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粉可以做什么好吃的简单

如题所述

先蒸一点糯米糊放凉,和糯米粉搅拌均匀,加入芝麻、白糖、揉成不粘手的面团,再合成饼,下锅炸至金黄色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糯米粉可以做紫薯糯米团

食材及辅料:糯米粉120克、玉米淀粉30克、玉米油30克、清水160ML、紫薯2个、酸奶1盒

制作方法如下:

1、把糯米粉,玉米淀粉、玉米油、清水混合,搅拌至顺滑无颗粒的状态。然后密封隔水上锅蒸大约25分钟左右;

2、准备2个紫薯,去皮后切成薄片,隔水上锅蒸熟;

3、然后把紫薯捣碎,加入1盒酸奶、1勺白糖,搅拌混匀之后,过筛一遍,我们的馅料就做好了;

4、蒸熟的糯米团放在砧板上面,砧板上提前铺一张保鲜膜

5、然后利用保鲜膜整理成长条状再分成小剂子;

6、取一个小剂子,再利用保鲜膜擀成圆饼,然后包上适量的紫薯馅料;

7、再利用保鲜膜封好接口;

8、包好之后表面裹上一层椰蓉;

9、我们的紫薯糯米团就做好了,全程没有手粘面,而且做法也简单,里面的紫薯馅香甜细腻,吃再多也不怕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0

糯米粉可以做糖油粑粑、糯米豆沙卷、汤圆巧克力蒸糕、糖不甩。

糯米豆沙卷做法:

1、在糯米粉中加入淀粉、糖、清水、色拉油搅拌成糊状,放入锅中大火蒸20分钟。

2、出锅后揉圆擀成长方形,在案板上撒上椰蓉,把红豆沙铺在糯米面上面。

3、把糯米面卷起来切成块,撒上一层椰蓉,糯米豆沙卷就做好了。

糖油粑粑,是湖南长沙市的地方传统名吃,糖油粑粑成本便宜,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但其制造工艺精细讲究,有特殊的制造过程。它虽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与山珍海味、鱼翅熊掌相媲美,但正是因其廉价的身份,它能出入平常百姓家,受到民众的厚爱,成为民间长吃不厌的小吃。

在长沙,不管人的俊美丑恶、身份地位,也不管男女老少,凡是热爱生活、懂得享受吃的乐趣之人,都有吃糖油粑粑的美妙感受,都对那三毛钱一个的糖油粑粑有特殊感情。早上三个糖油粑粑下肚,可饱一天精神,充沛体力,下午三个糖油粑粑打牙祭,提神饱肚,精神旺盛,糖油粑粑的滋味和作用在长沙人眼里都是奇妙无穷的。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名点之一,属于粤菜甜点。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皆宜。糖不甩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气。

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揉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

第3个回答  2020-09-20

可以做糖不甩、汤圆巧克力蒸糕。

一、糖不甩

糖不甩口感香甜软滑、味香四溢、醒胃而不腻,在小吃店可是很受欢迎的其中一道甜点呢。

【材料】水磨糯米粉110克,清水91克

【煮红糖水材料】红糖50克,煮红糖用水100克,姜片1.5克

【辅料】熟白芝麻8克,花生20克,砂糖10克,椰蓉6克

【步骤】

1、糯米粉倒入和面盆里,逐少量添加清水(水量依糯米粉吸水性而定)。用手将它揉成软面团,不干也不粘手的程度。

2、分成14等份,搓圆。煮锅里的水烧开后,将糯米团子倒入,煮至浮起3分钟。

3、将糯米团子捞起后,放入清水中浸泡。

4、另用小锅加入100克清水、红糖和姜片。煮至沸腾后转小火,再煮5分钟左右,煮至红糖糖浆浓稠,将姜片捞起来。

5、把糯米团子放入红糖糖浆里,继续煮4分钟左右,在煮的过程中要将糯米团子翻多几次,这样糯米团上色会更均匀。

6、花生炒香,再用研磨机研碎花生,不需要研成粉末状,也可以放进厚实的保鲜袋里,用瓶子擀碎。花生末、芝麻、砂糖和椰蓉一起拌均匀。

7、将糯米团子捞起来放入碟子,淋上少量的红糖浆,表面撒上花生芝麻碎。

二、汤圆巧克力蒸糕

材料:黑巧克力,糯米粉,豆沙馅,葡萄干。

1、黑巧克力3个汤圆大小的块,用少许开水化开,化成稠稠的状态。

2、糯米粉巧克力糊糊的,大概3倍多吧。

3、将巧克力糊糊分次倒入糯米粉,能和成团,不软不硬。

4、成团后,揪成小团,不要太大,乒乓球大小就行。

5、包入豆沙馅,收口,团成圆球或窝窝头状。

6、将洗净的葡萄干团在表面。

7、上锅蒸8~10分钟。

第4个回答  2020-09-20

糯米粉可以做的好吃的有:汤圆、年糕、糍粑等。

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汤圆的来历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在江浙一带,至今流传着一则年糕的故事。春秋时代时,吴国大夫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传说伍子胥死前嘱咐亲信:“我死之后,如果国家有难,民众缺粮,你们到象门城墙挖地三尺,就可以得到食粮。

”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闻知,认为吴国失去主将,就进攻吴国雪耻。夫差连吃败伏,都城被困,城中粮尽援绝,军民纷纷饿死。这时,伍子胥的亲信按他生前嘱咐,去象门挖地三尺,果然挖到可以充饥的“城砖”。

原来这是当年伍子胥暗地设下的“屯粮防急”之计,他在象门一带用的城砖,全部是用江米粉蒸制后压成的,这类江米砖十分坚韧,既可以作砖砌墙,必要时又可充饥。

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当地家家户户都要蒸制象城砖样的江米年糕,以奉祀伍子胥的功绩。因为是在过年时制作的食品,就把它叫作年糕,沿袭至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