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如题所述

[译文]
即使想要买些桂花与好酒,再像往日般地饮酒游玩,但是终究不能像少年时代那样的尽情欢乐了。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短短三句,有情有景有慨叹,烘托出一种人生意境。这意境是很中年的心情,年少时候虽有豪情,有高昂的游兴,却不见得能够随心所欲。
等到年纪大了,各方面条件都好了,有花有酒有闲暇,于是旧地重游。
可是,等到这时候才赫然发现,再唤不回的是年少的热情与淋漓尽致。
人生的情味大不相同,中年人成熟了,更懂得咀嚼生命的细致,也更明白了那曾经拥有却一去不回的珍贵记忆。
原词:
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释义:
在这沙洲岸边,一层层飘荡着芦花芦草,深秋里沙地显得清冷,流水也变得清浅了。转眼已过二十载,如今重到黄鹤楼,面对的却是这样凄芜的景象。
行船在柳树下尚未停稳,过不了几天就又到中秋了,人生飘流际遇也是如此。
黄鹤山到此而断,只是剩水残山,却不知故人好友这些年来,可曾重游?假若重游,恐怕也会同样对这旧有山河产生绵绵愁绪吧。
很想振奋起来,鼓动欢欣的情绪,买丛暗香浮动的桂花,载着满瓮美酒,寻欢作乐。然而,面对着旧日景色,不得不慨叹,无论如何都不能重现年少的轻狂与欢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