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遗嘱的年轻人在担心什么?

数据显示,从2017年起,立遗嘱的人群中出现了不少年轻人。从遗嘱涉及的财产比例中,不同年龄段拥有且关注的财产有些不同。80后最关心的是房产,90、00后最关心的是存款。立遗嘱的年轻人在担心什么?

有时候,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就会有那种莫名的担心。担心突如其来,担心自己是不是就如某一部电视演的,或是某一条刷到的新闻一样,还来不及好好告别,突然间自己就没了。什么是好好告别,也就是立遗嘱。

1、什么是遗嘱。

遗嘱作为一种法律行为,是自然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个人财产或其他事务进行处理和安排。它只能在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

遗嘱可以是遗嘱本人亲笔书写;或是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书遗嘱;或是打印遗嘱;或是录像录音遗嘱;危急情况下,还可以立口头遗嘱或公证遗嘱。包含纸质记录中都需要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嘱人可以撤回或变更、新增遗嘱。对以前的遗嘱有变动的地方,是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假冒、被篡改的遗嘱无效,遗嘱也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受欺诈和胁迫立下的遗嘱也是无效的。

年轻人立的遗嘱多以公证遗嘱为主,以录音录像为辅,毕竟智能手机下,立遗嘱实时又便捷。

2、遗嘱的作用。


现在年轻人的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还是挺强的。比起父辈,很多年轻人很早就拥有了房产、车辆、存款等等。遗嘱的作用就是对那些进行安排。

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囤鞋,或是购买基金、股票等等。或是喜欢养一些小动物,如猫、狗等等。遗嘱也需要对它们进行安排。

还有的时候,年轻人和至亲的人之间聚少离多,可能有时候表达情感的内容和一些来不及说的话都写在了遗嘱里。

3、年轻人的遗嘱。


想到了一句玩笑话,你是不是想继承我的可乐。年轻人对死亡也是很看开的。虽然没有父辈的严肃,但对生活也有他们的认真。一般遗嘱也是老年才立的,年轻人倒也看开了。

每天通过手机,看到各种突然离去的的消息,彷佛自己也会有那么一天。与其杞人忧天,还不如科学应对,遗嘱也是个好方法,毕竟遗嘱的早晚的事,这样看年轻人挺务实。

与其说他们担心什么,还不如说他们肩负起什么,知道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还有担当。说实话,从立遗嘱这件事,挺佩服这一代年轻人。

其实比起遗嘱,作为年轻人的我更在意当下的生活。科学的作息时间,合理且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有时间多和家人和朋友沟通和交流,好好活在当下,或是更是一种美,活在每一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2

说到立遗嘱这个事情,大部分人都想到都是老年人,他们为了提前害怕自己离开人世。将自己的遗产分给自己的子女,也害怕自己的子女会因为遗产争夺的事情,让彼此之间产生矛盾,老人都会未雨绸缪提前的给自己立好遗嘱。



而现在立遗嘱的人大部分都倾向于年轻人,他们在立遗嘱的时候80后更倾向于交代自己的房产,要将自己的房产留给谁。

90后立遗嘱大部分都规划于自己的资金管理,想要将自己的钱财留给家里的亲属。00后也开始立遗嘱了,现在的年轻人立遗嘱大部分都是未雨绸缪。

00后立遗嘱给我们现在想想00后认为也不过才只有20岁左右,对于20岁的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在考虑到自己遗产的问题,也会选择提前立遗嘱。年轻人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看的也非常的开,他们害怕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提前立好遗嘱。



可能对于家人们来说,也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遗产分配问题,现在的人对于生死的问题看得很通透。

认为自己也不确定能活到哪一天,提前立好遗嘱,交代好自己的后事,以免让家人操心。



90后立遗嘱现在大部分的90后也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在成家的当中,他们可能也因为工作上的压力选择立遗嘱。因为年轻人的压力可能都是我们难以诉说的,每个人都为着自己生活所打拼着,但是当自己压力无从释放的时候。可能在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当中,也都有些筋疲力尽显得无能为力,他们也会提前立遗嘱。但是他们在立遗嘱的时候,大部分交代的也都只是自己的钱财,90后的工资也并非是非常的多。在交代自己财产分配的时候,可能你都会想到将自己的钱财留给家人,或者妻子。

第2个回答  2022-04-12

都在担心意外猝死后,什么也没有交代。

现在的年轻人作息时间、饮食规律并不健康,近一半的年轻人都有过自己会突然猝死的担忧。再加之疫情蔓延,我们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你最想把遗产留给谁继承?”对于这个问题,近三成的年轻人会选择留给父母,近两成选择留给子女或者兄弟姐妹。愿意把遗产留给孙子孙女等后辈的占比13.92%,留给亲朋好友的占比12.37%。有趣的是,近5%的人愿意把遗产留给自己的宠物来继承,可见宠物的陪伴作用在年轻人的心中越来越重要,渐渐地成为了家庭中很重要的一员。

大部分的年轻人之所以把遗产留给父母继承,觉得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如果一不小心是自己先离开父母,那以后父母的老了谁来赡养呢?所以提前把自己的财产做好分配。其次,年轻人可能并没有积累多少财产,名下的房产、保险、存款等多是来自父母的给予。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年轻人的责任心与爱,更愿意守护好财产,为自己爱的人增加了一份保障。

当下年轻人最看重的遗产是什么?近三成的人群选择了证券基金,原因何在?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各类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有价证券越来越多的成为家庭的投资标的,因此证券的继承也是继承案例中常见的遗产种类之一。由于证券基金账户分散,对于这部分的遗产交代更应该放在首位。

其次,是公司的股权,占比22.16%,究其原因,现在年轻人多数为职场人,对于期权的继承更需要在遗产中明确。

第三,就是常规的银行存款与房产了,其中银行存款占比19.07%,房产占比12.89%。虚拟财产和保险单分别占比为12.37%和4.12%,这部分的财产类别并非每一个年轻人都有的,因此所占比率较少。总而言之,年轻人最看重的遗产,还是与直接的货币有关。

疫情催生遗嘱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写留言遗嘱,采取这种留言遗嘱的方式寄托情感,清明期间达到高峰。

对于留言遗嘱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调研工厂的数据表明,会有37.63%的年轻人会对人生经历做一个回顾,属于“人间没白活”系列。近20%的人会选择写一些对未来的期望,期待“明天会更好”。向喜欢的人表白占比18.56%,“让爱不留遗憾”。对爱人家人的祈祷占比11.86%,“期待家人长命百岁”。

提前立遗嘱,这也是当下年轻人传达的一种态度:大家要好好的活在当下,也得更加坦然的面对离开和死亡。

第3个回答  2022-04-12

年轻人为什么会立遗嘱?根据丁香医生《2020 国民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有 53% 的人会担心自己突然猝死,其中更有 6% 的人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90后、00后在社交平台上谈及订立遗嘱时,往往表达出消极心态,这是一种危险信号。

根据中华遗嘱库去年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订立遗嘱。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到2020年年底,这一群体人数合计达到553人。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似乎总是与死亡挂钩,因而不少人忌讳谈到这个话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遗嘱的本质是依据法律规定的方式,对个人身后财产或其他事务作出提前规划。随着这一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一些年轻人加入立遗嘱的群体,并不太让人意外

年轻人为什么会立遗嘱?

理性看待生命中的不确定性

有专业人士指出:2020年比2019年立遗嘱的年轻人增长了2倍多,该数据暴涨,应与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关系。一些年轻人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疫情暴露的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的事情。

此外,根据丁香医生《2020 国民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有 53% 的人会担心自己突然猝死,其中更有 6% 的人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

奇怪的是,年龄岁数较大的人对猝死的担心比例呈下降趋势,反而是 95 后、00 后担心自己猝死比例更高,分别占比 60%、58%。

与财产增多有关

据统计:目前立遗嘱的90后中,80%拥有独立住房。在这部分人中,其父母买房挂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多见,还有些父母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发生意外财产丢失”,一些年轻人就不得不提前立遗嘱。

过去,说到保留财产,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很早就拥有自己的房产,年轻人个人财产的保护也会变得更重要。

此外,当下年轻人独立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也提高了立遗嘱的动力。统计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比如,社交账号、游戏账号都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还包括证券基金等。换言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现代年轻人对虚拟财产有了更多重视。

情感寄托的行为

可以试着用心理学中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人对生存时间的知觉,是充足的还是有限的,影响着对目标进行选择的评估过程。时间知觉是人动机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对社交目标的选择与追求。”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的未来时间知觉发生改变时,目标的优先次序也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觉得未来还有无限长时,我们会把经历放在工作、个人成就、自我价值上;但是当我们觉得未来不长时,我们会把更多时间花在家人、快乐、情感奉献上。

因为感觉到自己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过早的立下遗嘱也是为了把情感寄托在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上。他们更愿意关注与家人、快乐、情感等事情上。

也有部分年轻人并没有什么财产,但他们也会选择立下遗嘱。他们会将自己的物品作为情感的延续,如最喜欢的书本、相机照片、手工做的小件用品等,在遗嘱上交代好给与到某人。这也是用一种“相互陪伴”的方式,让大家都会有个念想。

另外,也有一些人不太敢做的事情、不太敢讲的话、不太敢遇到的人,想做最后有一些交代,也算是对自己情感的释怀。会将最后要表达的话作为遗书的形式,传递给最重要的人。

他们都是通过以上种种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来延续自己存在的意义。

第4个回答  2022-04-12

在担心意外的到来,害怕没能好好告别。

现在的年轻人作息时间、饮食规律并不健康,近一半年轻人都有过自己会突然猝死的担忧。如果意外真的来了,什么都没有交代草草,结束一生也太遗憾了。

当然也不排除立遗嘱是为了不想让财产白白给了别人,毕竟现实生活中的恶婆婆,恶亲戚还是有很多的,人都是自私的,为了钱还真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

还有一部分人立遗嘱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有规划,有一部分人很喜欢生活在自己定制的条条框框中,每一件事都在自己的掌握中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包括自己的死亡也计划好,这样就显得死亡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

在充满疫情的年代,似乎死亡离我们很近,疫情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病,还带来了一些经济危机,一些人们为了可以多赚些钱拼命打工,这样积劳成疾也很正常,所以提早立遗嘱会逐渐年轻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