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斧声烛影让人浮想联翩,赵匡胤到底因何而死?

如题所述

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赵匡胤病逝,次日其弟赵光义即位。自周朝伊始,历朝历代的传位都秉承嫡长子宗法继承制。彼时,赵匡胤尚有二子在世,次子赵德昭(时年26岁),四子赵德芳(时年18岁)。赵匡胤这一做法有悖常理,世人都认为其死因存疑,数千年来为之争论不休。

其中,坊间流传的斧声烛影之传说,有盖过正史之势。

斧声烛影的两个版本

一、《宋史纪事本末》

此版本中,赵匡胤有疾病在身。在一个大雪之夜,召见赵光义,嘱咐后事。没有人知道细节,只看见赵光义时不时离席,好像在躲避什么。然后,又听见赵匡胤用柱斧敲地,并且大声说道:“好好做!”没多久,赵匡胤便驾崩了。宋皇后看见赵光义十分惊奇,但是马上连声说:“我母子之命,皆托付于您了。”赵光义承诺共享富贵,次日即位。

二、《续湘山野录》

此书为北宋僧人文莹所撰写的,较上一种说法更为神秘。赵匡胤问寿于一位神僧,神僧告诉他天晴则还有一年之寿,反之就赶紧安排后事。那日,天气本来晴好,赵匡胤十分欣慰。不曾想,突然风云大变,大雪冰雹骤降。赵匡胤知天命已定,赶紧找来赵光义交代后事。赵匡胤屏退众人,与赵光义对饮。远远望去,赵光义时常离席,貌似不胜酒力。三鼓时分,赵匡胤用柱斧戳雪,回头对赵光义说道:“好好做!”然后就宽衣就寝,是夜,赵光义也留宿宫中。将近五鼓之时,赵匡胤驾崩,赵光义即位。

三、斧声烛影之后人解读

无论哪个版本,都陈述了赵匡胤临终之前主动召见赵光义的事实,然而世人却视若无睹,而热衷于分析那斧声烛影。下面我来试着还原他们心中的作案现场。

隆冬雪夜,赵匡胤兄弟俩围炉饮酒,赵光义突然提到想要继承帝位。赵匡胤大发雷霆,随手拿起身边的柱斧就打响赵光义,赵光义赶紧离席躲避。赵匡胤有病在身,不能追赶,只能气得用柱斧连连敲打地面,大声呵斥:“好自为之!”

烛光突然摇摆不定,之后,内宫之中没了声响。大约五鼓时分,侍者入室伺候,发现赵匡胤已经驾崩。宋皇后闻讯而来,看到赵光义已经跪在地上,十分惊奇,深知大势已去,赶紧向他求饶。赵光义次日登基。

正史之金匮之盟

世人怀疑赵光义弑君篡位,而《宋史》却认为赵匡胤的传位是因为母亲杜太后的临终懿旨。

杜太后临终之时,说道:“宋朝之所以能建立是因为前朝皇帝年幼,为了大宋的江山千秋万代,务必将帝位传于你的弟弟啊!”并且命令赵普记录下来,让赵匡胤签字画押,赵普也签字“臣普书”,将此誓书藏于金匮之中,安排宫人收好。

从现场来看,知道金匮之盟的共有三人,杜太后、赵匡胤和赵普。而赵普就是金匮之盟的唯一知情人。

从《太祖本纪》中,可见赵匡胤素来对赵光义疼爱有加,且常对近臣说:“赵光义为太平天子。”因此,即便除赵普之外无人知晓金匮密旨,那些近臣也是知道赵匡胤欲传位于赵光义的心思。近臣中当然包括心腹太监,如此,才能解释宋皇后为何瞬间便承认了赵光义的继位。

但是,无论怎样,赵光义虽然没在金匮之盟的现场,但是大体还是了解杜太后和赵匡胤的心思的。

三位疑似继承者相继离世

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继夭绝,廷美始不自安。

不过《宋史·宗室列传》的一段文字又让人浮想联翩,有人认为杜太后和赵匡胤的本意是兄终弟及,先传位于赵光义,接着传于赵廷美,最后传于赵匡胤之子赵德昭。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赵光义登基后,立刻封赵廷美为开封府尹,称德昭为皇子。

然而好景不长,979年的幽州之役中,众人寻不见赵光义,谋立赵德昭为帝,赵光义得知后很不高兴。后来,赵德昭为功臣请功,被赵光义怒斥:“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赵德昭退朝后自刎而死。

981年,赵匡胤仅剩的儿子赵德芳突然病逝,时年23岁。赵廷美开始坐立不安,暗生谋反之意。正当赵光义犹豫不决之时,赵普的再度出山却决定了赵廷美的死亡。

关键人赵普

赵普身为宋朝的开国功勋,深受赵匡胤兄弟的赏识,不久便官拜宰相。之后因贪腐之事被人告发,赵匡胤逐渐疏远他,赵普从此郁郁寡欢。

上召问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密奏:"臣忝旧臣,为权幸所沮。"因言昭宪太后顾命及先朝自朔之事。上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并发金匮得誓书,遂大感悟。

赵光义即位后,为赵廷美谋反之事召见赵普,赵普立刻大表忠心,回去后递上密奏,告知金匮誓书之事。赵光义按其提示,找到了誓书,顿时泪眼婆娑,终于可以洗去弑君篡位的嫌疑了。

赵光义因此非常感激赵普,对其过往不再追究,就揣摩密旨的意思询问赵普之意见。赵普回答:“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于是,赵廷美不久便获罪,被贬为涪陵县公,后忧愤而死。

分析

从我的角度来看,与其纠结于赵光义是否弑君篡位,不如将焦点集中于决定赵光义继承大统合法性的金匮誓书和唯一证人赵普。其实,我对金匮誓书的真实性也心存疑虑。

一、赵光义和赵普实则都是金匮誓书的受益人

无论赵光义弑君与否,金匮誓书的出现马上就洗白了赵光义,而赵普的相位也因此失而复得。

二、赵普的操作存疑

赵普既然面见了赵光义,为何不直接说出金匮之盟的秘密,非要回去后上密奏呢?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史官将其载入史册。这样,便无人再怀疑金匮誓书的真实性了。

结语

一个斧声烛影的故事让赵匡胤之死扑朔迷离,然而《宋史》中反复提及的金匮誓书却证明赵光义继承大统是名正言顺。

但是,赵廷美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却相继离世,宋朝江山因此落入赵光义一脉手中,这不得不让人再生遐想。

一般来说,受益者便是始作俑者,显而易见,金匮誓书的受益人是赵光义和赵普。那么问题来了,金匮誓书的真实性又当如何呢?而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就取决于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赵匡胤去世时应该是正常病死,对于“柱斧”一词后世很多学者如清代学者纪晓岚等都认为这是后人曲解了“柱斧”的含义,据现代学者考证“柱斧”实际是古代一种装饰品小斧头,也有用来镇纸,所以它不具备任何杀伤力,对于烛影斧声事件很有可能是赵匡胤酗酒后死于狂躁症发病。
第2个回答  2021-01-29
赵匡胤就是因病暴毙而亡的,他是被赵光义杀死的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不过赵光义在其死后纂位的事倒很可能是真的。
第3个回答  2021-01-29
在《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第4个回答  2021-01-29
我认为赵匡胤还是因为喝酒太多,导致酒中中毒死亡的。他与自己的弟弟感情很好,他的弟弟应该不会害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