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现状

如题所述

一、 自身因素:

(一) 自控能力弱

自控能力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主要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自控能力不能理解为消极的自我约束,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使人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身,排除干扰,使主观恰当地协调于客观,并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儿童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具有能够自知、自控的能力。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逐步形成的。

常见的学生自控能力薄弱的现象有一下几点:

1. 上课不注意听讲

许多学生精神不易集中,往往刚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作笔记,但持续时间并不长,有时自己都说不清刚刚在想些什么;还有些学生前一天晚上开夜车到很晚,白天上课更不能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甚至因为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打盹;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就利用第一节课或其他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堂上完成这些事情,也有学生干脆做学习以外的事情。

2. 一心二用

一些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认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认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3. 易被外界事物影响

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成绩下滑。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亦讲亦学。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独角戏”的授课尴尬,也可以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走神的可能性。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敏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举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下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怕提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在学生作题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保证学生答题的连贯性,可以采取限制时间、优化作题方法等的方式督促学生有时间概念,全神贯注在题目上。关注学生做题的弊端,在哪些问题上容易绕弯路,多准备几种解题思路,以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易理解题目。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不妨试试游戏或实验等实物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要排斥学生上网,可以给学生一些学习题目,鼓励学生主动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再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灵活掌握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 学习方法不科学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当的学习方法:

1. 死记硬背,理论与实际脱离

死记硬背是一种最低级的学习形式,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喜欢实验课和操作课,不关心现实生活。

2. 不注重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过的知识没有合理的结构,只能像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它们没有掌握知识间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3. 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无计划,学习时不会科学利用时间,不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开夜车,上课时常常犯困。

学习缺乏计划性是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的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4. 不重视学习的基本步骤

比如预习,学生很少预习,或者不知道怎么预习,不明白预习的意义。他们不知道如果能够有效预习,就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听课,能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点和难点上,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体会思维的乐趣。比如,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觉得自己上课听懂了,直接拿出作业来做,很少将上课的笔记整理一下、例题独立做一遍、老师讲的重难点拎一下。这样,可能由于不会做而产生挫败,也会隐藏很多自己学习中的盲点,导致其学得太浅而没有内化为能力。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学生要么不订计划,想到哪里学到哪里,缺乏规划,要么订了计划难以执行。他们不懂一个好的计划对于学习的帮助,也不清楚如何去订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序低效,从而导致出现学习方面的许多问题。

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英语等识记类知识,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帮助学生总结一些记忆的技巧,对于易混淆的知识点老师应给学生多做辨析,对于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应善于总结。对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老师可以为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思路,多引例题,保证学生在熟练掌握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再练习,让学生尽快树立学习的信心。

老师应首先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归纳,清楚知识点间的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新知识平缓的连接起来,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有过多压力。

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应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既不过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也不让学生过度轻松,题目强度适中,尽量避免采用题海战术,不致让学生对某一科目产生反感情绪。

可以强制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内容不必过多,但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努力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引进新课程,不会让学生有突兀的感觉。要求学生做好课后复习,特别是技巧性的解题思路要反复消化,才能在下次作题中有所帮助。

(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除了要适应学习特点外,还要适应个体特征。如果学生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的话,则很可能造成方法不当,因为正确的方法首先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对自身认识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二是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在学习方法上就很有可能盲目模仿别人,强己所难,身心棋疲。所以,可以说,认识自己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前提。
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过于谦单,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无可救药。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良好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不客观的认识会使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发生失误。如自以为是的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往往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性特征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个性。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是适合自己的个性特征的,别人的方法仅是参考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少个学习成功的人就有多少种成功学习的方法。有的人喜欢呆在空旷的大房间里看书,有的人喜欢缩在狭小的房间里看书,而有的人喜欢躺在草地上看书,只要学习效果好,这些方式本身都无可厚非。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的“生物钟”是不同的,应该找到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然后把艰深的学习内容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可能安排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属于“百灵鸟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属于“猫头鹰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要求
了解学生整体,是指教师能从宏观上熟知当代青少年学生群体所呈现的共性特点,以便对学生个体进行教育时,做到高屋建瓴,更富有全局性和针对性。了解学生整体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当代青少年学生个性特征的显著变化。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几乎是清一色的独生子女(尤其在城市)。独生子女所处的特殊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生活背景,使他们形成了与以往中小学生显著不同的个性特点。就弱点方面来说,比较突出的是:唯我独尊,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较差。这种消极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行为自由散漫,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不强;有攀富比阔思想等等。
2、了解当代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青少年学生,从整体上看,他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部分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道德追求呈世俗化倾向。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十分渴求真善美,容易被真善美的事物所打动、所感化,这是他们在道德情感上表现出来的共性。
3、了解当代青少年学生思维状况的微妙变化。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对人脑的机理及功能正在产生微妙的影响。当代青少年学生对视听效果强烈的娱乐活动更乐于参加,也更易于接受。与之相比,他们对读书听课便觉得枯燥乏味。由此我们就不能笼统地把学生一度厌学喜乐视为不思进取,品行不端,而应积极疏导,讲明道理,使他们尽可能远离游戏厅,节制看电视。同时,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 “乐学”,进入“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四) 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在现在学生的话题中关于理想的讨论比较少了,学生更原意谈谈网络游戏、明星八卦或者身边的奇闻趣事,理想有时候在他们口中变得十分可笑。有些学生说:“想这些干嘛,想了也没用,走一步算一步”,有的学生能说出未来想做什么,但是比较模糊。比如想当医生,是因为当医生能挣大钱等等。这一方面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理想的培育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家庭教育有关。当一个人缺乏理想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他是很难真正努力起来的。

教师在激发学习动机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新颖,富有启发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通过学习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2、利用学习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学者鲁斯.亨利说过:“每天都知道自己学习成果的学生,成绩能大幅上升。”不管成绩好坏,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都有一种迫切了解的要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当堂所学的知识当堂就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了多少。反馈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出点滴进步,分析失败的原因,及时加以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这种反馈信息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意义。

3、组织竞赛和考试。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它利用人们自重的需要,获取成就的需要。能极大地激发人们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考试是一种对学习的检查,但也是一种竞赛(竞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3
学生学习问题现状分析 一、 自身因素: (一) 一、 自身因素: (一) 自控能力弱 自控能力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主要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自控能力不能理解为消极的自我约束,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使人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身,排除干扰,使主观恰当地协调于客观,并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是指儿童个体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具有能够自知、自控的能力。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专门的实践锻炼而逐步形成的。 常见的学生自控能力薄弱的现象有一下几点: 1. 上课不注意听讲 许多学生精神不易集中,往往刚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作笔记,但持续时间并不长,有时自己都说不清刚刚在想些什么;还有些学生前一天晚上开夜车到很晚,白天上课更不能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甚至因为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打盹;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就利用第一节课或其他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堂上完成这些事情,也有学生干脆做学习以外的事情。 2. 一心二用 一些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认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认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3. 易被外界事物影响 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成绩下滑。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亦讲亦学。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独角戏”的授课尴尬,也可以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走神的可能性。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敏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举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下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怕提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在学生作题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保证学生答题的连贯性,可以采取限制时间、优化作题方法等的方式督促学生有时间概念,全神贯注在题目上。关注学生做题的弊端,在哪些问题上容易绕弯路,多准备几种解题思路,以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易理解题目。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不妨试试游戏或实验等实物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要排斥学生上网,可以给学生一些学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3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目前英语水平在社会交往及职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于此同时,伴随着升学、求职的压力,英语学习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家长本着“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都尽可能地让孩子们早早接触英语并开始英语学习,期待孩子能成为新闻报道中的“英语神童”。
  但是神童毕竟只是凤毛麟角。许多孩子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走的并不顺利。这些孩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学龄前的孩子,由于还没有开始学校的正规英语学习,心急的家长为孩子报了很多学习班,孩子很累,但是效果不突出,原本快乐的童年失去了色彩;第二类是小学生,学校已经开始了英语课程,但是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盲目学习英语,实际掌握程度差,甚至跟不上学校进度,对英语产生畏难心理。
  中国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究竟如何?笔者走访了很多学校,也与一些教育专家的沟通,基本得出以下分析:
  现状一:仅为考取各种英语等级证书而学英语。
  急功近利是当前这个当前社会的通病,这也体现在家长让孩子学习英语的目的上。很多家长把考取各种英语等级证书作为孩子学英语的主要目标,似乎只有一本本证书才能给他们一种付出得到回报的踏实感。
  事实上,这些家长走进了一个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误区。孩子的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有着一定的科学规律。如果两眼只盯着一本证书,单纯进行应试训练,则容易忽视方法和规律,犯下拔苗助长的错误,最终培养出的很可能是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证书满满,能力一般。
  现状二:过于依赖“外教、游戏式教学、多媒体软件”等对英语兴趣的激发。
  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如果过度依赖“外教、游戏式教学、多媒体软件”等对英语兴趣的激发,则很容易流于表面。
  就拿外教来说,崇尚老外教学似乎已经成为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潮流。虽然老外的口语更纯正,但就像能说汉语的不一定能当老师一样,外国人也不等于外教,国内的某些外教实际上并不懂得孩子的语言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另外,盲目推崇外教,并不适合词汇量不够大的小学生,因为交流范围实在太小,效率也低。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有趣,新奇,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挫折感,最终影响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类似地,过度依赖游戏式教学、多媒体软件等手段,我们抓住的只是孩子一时的注意力,激起的也只是孩子一时的兴致。如何激起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抓住孩子学习英语的“心”,让他们从“感兴趣”转变为“持久热爱”,从“要他学”转变为“我要学”--这些才是小学生英语教学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现状三:认为单词记不住、词汇量少,是孩子“不够刻苦”的原因。
  很多家长都把词汇量看作英语学习效果的首要体现,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记不住单词、词汇量少,家长们就急着督促孩子赶紧背单词,似乎这一切都是孩子“不够刻苦”造成的。
  其实一开始就逼着孩子孤立地记单词,长期采用填鸭式的“记忆”教育模式,这样只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前和小学生来说,培养兴趣,获取语感,形成规范的语音语调,养成大胆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是最首要的
  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在正式进入阅读之前会进行2-3年的词汇系统训练,而我们的小学到三年级忽然要求拼写,孩子们没有掌握方法,单词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事实上单词学习也有科学的方法,美国等英语母语国家在词汇学习方面有成熟的思路可以借鉴,就是自然拼读法。
  现状四:小学英语学习,仅重视口语,轻阅读与写作。
  能说一口漂亮流利的英语,几乎是所有英语学习者的梦想。但目前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存在着仅仅重视口语学习,而轻视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这一现象。其实,依靠单纯的强化口语训练既不能让孩子练就真正地道的口语,也无益于孩子整体英语能力的提高。口语和其他的科目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既然我们不能要求一个腿部残疾的人跑起来,那又怎么能要求一个看不懂英语文章,听不懂英语对话的孩子流利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如何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也和很多教育界的专家和业内人士做了交流。首届带孩子上班日发起人、少儿个性化教育专家、爱迪乐教育研究院任珺院长在接受采访中表示:
  首先,家长和老师首先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观点,引导孩子“科学”学习英语。着重对孩子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建立自信,自信心是兴趣培养的基础;二是点燃好奇心,好奇心是保持兴趣的持续动力;三是获得持续的成就感,成就感是真实兴趣的保证。好奇心和成就感才是孩子长久保持学习兴趣的内在动机。如果让孩子的学习过度依赖应试、物质奖励、避免惩罚、加分等外在动机,一旦外在动机稍微一减弱,孩子就不愿意再继续学习了。
  再有就是要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爱迪乐学习法在英语学习中注重自然拼读法,帮孩子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其听、书、读、写各方面能力,使英语学习变成孩子的乐趣,而不是负担。“自然拼读法(phonics)”是一种训练学生把语音与字母拼写关系联系对应起来的教学法,它能让学生了解英语字母组合及拼读的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完全不需要借助音标就能读出绝大多数陌生单词的正确发音,听到陌生单词,按照此规律就能写出该单词。最终可以实现见到生词就会读、听到生词就会写的效果。这种方法能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将终身受益。
  要想切实提高孩子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提供适合他们朗读的英文图书,而这些图书应该是孩子可以读懂和理解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和读是典型的输入过程,而说和写是输出过程。只有积累足够多的语言输入,才能够形成真实的语言能力。我们同时必须注意的是,提供给孩子的朗读和听读内容,一定要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必须是他们能够理解的,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那些很难听懂的英文歌即使听得再多,也收获不到什么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6-06

1、学习态度不端正
(1)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之一,能够调节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的耐受力,只有态度端正,真正知道是为了学知识、提高技能,才可能在学习活动中拥有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
(2)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极为普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校大学生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机,许多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利用智能手机的微信、飞聊等各种功能聊天交友,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而课后又忙于各自的一些事情,不注重复习,对学习敷衍应付,加之自控能力不强,经不起外界的各种诱惑,有些同学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迷恋网络游戏,耽误了自身的学业。

第4个回答  2022-03-15
1. 上课不注意听讲

许多学生精神不易集中,往往刚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作笔记,但持续时间并不长,有时自己都说不清刚刚在想些什么;还有些学生前一天晚上开夜车到很晚,白天上课更不能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任务,甚至因为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打盹;有些学生为了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就利用第一节课或其他自己认为不重要的课堂上完成这些事情,也有学生干脆做学习以外的事情。

2. 一心二用

一些学生在做作业时习惯性听歌、看电视,认为自己能一心二用,或是认为这样能有助于更好学习,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欣赏音乐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3. 易被外界事物影响

网络让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这让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习影响很大;漫画、小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放松,流行八卦新闻让学生有了娱乐的话题,这让一些学习自制力差的学生成绩下滑。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亦讲亦学。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独角戏”的授课尴尬,也可以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走神的可能性。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敏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举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下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不怕提问,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在学生作题过程中尽量不要打断,保证学生答题的连贯性,可以采取限制时间、优化作题方法等的方式督促学生有时间概念,全神贯注在题目上。关注学生做题的弊端,在哪些问题上容易绕弯路,多准备几种解题思路,以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易理解题目。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不妨试试游戏或实验等实物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要排斥学生上网,可以给学生一些学习题目,鼓励学生主动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再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灵活掌握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