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美食荒漠,河北是美食荒漠中的荒漠!

如题所述

中国是个“美食大国”,吃货占比大,对美食的追求也有自己的理论。但即便是地大物博的中国,也有一些地方被人们戏称“美食荒漠”。那么,大家心里的“美食荒漠”都有哪里呢?

1、北京

网络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在北京搜索哪里有美食,导航直接指向飞机,3小时后飞到广东就能找到美食。在这条段子下面,有不少北京人纷纷附和,说北京确实没什么好吃的,那些北京小吃,常给人留下“四不像”的印象。

北京烤鸭、炒肝、面茶、灌肠、卤煮……郭德纲有一句笑话:早起吃卤煮,中午炖吊子,晚上炸灌肠,这一天够味道。说的就是北京小吃的重口味。再加上豆汁的“恶名远扬”,人们对北京的美食抱有很大疑问。

那么,北京真的是“美食荒漠”吗?恐怕北京的朋友要坐不住了,炸酱面、打卤面、铜锅涮羊肉,还有家门口转角的酱牛肉,都很好吃。为什么会被冠上“美食荒漠”的名号?因为北京发展太快,餐饮业不扩大很难生存,一扩大就难以保证味道。

外地人到北京旅游,去的是南锣鼓巷、故宫、长城,总共就那几个地方,房租贵、游客多,口味难以平衡,只能做些挣钱快的、蹭老北京名号的餐饮业,才能生存得下去,北京的饮食文化,也很难传达出去。

2、杭州

被叫做“人间天堂”的杭州,另有外号“美食洼地”。一道西湖醋鱼让不少游客尝了一筷子就不愿下嘴,龙井虾仁的普遍感想是“味道太淡了”。《舌尖2》播出后,一碗片儿川又成了去杭州必吃的味道。

对杭州人来说,什么才是老味道?是一碗应季节的面。片儿川不在雪里蕻和冬笋当季的时候吃,那口感和味道就不好。新鲜的雪里蕻和冬笋焯过后,猪油热锅,里脊肉切丝下锅和冬笋一同煸炒,酱油上色提味,再把雪里蕻加入,热气腾腾。

还有猪肝面、拌川等等面,都是讲究食材火候的传统面食,用的食材一定应时应季,一点酱油的量掌握刚好。吃完后肚子还有一点空间,出门找一家炸臭豆腐,或是一家葱包烩,把那点空间填满。

3、河北

北方最没啥存在感的省份,可能就是河北了吧?不少河北的朋友自嘲自家省份除了驴肉火烧比较出名以外,好像就没什么可以拿出手的东西。在疫情期间,还有一条这样的段子,让人忍不住笑出声。

河北除了驴肉火烧以外,还有什么美食?牛肉板面?其实原身是安徽的太和羊肉板面。香河肉饼?牛肉大葱、猪肉茴香的馅料喷香扑鼻,但在香河本地人看来,他们可不怎么吃这东西,这是给外地人吃的。

河北就是太低调了,秦皇岛的白桃罐头、唐山的花生酥糖、石家庄的“宫面”,那都是值得拿出来说的好味道。然而这些美食没传出河北省,只在城市内部消化,质朴、扎实、诚恳,就像河北的朋友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