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为何古代禁忌婚娶同姓之人?

如题所述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古代禁忌婚娶同姓之人的原因如下:

第一:同姓之人很可能有血缘关系,这样不利于后代的健康。

众所周知近亲结婚而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畸形,其实古人也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事情,认为同姓的人是有血缘关系的,这样的人结合的话所生的后代很可能是不健康的。当时的人认为这样的人结合后会生出畸形的孩子,在当时是妖怪一样的存在。所以说同姓的人结婚是不好的,因此才会出具专门的法令。

第二:同姓的人结婚是不符合伦理的。

其实古代的同姓的人都是同族的,古代的时候同一个宗族的人都是有关联的,虽然血缘关系比较远,但是这两个人也是有亲戚关系的。在古代的时候也已经形成了伦理观,比如侄子和姑姑不能在一起,这是破坏伦理的,所以说古代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这种违反伦理的行为就发布了这样的法令。

第三:这是出于政治的考虑。

其实古代的时候的婚姻大部分都是跟政治挂钩的,特别是君王的婚姻以及大臣儿女的婚姻,通常都是有政治因素的。结婚以后两家人是可以拉拢关系并且统一战线的。古代的时候君王都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实力,获得妃子的家族的支持,所以说在古代的时候皇后家族的背景都是很显赫的,后宫妃子的家族的背景对于君王前朝事宜也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说在古代的时候如果同姓的人联姻的话,那么很可能让一个家族独大,这对于君王掌控权势是不利的,为了限制大臣们通过同族联婚的方式来壮大自己的势力,君王就颁布了禁止同姓嫁娶的法令。所以说其实这是一种政治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8
因为古代同一个地方,如果同姓的话,很有可能两个人是有着共同的祖先,这就是乱伦了。
第2个回答  2020-03-28
因为在古代拥有同样姓氏的人基本上都是同族,是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在的。如果通婚,那么不仅乱了祖宗礼法,而且二人所生的孩子也会多半早夭。
第3个回答  2020-03-28
因为古代同姓之人都属于宗族,而宗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属于乱伦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