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及秦汉文学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啊,以及影响历史地位代表作品人物

呵呵,要考试了呢,还是不太明白

总体特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那个社会大动荡的特殊时代,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四家最为兴盛,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自己对社会走向的设想。其他的还有杂家、名家、农家等小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1-14
总体特征:百家争鸣
响历史地位代表作品人物:道家:老子(作品《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作品:《庄子》
儒家:孔子(代表作品《论语》非孔子所作,由其门人编撰而成),荀子(作品:《荀子》.,孟子(作品《孟子》)
墨家:墨子(作品:《墨子》)
法家:韩非子(作品:《韩非子》)
第2个回答  2010-01-10
秦汉诸子百家,何其繁盛。用课本的话讲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老庄的无为思想。孔孟的儒家思想。韩非的法家思想等是主流。墨子的兼爱和非攻适合于治世而不是乱世。
第3个回答  2010-01-10
秦朝用韩非的法家思想。汉朝用孟子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的老师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墨子的兼爱和非攻适合于治世而不是乱世。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4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
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心境与物镜融合无间。
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一.形象化的说理。即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
二.语句上的韵散结合。《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

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一.《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词约义丰。
二.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一.有小到大,连类比喻,逐层推理。
二.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

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一.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二.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极少,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一.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揭破世间实情毫不掩饰,能道他人所不敢道,词锋锐利。明切和犀利,造成了作者散文冷峻峭拔的风格。
二.韩非子最具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寓言。《韩非子》中共有寓言300多则。如“买椟还珠”、“狗恶酒酸”等。

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这一场历时长久的劝争,《左传》作者仅用了500余字,就把时间的起因、发展、结尾叙述的得明白生动。
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叙述重耳历经19年的流亡生涯,从一个贪图安逸的贵公子,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具备的政治家。
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左传》擅长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四.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排比夸饰,气势丰沛。
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
三.摹绘人物,形貌毕肖。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归的形象,回家后“妻不下纴,嫂不为炊”。当苏秦游说成功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效迎三十里”。
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抱薪救火”,寓言:“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

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一.雄辩色彩
A.把握对方心理,循循诱导,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关中,使对方心悦诚服。
B.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例《许行》)
二.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典型事例如,《齐恒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
比喻如,为了说明“不能”与“不为”,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这折枝”。
寓言故事,著名的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等。

试论《庄子》寓言特色。(即《庄子》的文学特色)
一.奇幻诡的想象,如《逍遥游》
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如《逍遥游》
三.细腻逼真的描写。
四.偕趣和讥刺横生。如《秋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