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头汤怎么做好吃 大骨头汤煮得好吃的窍门

如题所述

1.煮骨头汤时加一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2.熬制大骨头汤之前,大骨要汆水,洗去血水浮沫,如果汤中的浮沫不被清除干净,会影响最终的汤色,这个一般煮肉烧汤都是这个步骤,要强调的是,是用冷水,放入食材,一起煮开,而不是热水放入食材。
3.大骨肉最好事先用热油炒过,一般先用葱姜爆香,放入排骨炒香,再烹入料酒,那香味真是让人流口水。其实和煮鱼汤一样,奶白的汤是水和油的完美组合。
4.煮的时候中途千万不要加冷水,以免汤的温度突然下降导致蛋白质和脂肪迅速凝固变性,影响营养和味道。
5.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得里外层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另外,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葱、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适量就好,否则会影响汤汁本身的鲜味。
6.如果觉得骨头汤就这样喝太油腻,可以加点海带或者冬瓜、萝卜,就不会腻了。还可以将少量紫菜置于火上烤一下,然后撒入汤内,也可去除油腻。
7.在煮汤的过程中要注意撇去汤面上的浮末、浮油,否则最后煮出来汤会很难看。
8.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汤汁自然就浑浊不清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02
煮骨头汤时加一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煮的时候中途千万不要加冷水,以免汤的温度突然下降导致蛋白质和脂肪迅速凝固变性,影响营养和味道。
还有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得里外层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另外,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葱、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适量就好,否则会影响汤汁本身的鲜味。
如果觉得骨头汤就这样喝太油腻,可以加点海带或者冬瓜、萝卜,就不会腻了。还可以将少量紫菜置于火上烤一下,然后撒入汤内,也可去除油腻。

在煮汤的过程中要注意撇去汤面上的浮末、浮油,否则最后煮出来汤会很难看。

还有,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汤汁自然就浑浊不清了煲汤概要

常听人们说,身体不好时要多喝点汤补补,现在,平日里只要有时间、有心情都可以在家煲汤喝,似乎,煲汤也是一种时尚,今天,咱就来学学怎样才能煲一锅靓汤。
看菜谱上介绍煲汤的方法,总是说“将肉出水或飞水”,什幺意思?这样做有什幺好处?用鸡、鸭、排骨等肉类煲汤时,先将肉在开水中氽一下,这个过程就叫做“出水”或“飞水”,不仅可以除去血水,还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过于肥腻。
每次煲鱼汤,汤好了,鱼都没形了,怎幺办?煲鱼汤不能用出水的方法,而要先用油把鱼两面煎一下,鱼皮定结,就不易碎烂了,而且还不会有腥味。
第2个回答  2017-05-02
煮骨头汤时加一小匙醋,可使骨头中的磷、钙溶解于汤中,并可保存汤中的维生素。
煮的时候中途千万不要加冷水,以免汤的温度突然下降导致蛋白质和脂肪迅速凝固变性,影响营养和味道。
还有最好用冷水煮。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得里外层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另外,不要过早放盐,盐会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也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葱、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适量就好,否则会影响汤汁本身的鲜味。
第3个回答  2017-05-02
1.准备好一根筒骨,让老板切好

2.然后过下水洗净

3.锅里放入少许油,放入姜片,蒜和筒骨,开始翻炒

4.加入盐,料酒,耗油

5.加入适量的水,半锅以上的水,中小火煮1个半小时,中途记得加水

6.煮好之后放入枸杞

7.盛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