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就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或理念的课堂。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完全自主的学习是我们的理想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自我评价与自主监控,最终实现课堂的完全自主性。
二、 实现自主学习的策略
1.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尽量避免我听你讲、我问你答的传统模式。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也应该在变。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主体意识,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一直感觉到比较枯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做游戏、小比赛以及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在学习《轴对称现象》这一节中,在网络平台上通过对美丽的世界中存在的轴对称现象的描述,观看各种轴对称的图片,使学生们沉浸在轴对称的意境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确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接着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归纳图形的共同特点,我又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实例,提高了学生认知轴对称现象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来,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理解周围的事物,使数学知识注入生活的气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和宽松的课堂环境。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走到学生当中去,与他们一起解决问题,从而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和解决,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学生个人目标的实现。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学习的资源,能让学生做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的进行学习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的照顾到个体差异,分配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对于后进生,尽量布置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逐渐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习惯和能力。
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教师要积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向他们提供可得到帮助的环境,培养他们遇到困难时向教师、向同伴求救的意识和能力。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一般概念、疑难问题先让学生独立钻研,然后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这样的讨论活动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样有助于鼓励学生自己独立钻研,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掌握知识。例如,我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这一节时,我首先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常数比较简单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紧接着我提问:你们认为黑板上这些一次函数大致有几个类型?学生在讨论一会以后说出四类,即k>0,b>0;k>0,b<0;k<0,b>0;k<0,b<0。我让学生在板书的函数中不同类型各选了两个,我们来画出这八个函数的图像,我把任务分配给了8个小组,每组1个,6人一组。然后,我走到学生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在确认学生画完的情况下,我提出了要求:请同学们组间比较一下八个函数图像,它们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一样吗?学生很显然观察到不一样。我又提出问题:它们的位置不一样是由什么要素决定的?学生通过思考发现是由k、b的取值确定的。我又围绕学生刚才的回答,你能得到图像或函数的那些结论?学生在进行探究讨论后得出一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最后,我对学生刚才的探究结论进行优化组合。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体会非常充分,通过充分的过程探究,学生得出图像的性质。在这段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去体验、经历、内化知识,收到了好的效果。
4.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主要与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好有关。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如果总是老师说什么,他们才去做什么,学习上就会很被动。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学习中自主学习的习惯。我在上课前都要求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但时间长了我发现有些学生往往不愿预习或者不会预习。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预习的效果常会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困难。最后,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缩小了差异,提高了课前预习的效果,从而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实现自主学习,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现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中,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主性学习的活动中去。
2.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和人际关系
很多情况下我们上课都是在严肃的环境下进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更不要说进行自主学习。事实上,学生都希望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无知”。使他们意识到在这里承认自己知识的不足或学习中的过错是很平常的事。
3.做好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评价工作
评价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负责的进行自主学习活动。通过评价,使学生调整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和完善。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从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5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教师教的方式表现出的问题:
⑴采用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乒乓球式的教学。
⑵教师随意性语言过多,一堂课好像总在讲话,过于忙碌。
⑶提出的问题琐碎,无思考价值。
⑷活动要求不明确
学生学的方式表现出的问题:
⑴小组活动流于形式。不知要求,无合作意识,更无合作内需。
⑵学生的语言表达半句话或不完整。
⑶有人听课不善于表达。
2、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明显不足
⑴教师一甩出问题,马上要求学生回答。
⑵学生探索过程还没有完成,教师命令汇报。
⑶探索的结果不是学生总结出来的,而是教师总结出来。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问题。
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最好的途径,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倚重于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偏重于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课堂中学生自主思考机会少,机械练习、重复练习、低效甚至无效练习多,而有变化的、有层次、有思维含量的综合性练习少等现象仍普遍存在。
4、课堂教学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支撑
我们的课就内容教学,教师很少考虑数学思想方法,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支撑,如果确实熟悉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教师设计教学很有帮助。一位名人曾说过:“数学思想方法大众化,并使其在数学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将是设计21世纪数学课程的突破口”。 可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创造能力的源泉;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使学生终生受益。难怪说,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教育价值观偏离
若干年来,我们的教师有这样一种价值观,那就是我的班级,我的学生只要考试分数上去了,我的学生就是人才,我就是佼佼者。由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导致教学中有的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固然,靠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很有可能提高分数,但扪心自问,这就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吗?这一点需要我们及管理者深思。
三、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能力的培养
如:语文教学,只注重学生学生字、生词、解词、分段落、中心大意,把一课搞得支离破碎,严重淡化甚至不顾及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传统教育、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等作用。数学教学就更为严重,用大量的时间讲列题,帮习题,就题讲题,总认为只要学生会解题了,学生就学会了,学好了。有的应用题学生即是做了几十道也仅仅是仿照例题的模式机械的模仿,比着葫芦画葫芦,不知其所以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8-25
如何改,在现在高考指挥棒下,都脱不了其考核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