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离去后,如何缓解悲痛?

如题所述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抵抗不了。大家都有老了死去的那一天,这也是正常现象。

话是这么说,但家中的亲人去世,还是很悲伤的。

一些高龄老人,他们身体虚弱,久病缠身,儿女也都一把年纪了,侍候父亲或母亲多年,亲眼看见老人遭的那些罪,疼在心里。老人死了,儿女悲伤的程度还差一些。

就是那些岁数不大,五六十岁,甚至四十多岁的人,得了不治之症,或发生意外突然死亡的,儿女们犹如晴天霹雳,哭得撕心裂肺。难怪呀,想起母亲的养育之恩,还没来得及报答,就离开了我们,做儿女的怎能不悲痛欲绝。

但任你怎么哭怎样呼唤,也唤不醒妈妈了。这个道理他们也懂,但陷入极度悲伤的人,是用什么语言也说不了他们的。等时间过过,投入工作回归家庭中,悲伤的情绪就渐渐的好转平复了。

所以我们做子女的,应该趁父母还健康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给与帮助支持,免得老人死后留下终身的遗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01 接受死亡发生的事实。

我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丧葬仪式,包括停灵、下葬、守七等,有助于增加亲人亡故的现实感,帮助我们接受死亡的发生。需注意因地制宜,取其精华,去除迷信糟粕。传染病疫情下,由于无法使用传统仪式完成对逝者的告别,因此需灵活使用线上公墓等在线方式,及时对逝者进行道歉、道谢、道爱、道别;隔离期结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线下方式,完成以上四个“道”。

02 接纳自己的哀伤反应。

任何的哀伤反应都是可以理解的,需要被接纳的,尤其需要被当事人自己接纳。因为只有接纳了这些反应,才有机会面对与这些反应相关的悲伤和痛苦,才能最终从悲伤中获取力量,继续未来的生活。例外:如果继发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比如悲伤过度,准备自杀追随逝者,或者愤怒过度,不经调查就报复所谓的“凶手”),需要及时制止。

常见问题1:当出现麻木或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反应时,常常被解读为被吓傻了?是个冷血无情的人?

自我调适:这是哀伤初期的正常反应,是人们隔离自己强烈悲痛情感的自我保护的方式,并非吓傻了,更不能单凭表面现象就解读为对逝者冷血无情。相反,与逝者感情越深厚,出现麻木震惊反应的概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动情感隔离后,多数人大脑就能恢复自我调节,进行思考和行动。

常见问题2:始终认为亲人去世跟自己有关,过度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

自我调适:亲人去世,怎么做都会有不到位的地方,不能过度强求自己;如果我们尽力了,相信逝者能感受到;如果我们没有尽力,可以在忌日与逝者表达道歉,并帮助逝者完成他们生前未了的心愿……

本次疫情下的丧亲者:不仅需承受丧亲的痛苦,还需要承担自己可能感染的焦虑,因此哀伤反应会更复杂。比如,一位母亲去世的女士表示,“我当时怎么那么胆小,我没有早点送我妈妈看病,都是我的错……”因此,疫情下的丧亲者,有必要了解自身面临的多重压力,进而接纳无能为力,允许自己做不到,同时学习自我关爱和减压技巧(可见如下链接:心灵线上加油站合集|北大六院心理应急救援队致抗击肺炎疫情的人们)。使用上述方法仍难以自我调节者,可求助专业人士。

抚慰亲人离去之痛的四个锦囊
03 以新形式与逝者连接,

重构未来生活的意义。

1997年,8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的独生女患癌症去世,1年余后,丈夫钱钟书也离世了。杨绛先生虽然经历晚年丧女和丧偶的双重痛苦,但她并未放弃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一直淡泊宁静的活到了105岁,2004年还撰写了《我们仨》,这本书不仅以追忆的形式与丈夫和爱女再次连接,而且帮到100余万名读者。如何在未来生活以新的形式与逝者连接,如何活出未来生活的意义,杨绛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锦囊二 学习区分正常和异常心理反应 必要时及时求助专业人员

尽管绝大多数哀伤反应都是正常的,需要被接纳的,但如果哀伤反应持续时间、痛苦程度、对生活的影响超出一定范围,就需要求助专业人士了。本次疫情带来的丧亲常常是家庭聚集性、突发性的,对丧亲者的冲击性更大,是导致病理性哀伤的危险因素,丧亲者有必要不定期自我评估并及时求助专业人士。具体区分点包括:

1.持续时间。多数哀伤反应在半年内自行消失,如果哀伤反应持续1年以上,需要找专业人士协助评估。注意,持续一年以上指的是,哀伤反应在1年后还持续频繁地出现。如果1年后哀伤反应明显缓解,只是到清明、忌日这样的特殊时间,初期的哀伤反应出现反弹,属于正常现象。

2.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比如丧亲1年以后,仍旧封闭社交,无法娱乐,一旦娱乐就有强烈负罪感等,就需寻求专业评估。

3.痛苦程度。比如悲伤过于强烈和持久,远远超出自己承受和调节能力等。

4.特殊症状。比如愤怒情绪过于强烈,甚至攻击他人;比如自责现象过于持久和严重,甚至出现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出现显著的紊乱言行,比如语无伦次,持续性凭空听到声音或感觉不安全等,都是提示需要及时寻求专业评估或干预的信号。

抚慰亲人离去之痛的四个锦囊
锦囊三 支持家中未成年人

1.不同年龄段,支持的侧重点不同。

5岁及以下的儿童,尚没有死亡概念。5-9岁,对生命和死亡有模糊的理解。9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具有与成年人类似的认知。

因此,针对9岁以下儿童,需要先用儿童“语言”诠释生命和死亡的现象和意义,然后再进行哀伤相关的支持和辅导。比如通过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引导孩子。

2.成年人“向死而生”修通自己,然后再支持和引导孩子。比如通过阅读《直视骄阳》,学习如何处理死亡焦虑;通过学习哀伤辅导,处理自己的哀伤反应。

3.使用儿童特色的“语言”工具来沟通交流,比如游戏,绘本,故事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4
不要想着避开你的悲伤,伤心就哭,就用合理的方式去把情绪发泄出来。这才是面对自己情绪最好最正确的做法。

这份伤痛并不能“尽快”走出,放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些伤痛准确来说不能被忘记,掩埋…

只是你可以选择用什么方式去面对它,去缅怀亲人。

有人会选择把眼睛哭瞎,有人会选择把亲人的遗物收集起来,还有的人会把照片放置在自己桌面…

撕心裂肺,悲痛欲绝之后,回归你自己的生活;再想起,就再悲痛一次,然后再回归自己的生活

手机用飘落的雪花
2019-12-22
老母亲意外离世,怎样才能尽快走出伤痛,时间就是治愈伤痛的最好良药。母亲意外走了,儿女都会痛不欲生,肝肠寸断,撕心裂肺难过。

母亲在就有家,母亲在到家嘘寒问暖,母亲在家里就像冬天的碳火恒久不变,母亲在回家吃上可口的饭菜,母亲在兄弟姐妹是一家,母亲在家有凝聚力。

母亲不在家里的一切都变了,家变的冷冷清清,家失去了往日的欢笑,家缺少了温暖,家已经不像家。

所以母亲的离去带给子女的无尽的伤痛和永久的思念。子女们不要过于难过,父母亲不会陪伴子女一生一世,这是自然规律,他们迟早要魂归故里,早点结束生命,对子女是种打击,可老人死前没有经受很多痛苦,就是前世修来的福,到天堂一切都解脱了,祝福他们一路走好。时间能治愈抚平心灵创伤,也是伤痛的最好的良药。
第3个回答  2020-11-14
失去过亲人的人,对这种剜心之痛都是感同深受的。想起昔日父母对我们的好,想起他们为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职场上奋力拼博,在风雨中纵横驰骋……腰身不再挺拔,黑头操成白发,十指畸屈难伸,壮体累成病身……一切的一切,都是无了他们的子孙,为我们劳累了一生,春蚕丝尽,如今阴阳两隔……泪眼迷茫,听着雨声淅沥,望着风雨中滴淋的白花,心如刀割……

拭目长歌向苍茫,苍茫不语百花残。力挺腰身斩旧愁,寄意重霄天街暖。慈母登仙儿孝贤,清明莫望回家转。手捧香柱笑飞钱,梦里再现幸福天。

亲人虽然不能再与我们说话了,他们在天堂却能看见我们,只要我们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每天早中晚想念三遍,双手叠放于胸前,唱唱《大悲咒》,就是彼此的交谈,坚持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换一日三遍为三日一遍,直到百期。百期之后,七日一遍,直至一周年后换成二十一天一想念,满三周年后,伤痛基本上就过去了。今后可在每年清明和除夕缅怀祭拜。

只要我们尊行礼仪,就表示我们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说心里话,当年我的父亲过世时我也是无法接受,悲恸至极,我就是以上述方法从痛苦中走出来的。
第4个回答  2020-11-14
为什么全世界的妈妈都是这样的好,对子女毫无保留的付出,却把苦和痛留给自己。我的妈妈也是这样一个伟大而又可怜的女子,一生饱经风霜,辛勤了一辈子,到头却早早离世。
作为子女却什么也没法替她做到,只能徒然的后悔与自责!这种伤痛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妈妈离去后的孤独生活,让我看到家中每一样物件都会想到她,就会忍不住思念她!然后又想到她可怜的一生,想到我未能给她尽孝,想到我们这一世的缘分竟这样早早的结束了,于是悲伤不可阻挡的涌上心头!
这种难过真的太强烈和持久了。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慢慢的从这种悲伤中走出来的,我感觉自己应该是再无法从中走出了。有一部分原因是我难受的走不动,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觉得自己的自责可以让我的心好受一些,让我意识到自己是妈妈的孩子,我有责任对妈妈的离世负责,这种痛苦是我该受的,我应该受这种谴责,应该在品尝痛苦和后悔中经历一回,为自己在妈妈生前未曾尽到的孝心!也许,只有这样我那不安的良心似乎会好一些!
相似回答