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汤底系粉料冲泡,配料含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如何从行业角度看待此事?

如题所述

首先,海底捞也没有说自己的汤底是现熬的,这个事情不涉及虚假宣传的问题,我们很难说商家做错了什么。但我觉得,这个问题之所以引起这么大讨论,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对餐饮企业的菜品有更多的知情权。而这种知情权应该得到保护。

我们在超市买预包装食品,很多消费者都会主动看产品标签。只要去看一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这个产品里面有什么配料,有什么添加剂,营养价值如何,都是可以了解得很清楚的。甚至我们可以从标签上追溯到它走的产品标准,它的生产企业等。

但对于餐饮企业的菜品,这一套技巧完全失灵了一一餐饮商家并不会告诉你某个菜品的包含哪些配料,更不会告诉你每个配料所对应的配料表,营养成分,供应商信息,也就是说,你面对的是一个完全的黑箱除非你本身处于供应链体系中,非常熟悉这个餐饮企业的供应商以及所供的产品,不然这些信息即使对于业内人士,都是很难完全了解的。当然,有监管部门的抽查在,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像海底捞这样的连锁大品牌会用不合规的原料,比如超量使用添加剂,使用非法添加物,农残超标的原料等。

但我作为消费者,自然会有疑虑:商家会不会用了合规但不那么好的配料?比如含有很多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氢化植物油,或者盐分超标,糖分爆表?它这么做我其实也完全没法知道啊。未来,这种黑箱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我不敢说。但是,这样的消费者多了,就会至少倒逼部分餐饮企业调整,选择去给消费者更高的透明度。这对于整个行业,以及消费者,或许是好事。

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想这不是很正常吗?海底捞走的是食品行业的服务赛道,我倒是不觉得他家菜品有多惊艳,并且还是全国连锁店在客流量这么大的情况下,锅底肯定是成品,不然哪有时间和空间给你现熬。这样一来品控还能更好。像奶茶店的奶茶不是预制品吗?出去吃火锅锅底不是一袋辣椒油包样式预制品吗?出来在快餐式的餐饮店里消费就应该能想到可能对健康不是那么有利。如果这么在乎健康,那就自己在家做饭。并且这大概比手工款制的,更卫生一些。并且海底捞从头到尾也没宣称是手工款制就不属于消费欺诈。

理性的看料理包,它对于提高效率,监管品控,卫生安全,更具有便捷性。反而避免了加工过程中,一些不卫生因素,还能避免二次利用锅底。我觉得要想挑毛病可以去研究研究锅底各类化学食品添加剂有没有超出国家规定剂量,找这个毛病大可不必。挑毛病是好事,质疑也属合理,但要辩证地看,不必过度焦虑和恐慌。

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诞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更何况用粉末冲泡是符合食品安全生产标准的,虽然里面放了不少的添加剂。

其实这背后跟房地产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房价蓬勃发展导致店面租金不断上涨,压缩了餐饮业的利润,于是餐饮业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提高菜品标准化。预制菜,粉末鸡汤其实都是餐饮业高成本压力下诞生的,外卖市场80%都是料理包,以后想在餐饮店吃到现炒菜,越来越难了。如果你想要身体棒棒哒,那么最好少去餐馆吃饭,你看餐饮业的厨师们,他们便很少去外面就餐。

而这波被资本热炒的“风口",更多是即烹食品。所谓的即烹食品,就是把果蔬禽肉等食材在中央厨房预先加工过,然后经过冷链运输,最后在厨房里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出锅的菜肴包。像最近非常火的空刻意面、拉面说,还有像舌尖英雄、味知香、正大食品等等“老牌企业”,都是近些年在预制菜领域发力的品牌。他们号称,在家里简单就能做大餐,先消灭厨师,再消灭厨房。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烹食品”这玩意儿,其实和料理包没什么本质区别。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料理包这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所以大家才又研发了这么个漂亮的新词儿,更容易讲故事骗投资。你看这20多年过去了,言廷玉液酒原理依然吃香。目前这类即烹食品预制菜,基本涵盖了市面上各种大菜硬菜,你能想到的,他们都有卖。

如果只是一种突然被热炒的方便食品,或许平平无趣。但这一系列的预制菜背后,有一个更魔幻的故事:你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时候,已经被“喂”过很多预制菜了。因为这些成本低,速度快的方便美食,早就已经是很多餐饮门店的“代理厨师”了。之前我们讲过外卖行业和料理包的故事,想要躲开这些劣质料理包,预制食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远离糊糊”那些被做成黏糊糊的浇头,大部分是料理包再热的产物。

但是到了酸菜鱼、糖醋里脊、小酥肉、梅菜扣肉、四喜丸子这样的传统“正菜”也在不断的“预制化”。尤其众多的连锁品牌的餐厅和外卖。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研显示,目前市场上超过九成的连锁餐饮品牌入局了预制菜市场,很多知名大品牌预制菜的使用比例,高达80%以上。像某功夫,鸡野家等品牌,预制菜的使用比例甚至高达100%,全店没有一款产品是从头现做的。

餐厅后厨的“全面预制化”其实早就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展超过十年了,他还有更好听的一个名字“中央厨房”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也早就被动成为了他们的“忠实用户”能被预制化的,早已被预制化,不能预制化的,正在被想尽一切办法预制化。而催生这股巨大浪潮的动力,则是成本,成本,还是成本。

餐饮行业最近这些年,成本几乎每年都在往上涨:菜价肉价一涨,原材料的成本上去了;在大城市雇几个靠谱的厨师,月薪基本都在万元以上,水平高的,几万的也不罕见,人力成本也是大头;再加上房租水电,运营餐厅的压力非常之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31
我认为粉料冲泡是行业的必然趋势,有可能以后餐饮行业,会出现更多的半成品,提升出餐效率的最佳产品。
第2个回答  2022-08-31
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海底捞作为一个大型的连锁店,很多人们都是很喜欢去的,但是这个事情就非常的败坏好感。
第3个回答  2022-08-31
我觉得海底捞的收费既然不便宜,就应该从源头上保障客户的食品安全,不要以次充好,不要滥竽充数,这种行为应该被取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