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什么之年,三十岁为什么之年,五十岁为什么之年,六十岁呢,七十岁呢,一百岁呢?

如题所述

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之年,表示刚到成年,还未到壮年;
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表示已经学有所成;
四十岁为不惑之年,表示到了四十,已经能够明辨是非,不受迷惑;
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表示人到五十,就已经基本知道了一生的"天命";
六十岁为花甲之年,因六十年正好是一个花甲子;
七十岁为古稀之年,因为古代的七十岁以上的人很少;
百岁为期颐之年,古时百岁老人极少,颐养天年长命百岁是人的期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1
弱冠———二十岁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为二十岁,须行冠礼,表示已成年,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二十岁的女子则称为“桃李年华”。

而立———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三十而立’。”能够独当一面,坚守自己志向。

不惑———四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四十而不惑’。”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古代壮年也称为“强仕之年”、“春秋鼎盛”。

知命———五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指明白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包括生命本身。五十岁也可称为“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耳顺———六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六十岁以上已可称“耆年”。

古稀———七十岁。出自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颐———百岁以上。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因此今天祝愿夫妇“白头偕老”,也可说“期颐偕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11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一甲子,七十古来稀,八九十耄耋,百岁称期颐。

二十岁弱冠之年
三十岁而立之年
五十岁为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六十岁为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七十岁为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一百岁为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第3个回答  2022-04-04
弱冠———二十岁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为二十岁,须行冠礼,表示已成年,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二十岁的女子则称为“桃李年华”。
而立———三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三十而立’。”能够独当一面,坚守自己志向。
不惑———四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四十而不惑’。”智慧成熟,因明白事理而不被迷惑。古代壮年也称为“强仕之年”、“春秋鼎盛”。
知命———五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指明白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包括生命本身。五十岁也可称为“知非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耳顺———六十岁。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六十岁以上已可称“耆年”。
古稀———七十岁。出自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期颐———百岁以上。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因此今天祝愿夫妇“白头偕老”,也可说“期颐偕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12-25
弱冠,知天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