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爱课外阅读怎么办

如题所述

参考一下:
小学生不爱课外阅读怎么办
我们现在所带的三年级学生都不喜欢读课外书,或者说没有形成自觉读课外书的习惯。带班伊始,问及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时,我们不禁大吃一惊:竟没有一个学生系统、认真的读完一本书——上至本班的学优生,下至年级的学困生,竟然没有一个能够告诉完读完了什么书!当我们把自己精心挑选的书籍放到学生手中时,我们从他们眼里看到了惊喜。可是不管是我们的高兴,还是学生的兴奋,都没能持续多久。因为一周后,全班60个人,读完一本书的只有两个。此情此景!我们与学生相对无言!问及原因,说是“忘了”的有,说是“没时间”的有,什么都不说的也有。一时之间,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
是我们对书籍的选择出了问题吗?显然不是,《安徒生通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儿童小说、杨红樱的“非常”系列......都是相当不错的书,可是他们的兴趣在最初拿到书后不久,就消失了。其主要的问题当然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但怎样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意识?我们一时没了主意......那么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我们课题组展开了研究。认为首先要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的良好动机。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对课外阅读产生良好动机,从而去主动阅读。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还不够,我们认为还应该使学生养成阅读时的几种习惯。
1.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必须注意从小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阅读自己的图书资料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一般地,借用别人的书,则备好摘录本,会分类摘抄词、句、段,如佳句分类,按句型可分为比喻句、拟人句等,按内容可分为人物外貌描写、动物外形描写、环境描写等;同时,要会发现自的疑问,然后带疑问继续阅读。
2.养成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是常见的现象,除了凭借拼音、图文识字解词的方法外,还应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有时还应在他人的指导下,查阅其他工具书,有效制止囫囵吞枣的现象发生。
3.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经,是学生与作品对话的地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就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至少有:通过思考,获得符合自己个性的审美体验 ;通过思考,解决自己阅读中的疑问;通过思考,运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文本;通过思考,学会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以上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采用定时、定量、定计划的办法。
定时:限制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这是客观事实,但真的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吗?也未必。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自称文章多成思于马上、枕上和厕上,说明时间是可以寻找的,找到时间后,要合理利用,安排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但最为关键的是固定时间,不仅要固定时间总数,而且要固定到具体的钟点,这样才能落实到实处。已经固定的时间,就要尽量排除种种“特殊情况”的干扰,强迫自己“坐下来”,慢慢地进入书的海洋。比如我们校规定的每天中午半小时,晚饭后半小时等都是极好的读书时间。
定量:固定读书量,也有助于培养阅读的习惯,据说斯大林有个规矩,无论多忙,每天必须读完五百页书。这种方法和精神是可以效法的。但是,定量法比定时法有较大的灵活性,为使这种灵活性不致变成惰性。教师要时时激励、督促学生履行计划,才能养成习惯。
定计划:每学期学生可以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包括读什么书,定时或定量的数额,如何读,如何实施计划等等,这样有选择、有计划,改变了读书的盲目性,刚开始由老师督促执行,慢慢习惯成自然了,也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2.赋予学生选择书的权力,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俄国著名文论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要学会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这里说的“本领”,即学生选择书目的能力,有的老师、家长,担心不健康书籍对孩子的影响,常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选择书的权力。学生没有了选择书目的权力,也就丧失了选择书目的能力。别人读什么他也读什么,老师让他读什么他就读什么,这样的学生是无能力可谈,只有把选择书目的权力交给学生,才能逐渐培养其能力。当然,其间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既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选择书目,又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选择书目时,既要有面的铺开,又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突破。新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实验教材配套的课外读本,每年读书活动提供的文章,都是极好的课外阅读书籍。如果是陌生的书先看看封面、作者姓名、出版社名或书的目录、书的序和跋,然后再选择。有了好的书籍,更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根据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书目适合于泛读和略读,什么样的文章可采用细读和精读,自己都要一清二楚。如果选择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了解,则适宜泛读和略读;如果选择了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优美的文字,体会真情实感,则适宜细读和精读;如果阅读报刊,只想获取信息,作一般了解,则看看题目,查查目录就可以了。这样,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后,变“随意、休闲的读”为“有目的、有益地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们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08
1.《草原上的小木屋》
“小木屋”系列是美国作家罗兰.英格斯.怀德的9部带有自传色彩的经典名著的合称。第二部《草原上的小木屋》是这套作品中最有名且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书中描述罗兰一家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车迁徙到堪萨斯大草原的经过,这正是当时美国国西部垦荒者的典型写照。这次搬家,罗兰一家惊险万分地渡过涨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以后,他们也曾遇到印第安人,并遭受狼群包围、草原大火以及热病的侵袭,但最后他们还是住进了爸亲手所盖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度过了一段靠打猎维生的甜美时光。

2.《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英国儿童文学大师达尔是20世纪最受小读者们喜爱的作家,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他的作品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欢迎的一部,连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也声称自己少年时代最喜欢这本书。它在七十年代曾被拍摄成电影《欢乐糖果屋》,今年华纳公司再次斥巨资重拍,不久即将公映,足见它在世界童话迷心目中的地位。

3.《浪漫鼠德佩罗》
本书曾获得200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曾一度位居亚马逊网站销售排行榜首位,被誉为“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优秀童话故事”。

德佩罗在老鼠的世界里不配做老鼠!它不爱偷吃东西和咬书本,却喜欢音乐和读书,而且它还爱上了一位叫作“豌豆”的公主。因为女仆的嫉妒和坏耗子的憎恨,可怜的公主被胁持进了地牢。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德佩罗单枪匹马冲入地牢,最终救出了公主,并赢得了公主的爱。

4.《我们去看海》
这是一本用十四行诗体创作的儿童诗集,曾经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本诗集写了亲情、友情、乡情等很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此诗很讲究形式美和技巧性,更有音乐性。

5.《胡小闹日记》(三套)

“胡小闹日记”系列图书,讲述了乐多多小学胡小闹以及他的同学们快乐成长、快乐学习的一系列精彩故事。这套图书是专为小学生量身创作的校园儿童小说,是孩子认识自我、重塑自我、掌控未来的第一本书!
本书的主人公是乐多多小学五年(3)班的同学们,这其中包括好学向上的女班长小樱桃;调皮捣蛋善良勇敢的胡小闹;十分贪吃却讲义气的长安;戴着眼镜十分讲究的苏西坡;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八卦少女花朵……这样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趣事呢?让所有孩子在快乐阅读中快乐成长、提高成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3
大部分娃都这样啊,太有同感了,真是很抓狂,没办法,于是到处找能解决孩子阅读的补课班啊,终于在微信上看到了阅读王,我带着试试看的心态关注了老师,当时孩子刚上一年级,认识的字不多,每次看书都需要我的陪伴,然而作为有二宝的妈妈有点无奈,哥哥看书需要妈妈,二宝也闹着要妈妈。后来关注到老师朋友圈的孩子们的进步。在去年的9月27日我也给泽熙报了阅读王,从刚开始的两周看一本,渐渐的一周一本,阅读时每次带着老师的问题去寻找答案,阅读的过程变得更加有积极性了。

每读完一本书,制作一个思维导图,从刚开始的依赖到后面自主学习,写小作文的时候词汇量也丰富了,经常会使用成语来描述。对作者也会去更多的认识,关注他更多的书籍。
第3个回答  2020-12-17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