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书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4
书院萌芽於唐代後期,到了北宋初年,书院发展兴盛,出现了许多闻名全国的书院,以致於产生了「四大书院」的说法。书院的发展,到了宋代大为兴盛,归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书院继承并发扬了私人讲学的优良传统。私人讲学出现於春秋时代,重要的影响人物当然非孔子莫属。孔子秉持著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将学术由官府带往民间,成为提倡平民教育的第一人,并被後世尊崇为「至圣先师」。在孔子的带领下,私人讲学风气盛行。私人讲学便是书院的重要功能。唐宋以後,为了抵制佛、道思想,在韩愈的倡导下,开始了儒学复兴运动。到了宋代,出现了「新儒学」─「理学」,理学家们的主张,往往是在书院中传播开来。   第二,印刷术的发达。藏书是书院三大功能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功能,印刷术的普及,有助於书籍的大量生产、流通,丰富了各个书院的藏书。   第三,官学不兴,无法满足读书人的求学之心。北宋初年,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政府尚无法立即重建官学,於是各地书院纷纷出现,取代官学成为教育人们的重要场所。北宋初期的君主也积极倡导、扶持私人创办书院,最常见的方法便是为书院赐额、赐书、赐学田。   赐额方面,宋太宗曾为河南太室书院赐额;宋真宗则曾赐额给应天书院、岳麓书院。赐书方面,宋太宗赐九经给太室书院、白鹿洞书院;宋真宗则更广泛地将国子监的书籍赠予各地书院,充实了书院的藏书。赐田方面,开始於宋仁宗,不少书院获得了政府赐予的学田。例如茅山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等都曾有受田的纪录。   第四,受佛教山林讲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僧侣为了传播佛教教义,四处修建庙宇,这些庙宇大多位於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名山胜地。唐朝以後,山林讲学成为儒家读书人修习学业的重要场所,所以当儒家学者想要成立书院时,往往选择风景名胜之地创建书院。另外,佛教僧侣在进行山林讲学时的制度,也为书院所引用,例如方丈为主持庙宇的高僧,书院相对地以山长为书院负责人。   基於上述四点原因,书院在宋代逐渐兴盛并成熟,书院制度被後各个朝代所沿用。
第2个回答  2013-10-14
牛B、在这找得到答案回早就收卷勒、

不过事实证明、我写错了。
第3个回答  2013-10-14
宋太祖兵变起家,恐被兵变,重文轻武。朱熹等大学者的影响。
第4个回答  2013-10-14
宋朝重文轻武的直接产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