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只是一名宦官,为何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的说法?

魏忠贤的权利究竟有多大,为什么会这样说?

为何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魏忠贤有这么大能力吗 ,其实原因显而易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0

明朝的灭亡,跟奸臣魏忠贤当然有一定的关系,翻开史书,展现在眼前的三百六十年前并不是一个强大光辉的王朝。这个曾经把成吉思汗的子孙逐回漠北的庞大帝国在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中一直显得步履蹒跚。

而它的皇帝高度集权、文官控制武将、太监监军和锦衣卫制度更是为后世所诟病。在经历了神宗、光宗和嘉宗三朝的混乱之后,等到1627年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内忧外患的明王朝已是风中纸鹞。在个当时时间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封建王朝已经在一步步走向灭亡。 崇祯虽然“在位十七年,不逸声色,忧勤惕厉,殚心治理”,却最终留给后人“一个并非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明朝的灭亡固然是数十年腐败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积累造成的,然而,崇祯本人多疑和刚愎的性格却分明是加剧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崇祯和袁崇焕的性格冲突是导致皇太极反间计成功个原因。而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崇祯“用人不专,任而不信”的性格才是根本原因。也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得风雨飘摇的明王朝最终走到就尽头。 


不过明熹宗天启皇帝一直很宠信魏忠贤,死时对魏给出了很高的认可,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魏具有犀利的全局掌控能力,这一点是崇祯不具备的。崇祯的能力可以应付一般的危机,但明末的危机过于重大,超过了崇祯的能力。而从历史表现分析,魏忠贤可以应付明末的多重危机。

第2个回答  2020-05-28
明朝后期有点类似君主立宪制了,好几任皇帝不理朝政,都是让内阁和宦官机构管理,而崇祯上台后打破了这个格局,而且崇祯本人多疑,没有担当,喜欢甩锅,虽然勤政,但反而造成下面的人出工不出力,加之清洗魏党,把和魏忠贤有交集的官员全部弃之不用,让东林党上台把持朝政,间接废除了工商税,把税金压力转嫁农户,最后恶性循环。明末其实有好几次转机的机会,都是因为崇祯自己的个人原因而放弃的,比如和与后金和谈,对叛军未赶尽杀绝,不肯南迁,就是死要面子,但凡魏忠贤在,让他做决断,出了事甩锅给他便是,崇祯就是选择性障碍。做的几次选择都是错的。就治国敛财而言,崇祯不及魏忠贤。而且魏忠贤谋得是权和才不是国。论用人也比崇祯强上不少。
第3个回答  2020-08-22
当时明朝国库穷的老鼠来了都得哭啊,,拖欠边关将士好几年的军饷了,武器铠甲更是残次品,当时东林党都是空谈而且个个富得流油,天启虽然不理朝政,但也知道这些文官都不可信所以就默认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了,魏忠贤虽然贪婪无度但也知道他的权势是皇帝给的魏忠贤权力再大他也是太监没有皇帝他什么都不是,大明要是没了他也跟着完蛋,所以也是拼了命的给朝廷捞银子就这么捞还欠着边关的军饷呢,而东林党却看不见这些东西只知道空谈,如果魏忠贤不死别的不说起码能压制这些东林党不敢太放肆,别的不说,就说关税吧,魏忠贤活着的时候是要收2成以上的,后来崇祯把魏忠贤杀了还裁撤了锦衣卫和东厂,这些税务收多少上报的时候这些文官是想写多少就写多少,皇上要是问起,他们有一大堆理由回复你,当时朝廷党争不断上下勾结就这么的崇祯成了聋子和瞎子在加上各地不是旱灾就是水灾各地农民起义关外还有建奴虎视眈眈,最终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自挂东南枝嗝屁了,明朝正式灭亡。
第4个回答  2019-10-21

魏忠贤虽然只是一名宦官,但是权倾朝野,皇帝又偏心他,所以他的势力非常的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