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座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须弥座是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中常见的基座形式,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塔、华表、石碑、石狮子、门墩等文物和建筑之中。其平面多为方形,具有上下宽大、中间狭窄的“束腰”特点。须弥座周围常装饰有仰莲或伏莲图案。
须弥座起源于印度佛教文化,象征着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代表着独尊与稳固的意义。因此,在须弥座上常雕刻有佛像和佛教故事图案。
须弥座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可追溯至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其早期形式为上下出涩、中为束腰的结构。到了唐宋时期,须弥座的设计更为复杂,上下涩的部分增多,并加入了莲瓣等装饰元素,束腰部分显著加高,并分割成若干段落,每段之间设有束腰柱子(蜀柱)。宋代时,这种形制被称为“隔身版柱造”。宋代南方的一些须弥座则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线作为装饰。
唐代的须弥座已经应用于各种文物和建筑之中,如佛像、塔幢、坛台、神龛、家具以及假山等。须弥座从原本的神圣尊贵象征,演变成一种由土衬、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等部分组成,叠涩(线脚)丰富的建筑基座装饰形式,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基座。后来,这种设计也被一些家具,如屏风底座所采用。
宋代《营造法式》中详细记载了须弥座的制作方法,其中上下逐层外凸的部分称为叠涩,中间凹入的部分称为束腰,之间隔以莲瓣装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