题、情节、故事的发展、作家的意图等。价值的期待是指读者从接受动机与需求中产生的对作品价值的整体期待。
(二)预备情绪
所谓“预备情绪”,是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过程跃进的中间环节,是读者受作品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绪,是一种“审美前”的心理状态。预备情绪具有三个特征,即审美性、朦胧性与期望性。
审美性,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打动读者的性质使读者产生了一种初发的审美情感。
朦胧性,读者最初对打动他的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的经验是停留在感觉与直觉层面的,他与文学作品直接的情感交流处在萌芽状态与朦胧、含混的水平。
期望性,产生了一种掌握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的冲动与期望,希望通过对这种审美特性的共户掌握与深入体验,来满足读者自己的审美需求,扩大由阅读而带来的喜悦。 (一)接受者的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 定的心理图式。
(二)审美心理结构的反应方式——同化与顺应
所谓“同化”,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总是把具体文学作品整合到原先就存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当作品的信息与结构相一致时,审美心理结构接就得到强化与巩固。所谓“顺应”,是指在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结构与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新因素发生严重的不一致结构无法同化作品,只能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的新情况,作品对原有审美心理结构起改变与更新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