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围绕有效教学改进自身工作,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实效性?

如题所述

课堂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深化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聚焦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下面,我结合做校长的工作实践,谈一谈通过怎样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一、 严抓教学常规,追求高效有序。
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教学常规管理,指的是变动态为静态形成比较稳定的一种教学管理方式。“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实行教学常规管理,不仅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它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使我可以从日常繁琐的教学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时间和精力,研究解决教育与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重大的非常规性问题。教学常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因此,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我非常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和检查,并能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
1、明确要求,认真检查。
我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认真检查。
①备课。认真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我们要求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了解课程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
②上课。上课要讲实效、高效,要充分利用40分钟,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我们也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改进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习交流、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③教后反思。学校规定教师每堂课后写《教学反思》,把教学的感悟记录在教案后,做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④、以作业练习改革为重点,设计课时练习。练习设计重在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兴趣的课时分级练习。每课时按A、B、C三个梯度设计作业:A级以预习内容为主,着眼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设计新课预习作业;B级以学习新知识为主,着眼于理解能力的培养,设计随堂检测作业;C级以巩固、扩展和延伸知识为主,着眼于开发智力,激发学习兴趣,涉及家庭作业。
⑤、以培优补差为辅助,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随着义务阶段“均衡生源”举措的有效进行,我校已丧失了生源的优势。但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满意的教育服务,为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是这样做的:①建立尖子生档案,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对这些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②用情感维度来培养、感化后进生。如: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利用早读,课后时间进行作业的讲评,领导、党员与“后进生”结成帮教对子、家访、开家长会,及时进行反馈等,鼓励后进生迎头赶上;③在表彰会上设进步奖,发放喜报,鼓励取得进步的后进生。
2、在教学观上,引导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倡导民主的教与学的关系。
过去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与权威,过分强调教师行为的作用,强调学生的“学”必须不折不扣地围绕教师的“教”展开,追求的是“学”要适应“教”。
在现代教学改革中,我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老师改变观念,对“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进行了重新的定位。主要认为,教师“教”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作为起点和归宿。也就是说,“教”,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兴趣的起点水平,最终应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在课堂教学这一舞台上,学生是一切活动的主体,是主角。
3、进一步强化集体教研,在备课和教研中我们决心有所创新,通过"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课后剖析-实践反思"的模式,加大教改的力度,并由主抓教学的领导全程跟踪,以完善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改革教学评价标准,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在对教学的评价中不仅要考评教师教的怎么样,更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加大学生反馈情况所占的比重。以下是我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思路:
⑴、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⑵、能利用现代教育媒体选择课本内外资源,设计教学方案;
⑶、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质疑、动手、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和实践;
⑷、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学生未掌握或未能准确掌握的变数,进行解题、开拓思路的变式教学;
⑸、能把讲练结合融会贯通,选题和设计题质量高、针对性、有效性强、效果好;
⑹、教学流程设计合理,能合理地展现知识发展过程,学生智力参与程度高,动手、动脑能力强;
⑺、课堂结构合理,授课内容和知识的容量、密度恰到好处;
⑻、能有效地注重教学吸引力,语感、激情、质疑、设问、分析和知识的发掘能有效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专注的神态中;
⑼、在课堂教学中,能及时捕捉瞬时反馈的学情,调整教学行为和策略。能高效率地完成夯实基础、发展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⑽、能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改进的教学方略。
为了加大学校对各班教学管理的监控和指导的有效性,我校为每一个班下发了“一周教学情况反馈表”,学委及时反馈信息,加大了学校工作的针对性。
二、积极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
为了确保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改革目标与内容的实现,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运用与推广,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的教学改革观念、教育理论修养与能力水平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教学改革的成败,所以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做好师资队伍的配套建设,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与修养。
加强校教本教研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
1、完善教研组织,健全教研制度。学校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四级教研网络,明确各级职责,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切实开展教学研究。
2、加强业务学习,奠定校本教研良好基础。理论学习是我校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课改理念,大力转变教育思想,拓宽学习渠道,加强学习指导,促进学习交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习活动经常性。理论学习的组织由学校和各教研组进行统一的安排,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保证。做到理论学习活动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形成制度化。二是学习内容专题性。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专题化、系列化,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学习相关理论。每次学习做到有计划、有步骤,专题明确、内容充实。三是学习方式多样性。学习方式上力求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定时讨论与随机交流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努力为教师创设多种理论学习的渠道,如邀请北京玉英中学的欧阳雯老师作了《分享生命中最闪亮的日子》等讲座,并帮助教师认识隐藏在行为背后的理念。鼓励青年教师多读理论书籍,勤做读书笔记,畅谈读书心得。并把个人理论学习情况纳入教师日常工作的考核项目中。
3、追踪教学问题,保证校本教研扎实有效。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的“课题”,教师也才能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推进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我校参与了由省教研室、教师学校及基层学校三个层面参与的“以校为本,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其间通过有课例的专业引领、教师有行为跟进的全程反思,完成经验与理性的改造,营造了学校的教研文化,从内部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丰富研讨形式,构筑人人参与的平台。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人,为实现科研能力回归每位教师,我们丰富研讨形式,在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为每位教师构筑一个人人参与的教研平台,多途径、多形式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开辟我校教育科研的新天地。如在本学期的“第二届青蓝杯教学新秀选拔赛”前,进行了隆重而热烈的拜师仪式,确定了师徒关系,明确了师徒职责,之后在师傅的帮助下,31位徒弟要上31节公开课,并要上交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学校将收集整理,组成10佳教学策略。每一位徒弟上完课后都有两位师傅进行点评,所有同学科的老师由教务处负责串课,必须听课,并完成书面的评课任务,学校也将评出10佳评课进行奖励。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教育者的不断实践,我们一定会挖掘到更多提高课堂教学管理实效性的好方法、好途径,我们再在网上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