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是满族的什么姓氏是什么旗是老吉林市人

如题所述

韩姓起源
  1、黄帝的后裔,据《世本》记载,黄帝娶了嫘祖,生了青阳和昌意。昌意后来被贬谪到若水,生子韩流。韩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称。而身为五帝之一的颛顼,就是韩流之子韩经,尧时为仙人,韩经之后遂为韩姓。    2、封地而得名。司马迁在《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以邑为氏。如果我们继续刨根究底,追本溯源,可知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西周成王的一位弟弟叫唐叔虞,他的一位后人被分封于韩原(今山西翼城,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世称“韩武子”,名韩万,之所以称之为韩是因其封地而得名。因唐邑临晋水,叔虞子改称晋侯。晋穆侯之孙毕万受封于韩原,后有韩氏。(韩武子后代三世的时候,韩武子的三世孙名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了。因此,韩厥该是韩姓始祖。)   3、古国名。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起源于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魏献子和韩宣子于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杀智伯,然后再将晋的领地瓜分,成为三个诸侯国。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三国与秦、楚、燕、齐合称战国七雄。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省郑州)。   4、“韩”“汗”同音,就改姓韩。北魏孝文帝时代,鲜卑族“出大汗”因“韩”“汗”同音,就改姓韩。同时韩姓的还有三字姓“破六韩”。   5、明甘肃临夏土司改“可汗”氏为韩姓,赐元人实哈塔为韩姓;清满州八旗“罕札氏”取“罕”与“韩”谐音,改韩姓;甘肃循化厅土司,撒拉回人,取韩为族姓;锡伯族哈斯胡里氏、韩吉利氏、韩亚喇氏,均改汉姓韩氏;黑龙江富裕柯欠克孜族嘎普韩部落取汉姓韩为姓;彝族安韩氏省掉“安”改为单姓韩等。今回、保安、土家、达斡尔、苗、蒙古、壮、白、黎等民族均有韩姓。也有少数韩姓为异国韩姓,如汉武帝时获直侯韩陶为朝鲜人,唐宪宗飞龙卫士韩志和系倭国人等。
韩氏分布
  目前全国共有约1165万韩姓人士 下面是资料上显示的100余万。   河北省(约20000人)   1、河北省永年县田寨,约有1500人;   2、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台城乡东郝村,约有2000人。   3、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镇八特村约有2000人。   4、河北省永年县韩店,约有2000人;   5、河北省永年县柳村,约有1000人;   6、河北省永年县韩庄,约有1000人;   7、河北省永年县段庄,约有1000人;   8、河北省魏县韩小汪村,约1000以上;   9、河北省肃宁县邵庄乡北庙头村,约2000人;   10、河北省乐亭县迎好村,约有2000人;   11、河北省南和县大郝村、岗头村;   12、河北省青县塔寺庄、大勃留村、上伍村约有2000人;   13、河北省新乐市小牛村,约有3000人;   14、河北省曲阳县韩家村,约有4000人;   15、河北省永清县三圣口乡,约有 人;   16、河北省宁晋县侯口乡营台村,约有 人;   17、河北省元氏县旷村,约有2000人;   18、河北省蠡县西滑村,约有1000人;   19、河北省大城县冯各庄村 ,约有500人;   20、河北省新乐市前宣村,约有1500人;   21、河北省任丘市锁井村,约有1500人;   22河北省永年县龙泉,约有2000人;   23、河北省曲周县第四疃乡韩庄,北辛庄约有680人;   河南省(约19600人)   1、河南扶沟曹里韩家村,约有2000人;   河南省伊川县白元乡良寨村,1000余人;   河南省孟津县横水镇,大约20000人;   洛阳市涧西区七里河村大约2000人;   2、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半坡店乡西老河寨村,约有5000人;   3、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六塔乡西韩家村,大约1000人;   4、河南省汤阴县西柳圈村,约有2000人;   5、河南省泌阳县羊册镇广湾村,约有600人;   6、河南省项城市韩老家村,约1500人;   7、河南省项城市韩小庄,韩岭,韩腰庄约2000人;   8、河南省沈丘县留福镇化庄村,约有1500人;   9、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韩阁村,约有1500人;   10、河南省获嘉县韩小营村、大张卜村。   11、河南省许昌县桂村乡周胡村,约1000人   12、河南省许昌县尚集镇湾店村,约800人   13、河南省许昌县尚集镇大韩村,约2500人   14、河南省许昌县尚集镇水口张村,约500人   15、河南省许昌县小召乡韩集村,约1000人   16、河南省西平县人和乡大韩村,约2000人   17、河南省偃师县大口乡韩村, 约1500人   18、河南省尉氏县韩佐村(乡) 约 韩氏1860人   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东万村 约 1200人   19、河南省长垣县前孙东村 约 韩氏1200人   21、河南省长垣县西韩板城、东韩板城和寺门村 约 韩氏约1800人   22、河南省新野县韩营村,约800人   23、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韩营村 约 韩氏3000人 高丘镇陈营村 约 韩氏500人 芦医镇韩沟村 约 韩氏1000人 石佛寺镇韩冲村 约 韩氏1000人 遮山乡和南召县地担沟村 约有1000人   24、河南省辉县市赵固乡韩营村 约韩氏1500人   25、河南省伊川县水寨镇上天院村,约1500人   山东省(约73400人)   1、山东省滕州市东沙河镇韩楼村 约有1500人;   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前韩庄、后韩庄 共有约2000人;   2、山东胶州市韩姓 约有5000人   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约有人口50000人;   4、山东省泰安市韩家结庄2000人;泰安市王庄韩家2000人;泰安市韩家岭1000人;泰安市满庄镇(各村) 约有1500人;泰安市升平街韩家1000人;   5,山东省兖州市新驿镇韩马村, 约有1100人;   6、山东省莘县古城镇坊子铺村2000多人;   7、山东省茌平县韩集乡,东韩集和西韩集约有2000人;   8、山东省微山县夏镇蒋庄村,约有2000人。   9、山东省临清市大辛庄镇后八里村,约2000人。   10、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2000人   11、山东省郓城县大人乡韩垓村,约3000人   12、山东省定陶县冉固镇韩庙约有800人   13、山东省巨野县田庄镇丁官屯东隅村3000人   14、山东省胶南市韩姓 约有5000人   15、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北孟镇上坡村 约1000人   16、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班家庄村 约1000人   17、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管庄镇于家河村 约1000人   18、山东省潍坊峡山区大行营村 约1000人   19、山东省莘县观城镇韩楼村 约2000人   20、山东省曲阜市城东韩家村 约1000人   21、山东省泗水县南玉沟、北玉沟村 约500人   22、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韩店村约有1000人   23、山东省梁山县韩垓镇韩垓村月有1500人   24﹑山东省莒南县板泉镇大韩家岭约有1500人   25、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陈家庄子村约2000人   26、山东省兖州市颜店镇红庙村约300人   27、山东省德州市孔镇镇韩桥村约400人   山西省(约12500人)   1、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峪口镇韩家山村,约2000人;   2、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曲峪镇韩家山村,约700人;   3、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苌池镇南兴道村,约500人;   4、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化峪镇化峪村,约200余人;   5、山西省朔州市藏寨乡韩家坊村,约1500人;   6、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关镇韩村,约500人;   7、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凤城镇龙泉村,约900人。   8、山西省应县南旺庄村,约1000人   9、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洪济屯村,约600人。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8333.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0
韩姓可能是镶白旗的,老姓是韩扎氏。我女友也是姓韩,祖上是旗人,她是镶白旗的,祖籍是吉林后来进的北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